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财政 1
第一节 财政之意义 1
第二节 财政学之意义 1
第三节 财政学之地位 2
第四节 财政学之组织 3
第二章 中国财政之现象 3
第三章 整理中国财政之计划 26
第二编 支出论 41
第一章 支出之意义 41
第二章 支出与各种情事之关系 43
第三章 支出递增之原因 44
第四章 支出之范围 45
第五章 支出之原则 46
第六章 支出之分类 48
第七章 支出之款目 53
第三编 收入论 73
第一章 收入之意义 73
第二章 收入之分类 73
第三章 租税收入 74
第一节 租税之意义 74
第二节 课税权与纳税义务 74
第三节 租税之术语 75
第四节 租税之原则 77
第一款 财政上之原则 79
第一项 租税须为国库充分之收入 79
第二项 租税要有伸缩力 79
第二款 经济上之原则 80
第一项 税源通常注重於所得 81
第三款 公正之原则 82
第一项 租税要普及於一般 82
第二项 租税要均平 83
第四款 行政上之原则 87
第一项 课税宜正确 88
第二项 课税要便利 88
第三项 租税徵收费要节省 88
第五节 租税之分类 89
第六节 税率之区别 93
第七节 国家税地方税之划分 95
第八节 租税负担之归着 96
第九节 直接税与间接税 102
第十节 租税制度 107
第一款 收益税 109
第一项 田赋 109
第二项 营业税 114
第一目 牙税 115
第二目 当税 116
第三目 菸酒特许牌照税 118
第四目 特种营业执照税 120
第五目 普通商业牌照税 121
第三项 矿税 122
第四项 房税 125
第五项 宅地税 127
第二款 所得税 128
第一项 所得税 128
第三款 行为税 133
第一项 登录税 133
第一目 契税 134
第二目 验契费 136
第三目 注册费 138
第四目 登录税之筹议 140
第二项 印花税 144
第三项 遗产税 146
第四项 运输税 148
第四款 消费税 150
第一项 盐税 150
第二项 菸酒税 155
第三项 屠宰税 157
第四项 货物税 158
第五项 关税 160
第一目 海关税 161
第二目 常关税 165
第四章 其他收入 170
第一节 官有产业收入 170
第一款 官产 171
第一项 官有房地 172
第二项 官有森林 173
第二款 官业 174
第一项 官有农业 175
第二项 官有工业 176
第三项 官有商业 177
第四项 官有矿业 178
第五项 官有造币业 178
第六项 官有交通业 180
第二节 规费收入 181
第三节 杂收入 182
第四编 收支适合论 185
第一章 收支适合之意义 185
第二章 收支不足之适合方法 185
第三章 公债 187
第一节 公债之定义及公债与私债之区别 187
第二节 公债之本质 189
第一款 公债之必要 189
第二款 公债之影响 190
第三节 起债之权限 192
第四节 公债之募集 193
第五节 公债之发行 195
第六节 公债之偿还 198
第七节 公债之种类 203
第一款 流动公债 204
第一项 国库证券 204
第二项 短期借款 207
第二款 确定公债 208
第一项 年金公债 208
第二项 定期一次偿还公债 210
第三项 定期定额偿还公债 210
第四项 定期随时偿还公债 211
第五项 长期公债 212
第八节 我国公债之沿革 213
第一款 外债 213
第二款 内债 220
第五编 财务行政论 225
第一章 财务行政论之位置 225
第二章 财务行政之组织 225
第三章 会计年度 231
第四章 预算 233
第一节 预算之意义 233
第二节 预算之编订 234
第三节 预算之体制 235
第四节 预算之格式 236
第五节 预算之附件 238
第六节 预算之追加 239
第七节 预备金之设置 240
第八节 预算之提交 242
第九节 预算之审查 243
第十节 预算之议决 244
第十一节 预算之实行 245
第十二节 预算之效力 246
第五章 收支 247
第一节 收支缴付机关 247
第二节 收支事务 248
第一款 徵收定制 248
第二款 徵收方法 249
第三款 支付预算 250
第四款 支付饬书 250
第三节 收支整理期间 253
第四节 收支时效 254
第五节 收支之变通 256
第六节 收支计算 261
第六章 金库 262
第七章 审计制度 265
第八章 决算 267
第一节 决算之意义 267
第二节 决算之编订 268
第三节 决算之格式 269
第四节 决算之附件 271
第五节 决算之审查 272
第六节 决算之议决 274
第九章 特别会计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