目 录 3
第 一 卷 3
中外文化之关系 3
齐思和 上古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3
向 达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节录) 17
季羡林再谈“浮屠”与“佛” 57
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和晚清的中西 76
文化冲突 76
全汉昇 明末清初反对西洋文化的言论 104
张维华 明清间中西思想之冲突与影响 117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129
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162
张东荪 中国哲学史上佛教思想之地位 189
太虚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 225
陈独秀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236
梁漱溟 以道德代宗教 241
熊十力 与友论《新唯识论》 273
方东美哲学三慧 286
牟宗三 智的直觉如何可能? 308
唐君毅我对于哲学与宗教之抉择 333
—《人文精神之重建》后序兼答客问 368
陈荣捷儒家之两轮哲学与现代化 368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387
刘述先 孟子心性论的再反思 446
方 豪 中国经籍之西传 469
贺昌群唐代文化之东渐与日本文明之开发 490
朱谦之 中国哲学与法国革命(节录) 527
邓嗣禹 中国科举制在西方的影响 545
钱存训 纸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586
费孝通差序格局 608
许国璋 文明和文化 617
第 二 卷 645
学术传统之源流 645
金岳霖 中国哲学 645
傅斯年诸子天人论导源 660
冯友兰 儒家哲学之精神 668
胡 适说儒(节录) 676
顾颉刚 “圣”、“贤”观念和字义的演变 712
裘锡圭说“格物” 733
—以先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为背景 747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 747
周予同 纬谶中的孔圣与他的门徒 787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819
冯 契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834
芮逸夫 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化(节录) 859
杜维明 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 877
马一浮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 892
严灵峰原道 899
闻一多 庄子 907
陈寅恪论韩愈 925
刘师培 汉宋学术异同论 940
鲁 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962
黄侃汉唐玄学论 979
汤用彤 言意之辨 986
邓广铭略谈宋学 1010
刘子健宋末所谓道统的成立 1029
章炳麟清儒 1065
侯外庐 乾嘉时代的汉学潮流与文化史学的抗议 1075
朱维铮 清学史:汉学与反汉学一页 1108
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绪论 1146
范文澜 中国经学史的演变 1162
贺 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 1204
张岱年天人简论 1219
——天人五论之五 1236
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 1236
——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 1257
汤一介论儒释道观生死问题的态度 1257
杨联陞 侈靡论 1267
——传统中国一种不寻常的思想 1286
徐中舒经今古文问题综论 1286
庞 朴 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 1301
萧萐父 《易》《庸》之学片论 1326
金克木读《大学》 1337
王利器谶纬五论 1353
唐长孺 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 1371
第 三 卷 1409
历史人文之脉络(一) 1409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节录) 1409
钱 穆 国史大纲·引论 1440
吕思勉政体 1474
严耕望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 1493
于省吾释中国 1515
雷海宗 中国文化的两周(节录) 1525
李学勤 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 1548
夏 鼐 中国文明的起源 1562
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 1586
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 1604
谭其骧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 1619
饶宗颐 历史家对萨满主义应重新作反思与检讨 1641
——“巫”的新认识 1670
蒙文通 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序 1670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711
李 济殷商时代的历史研究 1729
——并由此窥测中国文化的渊源及其所代表之精神胡厚宣 重论“余一人”问题 1745
徐复观 西周政治社会的结构性格问题 1767
姜亮夫 三楚所传古史与齐鲁三晋异同辨 1832
劳幹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 1863
许倬云秦汉知识分子 1882
翦伯赞 关于两汉的官私奴婢问题 1916
杨向奎汉武帝与董仲舒 1950
周一良乞活考 1970
——西晋东晋间流民史之一页 1993
田余庆论东晋门阀政治 1993
缪钺清谈与魏晋政治 2029
胡秋原 五胡及北朝统治下之汉人、世族、学风与“才名之士” 2062
岑仲勉 外族之徙入与汉化 2116
傅璇琮进士试与社会风气 2136
韩儒林论成吉思汗 2169
第 四 卷 2189
历史人文之脉络(二) 2189
陈 垣元西域人华化考(节录) 2189
孟 森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2199
谢国桢 明末清初的学风 2235
郑天挺 满洲入关前后几种礼俗之变迁 2300
萧一山 曾国藩 2329
郭廷以 从中外接触上论中国近代化问题 2368
何炳棣原礼 2382
沈文倬 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 2399
洪 业两汉礼学源流考 2464
瞿同祖 中国法律之儒家化 2523
沈兼士 “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 2547
余嘉锡 书册制度补考 2565
马 衡 中国书籍制度变迁之研究 2586
马 雍 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 2602
姚从吾 契丹汉化的分析 2628
——从契丹汉化看国史上东北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的合流杨 宽 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 2656
俞伟超 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 2681
的变化 2681
郭沫若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2699
朱自清诗教 2726
钱锺书 诗可以怨 2764
宗白华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2783
胡小石 书艺略论 2805
邓以蛰画理探微 2823
竺可桢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 2864
附录 2878
何炳松等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2878
何炳松等我们的总答复 2883
唐君毅等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2888
——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 2951
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 2951
编后记 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