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壹:行政法院商标近似及不近似判决(例)选编 1
附录贰:行政法院商品及服务类似及不类似判决(例)选编 1
一、类似 1
(一)类似商品 1
前言 1
一、商标近似 1
第一章 绪论 5
一、各国皆因混淆之虞引起大量商标争讼案件 5
二、再完美的混淆之虞认定标准亦无法减少商标争讼 6
三、混淆之虞之认定不宜太宽松 7
一、混淆之虞的成因 8
第二章 混淆之虞之一般法律问题 8
第一节 混淆之虞 8
二、混淆之虞的主体 9
三、混淆之虞的客体 11
四、影响混淆之虞认定之因素 13
(一)标识力 13
1.理论 13
2.实务 15
3.附加上公司名称特取部分对商标的影响 15
(二)商品之特性与价格及相关大众之知识经验与注意力 16
(三)前案判断? 17
五、混淆之虞之定性:为法律问题 18
六、混淆之虞的认定时点 20
七、混淆之虞在申请注册阶段,应改为相对注册障碍 21
八、在不同程序中考虑之因素繁简不同 22
第二节 与其他概念之区别 24
二、商标不近似 25
一、共同注册 29
第三节 混淆之虞与商标注册 29
二、既存注册之保护 30
一、通体观察原则 32
第一节 商标近似之判断原则 32
第三章 商标近似 32
(一)意义 34
(二)与通体观察在诠释学上的循环关系 34
二、比较主要部分原则 34
(三)复数文字商标之主要部分 35
(四)不应排除联合商标中所含正商标之部分 37
三、隔离观察原则 38
(二)类似服务 40
四、个案审查原则 40
二、观念 41
第二节 商标近似之认定 41
一、外观 41
(一)文字之字义、上下文关系及其与产品之关系 41
(三)类似商品及服务 41
(二)仅为描述性、暗示性或表示其属性之字首或字尾,得不观察之 43
三、读音 45
二、非类似 47
(一)非类似商品 47
第四章 类似商品或服务 49
第一节 美国商标法制 49
一、美国商标法之演变 50
二、关联商品原则之意义 51
三、保护关联商品或服务之理由 52
1.保护商标权人於邻近市场使用商标之权利 52
2.保护消费者不受混淆 54
3.防止商标被冲淡 55
四、认定关联商品或服务之参考因素 56
1.最终参考因素:相关大众之认知 58
3.商标之力量 59
2.功能交互代替性或互补性 59
4.销售管道及场所 60
5.价格 61
(二)非类似服务 71
1.同类商品之判断与商标无关 71
一、欧联商标法出现前之德国商标法 71
第二节 欧联及德国商标法制 71
2.同类商品是混淆之虞的前题 73
(三)非类似商品及服务 74
3.同类商品系法律概念 75
4.同类商品之认定 76
(1)取决於异议时交易(买受人)之观点 76
(2)认定因素 76
5.特殊案例 78
(1)原料、材料、半成品vs.最终商品 78
(2)从物vs.主物 79
(3)零件vs.合成物 80
二、欧联商标法 81
三、德国新商标法 84
第三节 我国商标法制 88
一、沿革 88
二、类似商品或服务之意义 90
三、取决於相关大众之认知 91
四、商品及服务类似组群参考资料之功能有限 92
五、与商品或服务分类无关 93
六、与商标之因素无关 95
七、认定类似商品或服务之主要参考因素 96
1.商品或服务之功能 97
2.商品或服务之生产业者或提供业者 98
4.商品之原料、材料或成分 99
3.商品或服务之销售管道或场所 99
5.商品或服务之价格及买受人之范围 100
6.商品间是否具有成品与零组件之关系 101
7.商品或服务之外观、包装及容器 102
第四节 结语 103
第五章 市场调查之应用 104
第一节 市场调查在我国运用现况 106
(一)行政程序 111
一、市场调查之证据能力及采用时机 111
第二节 市场调查之证据能力及采用时机 111
(二)民事及行政诉讼程序 112
(三)刑事诉讼程序 114
二、采用市场调查之时机 116
(一)自行操作之调查 118
一、市场调查之方式 118
第三节 市场调查之方式及限制 118
(二)访谈 119
二、市场调查之限制 120
一、适当样母之选取 122
第四节 市场调查在法律实务上应注意之事项 122
(一)适当的样母 123
二、适当样本之选取 124
(二)不适当的样母 124
三、问卷及访问必须符合公认之标准 126
四、接近市场之交易实况 129
一、调查结果之效力 131
二、调查结果之分析 131
第五节 调查结果之效力及分析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