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
奇遇 4
破除迷信 7
到苏联去 12
东方大学 20
工人代表 25
退轿子 35
退钱 39
松树的风格 43
不能特殊 45
我们的合作社 46
在“五卅”运动激流里 48
怒斥赵恒惕 53
广州风云 59
扬子江怒潮 63
在满洲监狱 67
惊人的记忆 75
两次调查 77
处分 80
戴先生 83
照中央的指示办 87
扑不灭的火焰 90
警卫员 99
离开延安 105
军人的形象 108
让车 110
菜地里的演说 112
竹沟日夜 114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116
欢迎会 120
反摩擦 124
自己派县长 129
教训王光夏 131
让粮 137
胜仗之后 140
解除顾虑 142
换鞋 146
官兵之间 148
麻药留给伤病员 150
关心群众疾苦 153
下棋 159
写对联 164
改编十旅 166
夜渡盐河 172
党籍 174
行军路上 180
寓教于乐 187
一顿饺子 189
我们看政委的 192
一个小会 194
黑林子一夜 195
开诚布公 197
给干部锻炼的机会 200
化名 203
临时改变计划 208
向导迷路了 211
秋毫不犯 213
到处是课堂 216
兵分两路 220
让子弹 224
平安无事 228
露宿 231
结合实际指导斗争 234
心里想着老百姓 239
如数偿还 242
亦农亦兵的游击队 245
大良庄一宿 248
吕梁山 254
保健大夫 255
在党的“七大”会议上 260
斯特朗开了个玩笑 263
退礼 264
领皮包 266
一顿中午饭 268
雨花台前 270
和工匠们在一起 272
环境和工作 273
搬家 276
严肃活泼 278
关心教育 280
在人民中间 283
“少奇同志” 284
表率作用 285
嗜学 286
关心同志学习 288
严格要求 290
“爸爸把我轰出来了” 291
严于律己 293
少奇同志生气了 295
换地毯 298
退补助 299
庐山忆旧 300
普通劳动者 304
国家主席被拦住了 306
宽以待人 308
老曹吃了一惊 310
党小组 312
生活简朴 314
“回家去看看妈妈吧” 317
会朋友 320
指明方向 321
下乡 323
“刘主席来啦!” 325
老人的心里话 327
启发大家讲真话 328
拐杖 332
改字 334
解决住房 335
耐心帮助教育干部 340
停办旧居纪念馆 343
“不怕官,就怕管” 346
大家都来抵制不正之风 347
不搞个人崇拜 348
敬重毛主席 349
耕牛案 351
贴在国务院墙外的标语案 353
死人的遗案 357
绪帐 358
视察舟山群岛 359
普陀山 362
前沿工地上 363
救险 365
国家主席和掏粪工人 367
参观东寺庄 371
和农民在一起 373
向少奇同志报喜 375
关心青年学技术 376
刘少奇同志在太钢 377
“是我没注意” 386
原封不动 387
这里的年轻人安心了 388
“可以抽烟吗?” 389
照像 390
一封家信 392
养成劳动习惯 396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