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与改革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文,陈瑞华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0569659
  • 页数:662 页
图书介绍:

序言 陈光中 1

第一编 程序论 2

第一章 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构造 2

一、引言 2

二、各国刑事审判前程序之比较 4

三、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整体构造 13

四、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主要问题 20

五、走向一体化的刑事审判前程序 26

第二章 刑事审判的基本模式 32

一、引言 32

二、中国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特点 35

三、新的审判程序的实施效果 51

四、新的审判程序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56

五、“审判方式改革”的局限性 75

六、中国刑事审判的出路 79

第三章 普通救济程序之分析 85

一、引言 85

二、中国普通救济程序的模式 88

三、普通救济程序的问题(1) 107

四、普通救济程序的问题(2) 115

五、中国普通救济程序的出路 119

第四章 非常救济程序的理论反思 123

一、引言 123

二、刑事再审程序之简要比较 124

三、中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基本构造 128

四、中国刑事再审程序的主要问题 137

五、中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出路 143

一、定罪的概念 150

第二编 定罪论 150

第五章 定罪概说 150

二、研究定罪的意义 157

第六章 定罪的原则 163

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164

二、罪的法定原则 181

三、平等公正原则 191

第七章 定罪的主体 205

一、定罪主体的历史演进 205

二、对法院作为定罪主体的理论论证 211

三、关于“不起诉”及相关问题 218

第八章 定罪的事实基础 223

一、定罪的事实基础的概念 223

二、定罪的事实基础的构成条件 224

三、刑事案件事实的认定 229

第九章 定罪的法律适用:法律根据 236

一、定罪的法律适用概说 236

二、作为定罪根据的犯罪概念——定罪的法律基础 238

三、作为定罪根据的犯罪构成——定罪的法律要素 249

四、根据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区分罪与非罪 254

五、根据犯罪构成区分此罪与彼罪 271

第十章 定罪的法律适用:刑事裁量 287

一、刑事裁量的涵义及其模式 287

二、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 295

第三编 量刑论 310

第十一章 量刑概说 310

一、量刑的概念 310

二、量刑的地位 318

三、量刑面临的主要问题 323

第十二章 量刑的原则 326

一、量刑原则概述 326

二、客观实害与主观恶害相结合原则 332

三、全面评价与个别评价相结合原则 340

第十三章 量刑模式与方法 351

一、两种量刑模式概述 351

二、我国量刑模式的选择 354

三、我国量刑方法现状 359

四、我国量刑方法完善的构想 362

第十四章 量刑的运作 369

一、量刑运作概述 369

二、量刑情节与量刑制度的适用 372

三、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 398

四、保安刑的适用 403

第四编 监狱行刑论 408

第十五章 监狱行刑概说 408

一、行刑与监狱行刑 408

二、我国监狱行刑的原则与方针 410

第十六章 更新监狱行刑观念 422

一、监狱行刑现代化的方法论选择 422

二、监狱行刑功能的局限性 425

第十七章 改革监狱行刑制度 443

一、借鉴外国先进的监狱行刑制度 443

二、坚持中国特色的监狱行刑制度 464

第十八章 加强监狱警察队伍建设 480

一、监狱警察素质现代化 480

二、监狱警察职责科学化 486

第十九章 改进监狱物质设施 491

一、监狱物质设施的行刑内涵 491

二、监狱物质设施现代化的内容与原则要求 498

第五编 判例论 504

第二十章 刑事判例概说 504

一、刑事判例的概念 504

二、刑事判例的地位和作用 510

三、刑事判例制度的历史演变 524

第二十一章 刑事判例的创制与适用 534

一、刑事判例的创制 534

二、刑事判例的适用 536

三、刑书判例的变更 541

一、实行刑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 547

第二十二章 我国刑事判例制度的建构 547

二、实行刑事判例制度的条件 559

三、刑事判例制度的基本架构 568

第六编 司法组织论 580

第二十三章 司法权的性质与刑事司法改革 580

一、引言 580

二、什么是司法权 582

三、司法权的基本特征 591

四、司法制度改革的主要课题 612

第二十四章 公检法关系的整体构造 641

一、引言 641

二、流水作业式的公检法关系 644

三、对中国公检法关系构造的反思 650

四、从“流水作业”走向“以裁判为中心” 654

后记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