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二版前言 1
第一章 绪言(观点与范围) 1
第二章 钢的基本特性 5
同素异形现象与铁基二元合金 5
平衡图的意义 9
碳素钢 17
铁素体-碳化物混合物 17
固溶奥氏体 17
奥氏体的转变是可控制的 18
碳化物分布的形式 21
层状类型组织 22
先共析反应 28
针状形式的转变 31
马氏体的本性 32
回火 35
球状与层状组织 38
奥氏体在恒温下的转变 40
淬透性 46
晶粒度与淬透性 49
碳素钢在淬透性方面的限制 52
奥氏体晶粒度与最后性能 53
对合金钢的需求 56
第三章 未硬化钢中的合金元素 59
合金钢中组成物的分类 59
分布原则 60
退火钢中合金元素的分布 60
合金元素的一般分布倾向 61
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的影响 63
纯铁中的固溶硬化效应 63
当有碳化物存在时的固溶硬化 65
一定的热处理与一定的组织的关系 68
研究方向 69
渗碳体与特殊碳化物 70
合金元素对碳化物的影 70
响 70
碳化物中的铬 73
碳化物中的钼 73
碳化物中的钨 73
碳化物中的钒 75
小结 75
非金属夹杂物中合金元素的影响 77
非金属夹杂物与切削加工性 78
氮化物可能是一种特殊情况 80
金属间化合物中合金元素的影响 80
弥散金属颗粒中合金元 81
素的影响 81
总结 81
合金元素在铁素体与碳化物中的分配 81
主要由合金铁素体构成的钢 8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82
合金元素引起的典型性能变化 83
特种低碳高合金钢 83
未硬化钢中各种合金元素的特性 85
第四章 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形成中的作用 92
为硬化而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的钢中的合金元素 92
硬化时适当加热的重要性 92
由碳的扩散所控制的奥氏体形成 94
选择加热温度 101
三元系统的空间模型及其截面 101
简化的温度-等合金含量截面 104
恒温下奥氏体的成份范围 110
合金钢中的共析成份与温度 114
平衡与溶解(扩散)速度 115
加热状态下钢中合金元素的分布 116
溶于奥氏体的合金元素 116
未溶碳化物中的合金元素 116
难溶碳化物与晶粒度 118
非金属夹杂物的用途 119
非金属夹杂物中的合金元素 119
夹杂物与晶粒长大 120
用铝脱氧的钢与晶粒长大 120
总结 124
奥氏体-马氏体转变的 126
特性 126
马氏体的形成 126
对热处理的要求与合金元素 126
第五章 将钢进行硬化时合金元素的作用 126
残余奥氏体 127
合金元素与马氏体硬度 128
碳与马氏体硬度 131
淬透性的概念 132
硬化强度与淬透性 132
淬透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133
淬透性的估计与意义 137
淬透性的理论 142
关于淬透性的意义的总结 152
合金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 154
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154
溶于奥氏体的元素 156
Ar′的降低是淬透性的一种反映 160
已溶的合金元素与淬透性 162
碳化物中的合金元素 164
低温加热时的反常硬化 167
非金属夹杂物中的元素 168
显微均匀性与淬透性 171
常用钢种的淬透性 172
外界因素 173
加热温度的意义 180
合金钢中独特的组织 181
恒温转变曲线的比较 182
各个合金元素对贝茵体组织的影响 184
第六章 合金元秦在回火中的作用 187
回火中的时间温度关系 188
回火反应的本性 188
回火时的残余奥氏体 193
合金元素与软化过程 198
软化过程的延缓与二次 199
硬度 199
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时的回火 199
回火时间与二次硬化 208
二次硬化机理 215
高温下的强度 223
特殊分散质点的优点 224
回火后合金钢的相似性 224
硬度与拉伸性能间的关系 225
中间温度回火时韧性的 229
降低 229
低温回火 229
回火时的放热效应 231
较高温度回火时韧性的降低 233
非马氏体组织的回火 235
三种组织的软化率 236
不均匀的钢(多相钢) 239
渗碳后的钢 239
表面渗碳钢的硬化 240
氮化后的钢 241
总结 241
锰 245
钴 245
铬 245
铝 245
钼 246
镍 246
磷 247
硅 247
钛 248
钨 248
钒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