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转型社会中的法律与权力 731
论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郭道晖 733
一、国家权力的历史演化 733
二、权力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表现形式 735
三、亚洲与中国的对策 753
对郭道晖教授论文的评论&评论人:林喆 760
一、权力分化与国家权力的社会化 761
二、国家权力的社会化与国家主义权力观 763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国家权力的分化 766
论未来的个人主义&岛津格 769
对岛津格教授论文的评论&评论人:贺卫方 771
通过成本遏制腐败——一个经济分析法学的视角&刘金国 李宏勃 772
一、一个公式的启迪 773
二、腐败收益、腐败成本、腐败动机的关系 773
三、腐败的成本及对腐败的制约 775
四、结尾 781
大、小传统间的沟通理性——论当代中国官方与民间的法律沟通&谢晖 782
一、大、小传统及其必然冲突 783
二、沟通大、小传统间冲突的既有方式及评价 788
三、契约性法律与自治:大、小传统沟通的最高理性 794
行政诉权及其理念在中国大陆的生成与面临的挑战&赵正群 800
引言 801
一、行政诉权与行政诉讼制度的艰难确立 802
二、行政诉权理念的诞生 807
三、行政诉权的初步实践与面临的挑战 812
四、对行政诉权及其理念的再认识 818
从行政不作为看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赵肖筠 沈国琴 823
一、行政不作为之法律内涵 824
二、行政不作为的分类 825
三、对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认知过程 830
四、从行政不作为看政府与社会的崭新关系 835
监督的腐败及再监督权的设立&牟延林 840
一、监督的腐败的概念提出 840
二、监督的腐败产生的原因 842
三、再监督是治理监督的腐败的有效形式 844
四、再监督的法律对策 847
五、结尾 849
论司法公开——以中国为对象的分析&刘敏 850
一、司法公开原则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852
二、司法公开的价值及其功能 855
三、司法公开的内容 859
四、司法公开的限制 866
五、司法公开与新闻传媒报道 871
妥协与秩序:两种社会形态间的比较&秦策 876
一、引语:妥协是形成社会秩序的要件 877
二、作为民主与法治实现机制的妥协 879
三、自然和谐秩序中的妥协 882
四、两种妥协机制的分野 887
五、结语:建立多元利益主体间对话与协商的制度性妥协机制 892
中国程序法治简论&徐亚文 李玲 894
一、正当程序的历史与现状 895
二、依正当程序法治国 906
中国授权立法新规制之评析&宋方青 920
一、关于授权立法权的来源 921
二、关于授权立法的权限范围 923
三、关于对授权立法的监督 926
第五部分 亚洲法理学的新领域 931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兼论亚洲国家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李龙 汪习根 933
一、法律规范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地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逻辑起点 934
二、法律价值的善恶与否是理性地判别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基本标准 941
三、人权和主权的辩证统一是现实地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首要准则 946
四、国际法与亚洲国家国内法关系比较研究 952
对李龙教授论文的评论&评论人:孙笑侠 959
一、该文具有浓郁的时代性 959
二、该文的创新性是十分可喜的 961
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962
东亚法理学的基础&崔钟库 964
一、前言 964
二、东亚法律的历史基础 965
三、东亚法律的哲学基础 970
四、结束语 975
对崔钟库教授论文的评论&评论人:韩大元 977
西部开发的法哲学思考&文正邦 980
一、“西部开发法治”的基本理念阐释 980
二、西部开发法治的价值功能分析 985
三、西部开发法治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990
四、西部开发法治的基本框架和体系 997
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法美学散论&舒国滢 1002
一 1003
二 1005
三 1007
四 1011
五 1012
六 1014
港澳基本法与当代法理学&庄金锋 1016
一、港澳基本法是一种崭新的法律现象 1017
二、港澳基本法对当代法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1024
“人的模式”构造与法理学研究&胡玉鸿 1030
导言:“人的模式”的构造是法理学研究的起点 1031
一、“个人”——法律的基点 1041
二、“中人”——法律的标准 1051
三、“恶人”——法律的忧虑 1059
四、“理性人”——法律的乐观 1066
五、“社会人”——法律的期望 1076
中国行业自治及其立法&王圣涌 1091
一 1091
二 1094
三 1099
中国法律发展研究述评&黄文艺 1102
一、现代化范式 1103
二、本土化范式 1111
三、几点评论 1120
对村民自治的法理学思考&赵肖筠 肖明 1123
一、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其困境:社会实证分析 1124
二、村民自治的实质、职能及目的:价值理论分析 1130
三、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及其运作前景:制度构想 1137
中国大陆实行依法治国对发展法理学的推动&赵保庆 1145
一、中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法理基础 1147
二、依法治国需要解决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 1153
三、结语 1157
第六部分 亚洲的人权与法治 1185
发展权论纲&李步云 1187
引言 1187
一、发展权产生的过程 1188
二、发展权的性质和内容 1190
三、为什么发展权是人权 1194
结束语 1198
对李步云教授论文的评论&评论人:刘旺洪 1199
一、《发展权论纲》的主旨 1199
二、《发展权论纲》的主要理论观点 1200
三、发展权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法哲学问题 1201
论亚洲国家的人权观①&信春鹰 1203
人权主体界说&徐显明 曲相霏 1216
一、从有限主体到普遍主体 1217
二、从生命主体到人格主体 1225
三、从个体到集体 1229
四、特殊的人权主体 1234
权利本位说再评议&童之伟 1239
一、权利本位说复兴的法本位背景 1241
二、权利本位说的要点和真实价值 1247
三、法本位研究过程中的失误对权利本位说的不良影响 1258
四、权利本位说自身的严重缺陷 1263
五、结语 1274
法律援助制度与人权保障&严军兴 1275
一、人权与人权的保障体系 1276
二、法律援助制度与人权的司法保障 1279
三、制度层面上的缺陷与法律援助制度的效用 1286
四、司法制度的价值理念与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1288
权利本位与中国民法典创制&眭鸿明 1293
一、赋予主体权利为民事立法起点 1294
二、民法典创制与市民社会法权现象的调研 1297
三、构建一部以权利为中轴的民法典 1301
略论国家赔偿立法的世界性趋势&韦宝平 1304
一、国家赔偿领域的拓展化趋势 1305
二、国家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扩大化趋势 1307
三、国家侵权赔偿的国际化趋势 1308
四、国家赔偿立法的法典化趋势 1310
人性、人的活动与善恶评价——兼论法相对于伦理和宗教的优越性与局限性&翁文刚 1312
一 1312
二 1319
第七部分 全球化与亚洲法律发展 1325
全球化和中国法制的回应&朱景文 程虎 1327
一 1329
二 1332
三 1336
四 1346
对朱景文教授论文的评论&评论人:张千帆 1355
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公丕祥 1358
一 1358
二 1359
三 1365
四 1374
五 1380
六 1386
对公丕祥教授论文的评论&评论人:郝铁川 1389
一、关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模式 1389
二、关于中国法制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1391
论法律移植的合理性&周世中 1397
一、法的合理性的概念 1398
二、法律移植的合理性 1403
三、法律移植中的二律背反 1406
四、中国的案例:一种混合的法律制度 1409
五、结论 1411
苏联苏维埃法概念的形成过程述评&杨心宇 1445
一、苏维埃法的思想渊源 1446
二、社会主义时期法的概念的演化 1457
三、苏维埃传统法概念的确立与修正 1462
新加坡和瑞士两国治国模式的比较与启示&魏宏 1466
一、新加坡的治国模式 1467
二、瑞士的治国模式 1471
三、一些启示 1474
新全球化时代:经济一体化与法律发展&张清 高正文 1478
一 1479
二 1482
三 1484
四 1486
五 1487
日本法制现代化之路对中国的启示&蒋传光 程维 1493
引言 1493
一、日本封建法隶届于中华法系 1494
二、日本法制现代化之路 1494
三、中国近代法制改革失败之历史及原因 1498
四、法制现代化与政治体制改革 1501
五、日本移植外国法律对中国的启示 1503
机遇和挑战——论新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法治文明的影响&陈光斌 1508
一、新经济的涵义和特征 1508
二、新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法治文明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512
三、新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法治文明的挑战 1514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法哲学视角&李瑜青 1516
一、整体系统性视角 1517
二、兼容平衡性视角 1519
三、多极协调性视角 1521
四、矛盾统一性视角 1522
全球化与亚洲价值:个性与人格——在第三届亚洲法哲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郭道晖 1525
一、关于现代化、全球化与“亚洲价值观“问题 1525
二、关于人权、个性、人格与人文主义问题 1526
三、关于构造发展个性和尊重人权的公共领域的问题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