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王永庆发迹史 1
一 贫苦童年 3
“滴油骗锅”的苦生活 4
成绩总在后十名 6
十五岁出外闯天下 7
二 米店·砖窑·木材 9
十六岁创业 9
自动把米送到家 11
一斗米只赚一分钱 12
比日本人多做4.5小时 13
经营砖厂困难重重 15
瘦鹅的启示 16
前半生最黯然的时期 18
无妄的牢狱之灾 20
三 塑料大王 22
从一无所知做起 22
尹仲容慧眼识英雄 24
十个月卖不出1吨PVC粉 25
找寻出路,转危为安 26
勇夺世界第一 28
石化王国的更大格局 29
横跨太平洋的铁三角 31
第二篇 王永庆的生意经 33
一 追求效率降低成本 35
王永庆的看家本领 35
独门单元成本分析 37
一切惟效率是图 38
运用切身感激发员工潜能 40
四方面着手 41
自组船队节省运费 44
二 追根究底 46
一直追到河川的源头 47
分析到最后一点才罢休 48
从头计算经济效益 49
把日本人问倒了 50
恐怖的午餐汇报 51
人情味?安全感? 52
改善绩效才有利润 54
三 实力主义 56
经验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57
自己的力量别人抢不走 59
留心三点,读书有用 60
第三篇 王永庆这个人 65
一 成功的要素 67
刻苦耐劳 67
先苦后甘 69
认清“辛苦” 72
毅力惊人 74
信守承诺 77
坚强的气魄与力量 78
二 性格特色 81
念旧不忘本 81
不算命不打牌 83
孤单寂寞 85
率直犀利 86
坦诚得可爱 88
事必躬亲 90
一丝不苟 91
三 节俭朴实 93
中菜西吃卫生节省 93
吃的哲学 94
拒绝订做新西装 96
选坐经济舱 97
看不惯奢靡风气 98
受不了资源浪费 100
第四篇 王永庆的承先启后 103
一 王家的过去、现在 105
从福建安溪到台湾新店 105
王永庆的三位太太 107
深得人心的“三娘” 108
二 教育子女之道 110
环境自然会塑造他们 110
效法母鸡喂子 112
美国人的教子之道 114
让孩子走出温室 115
身教最有效 117
三 王永庆的接班人 119
儿子还得多磨练 119
儿子是儿子,接班是接班 121
未决的难题 124
会是王文洋吗? 125
谁能接下精神领袖的地位 126
第五篇 响应! 挑战! 129
一 王永庆的回报社会 131
私人捐款创纪录 131
钱实在没什么用 132
不辜负此生此世 133
创办明志工专 135
设立长庚纪念医院 136
成立生活素质研究中心 138
管理制度移转中小企业 139
不相信日本第一 142
二 王永庆的挑战 142
企业文化的挑战 144
“对环境与社会的关怀”的挑战 145
经营家族化的挑战 146
王永庆的不朽之路 148
附录一 经营之神--王永庆VS. 松下幸之助 151
一 相同之处 153
大量生产的经营策略 153
对经济不景气的因应 154
对“运气”的看法 155
二 相异之外 157
用人哲学 157
回馈社会的方式 159
附录二 王家庆答问录 161
一 答辅仁大学学生 163
任何工作都可以做 163
每一个时代都有难题 164
二 答全国工商经营研究社社友 166
防止企业衙门化 166
有管理才有技术 167
做事比做人重要 169
节省勤俭才有生存 170
事分轻重,“才”最要紧 172
三 答国际青商会会员 174
把握原则,绝不退缩 174
如何推展单元成本制度 176
饮水思源,感恩图报 177
秘诀是骗人的东西 178
四 再答国际青商会会员 178
我们有勤劳、良质的劳工 179
最可怕的是没效率 181
五 答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研究生 183
点点滴滴求合理 183
培养人才要靠人 185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186
勤劳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186
六 答美国华侨 188
企业倒闭是正常现象 188
肯努力就不怕强敌 189
发展是一步一步来的 190
依赖就会导致失败 191
我不是做“经济部长”的料 192
妇人之仁对谁都不好 194
工会绝非蛮横不讲理 195
附录三 《王永庆奋斗史》的回响 199
一 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献整理功夫 201
二 追根究底、一丝不苟的实例 202
三 更多的怀抱,更大的企盼 204
四 永远在冲刺的火车头 206
五 我读《王永庆奋斗史》 207
颇具启发性的励志良书 208
谁该读本书? 209
年表 211
公元、年龄大事记 213
参考书目 219
主要参考书籍 221
其他参考资料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