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探究历史的事实 1
序幕:浊流·乱流·清流 1
第一篇 孔明出山 17
第一章 乱世童年 17
官逼民反,农民起义 17
动荡社会,流浪孤儿 21
【陈文德说评】 27
第二章 晴耕雨读《梁父吟》 29
乱世英雄争出头 29
华北首席霸主:袁绍 33
诗人军事强人:曹操 35
从理想迈向现实 37
自古用兵者莫如曹操 41
不为人知的年轻策略家 43
千古翻案《梁父吟》 46
卧龙、凤雏、水镜先生三人组 49
务实本性:结交名士,不在名望 51
【陈文德说评】 57
第三章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 59
池中潜龙:年轻时代的刘备 59
上尉跃升上将 61
身在曹营,心在汉室 64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66
投奔袁绍,两强之间难为弱 69
龙困浅滩,髀肉之叹 72
三顾茅庐,隆中献策 75
小公司变大企业的精确规划 78
【陈文德说评】 80
第四章 鱼水之交 83
让男人也敬爱的男人 83
异姓金兰,千古佳话 85
刘备的班底 89
组织游户,扩充军力 92
襄阳城内暗潮汹涌 95
【陈文德说评】 98
篇后·实用观点 策略规划和实务执行 99
第二篇 联吴制曹 107
第五章 临危授命 107
曹操大军压境,刘表病情恶化 107
刘备紧急撤军,十万难民相随 111
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怒声退敌 113
临危授命,折冲外交 116
【陈文德说评】 118
第六章 孙刘联盟 119
三国战神世家:孙氏政权 119
孙策:中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122
虎父无犬子,生子当如孙仲谋 125
诸葛亮 VS 孙权 128
对抗·投降·和谈 131
周瑜:超级战争策划天才 132
孙刘联军,摆开迎战阵线 135
赤壁战场布下天罗地网 137
【陈文德说评】 142
第七章 火攻破曹操 145
火攻奇袭,以寡敌众 145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46
黄盖火烧连环船 149
诸葛亮混水摸鱼争实利 151
五百里战略大撤退 153
囊括荆州南半部 156
【陈文德说评】 160
第八章 荆州争霸战 163
表面君子,暗中较劲 163
对抗·和谈·美人计 165
共同看上益州这块肥肉 169
周瑜病逝,鲁肃接棒 171
鲁肃借江陵,孙刘再度联合 175
卧龙、凤雏共进益州 176
【陈文德说评】 181
篇后·实用观点 从零开始的策略规划 185
第三篇 天府之国 191
第九章 进军益州 191
蜀地的神话传说时代 191
中原文化介入蜀国 194
沃野千里的李冰都江堰 196
益州刘氏政权和汉中张鲁军团 198
张松、法正阴谋让益州 202
刘璋引狼入室 204
庞统规划,黄忠出击 207
假戏不真做,刘备背盟 209
孙夫人回娘家,赵云截江护幼主 210
刘备背盟约,益州反目成仇 212
【陈文德说评】 215
第十章 诸葛亮入蜀 218
从幕僚到主帅 218
粗中有细,张飞收服严颜 221
雒城血战,庞统罹难 224
刘备发动政治攻势,刘璋放弃抵抗 226
放弃胜利者姿态,奠定统治者恩威 231
宽容协调,建立共识 235
内政初定,外患连连 237
【陈文德说评】 240
第十一章 平定汉中 243
关中和蜀中的缓冲区 243
猛张飞巧计占先机 245
双方倾巢而出,汉中战云密布 247
反败为胜,法正计算夏侯渊 250
张郃临危授命 252
曹操虽来,无能为也 254
曹操感叹,汉中如鸡助 255
难跨荆益,王朝新成 257
【陈文德说评】 257
刘备自立汉中王 259
第十二章 诸葛亮治蜀 259
提拔魏延,重用黄忠 262
乱世重宽容,弛世用重典 266
制定法令,严格执行 269
行法和教化合一 270
用人惟质,不被资历所限 272
【陈文德说评】 275
篇后·实用观点 建立大本营的策略规划 277
兵家必争之地:荆州 283
第四篇 白帝托孤 283
第十三章 关羽失荆州 283
鲁肃的“借荆州”战略 285
关羽留守荆州 286
荆州战略,各怀鬼胎 288
单刀赴会,暂保和平 289
鹰派对鹰派,孙刘关系吃紧 291
北伐襄阳 292
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襄阳 294
水淹樊城,曹仁誓死守城 295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吕蒙 296
轻忽大势,英雄饮恨 298
失荆州,力士难挽狂澜 301
【陈文德说评】 303
第十四章 刘备东征 306
曹操遽逝,大局突变 306
曹丕篡位,汉祚告终 308
刘备称帝,蜀汉建国 310
张飞遇害,孙权求和 313
临危授命,儒将挂帅 317
向魏称臣,全力抗蜀 321
以柔克刚,不攻锐师 324
【陈文德说评】 328
第十五章 受托辅政 331
陆逊反击,刘备溃败 331
大局为重,陆逊撤军 337
诸葛亮对战败责任之检讨 338
推诚相见,君臣不互疑 342
曹孙闹翻,三分鼎立完成 344
白帝托孤,君臣盛轨 347
【陈文德说评】 357
篇后·实用观点 危机中的策略规划 359
第五篇 政治良才 365
第十六章 外交:联吴制曹 365
坚守原则,奠定外交政策 365
重修盟好,稳定东战线关系 368
张温傲慢,秦宓相难 371
和合二国,惟有邓芝 373
费祎、陈震不辱使命 375
【陈文德说评】 381
第十七章 政治:务农和法治 383
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383
养民:水利、盐铁、蜀锦 385
富国安民,足食足兵 388
以身作则,倡导节约 390
教法合一,严而不苛 391
【陈文德说评】 395
第十八章 用人:举贤任能 397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397
权术·性情·意气 398
集思广益,循名责实 400
迁善黜恶,退去贪懦 402
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 408
兵者凶器,不可不慎 410
【陈文德说评】 412
篇后·实用观点 重建制度的策略规划 414
第六篇 五月渡泸 421
第十九章 南人叛变 421
历史经验的教训 421
诸葛亮南抚夷越的策略 426
常房事件失策,引发全面动乱 428
攘外必先安内,诸葛亮决心南征 430
【陈文德说评】 432
第二十章 攻心为上 435
不毛之地,疫疠之乡 435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438
叛军分裂,雍闿、高定相继死难 439
急中智,李恢建奇功 441
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443
野史上的七擒七纵传说 445
【陈文德说评】 447
第二十一章 七擒孟获之谜 450
平蛮指掌图 450
小说中的南征军团是“明星队” 451
一擒一纵:锦屏山之役 453
二擒二纵:泸水之役 454
三擒三纵:孟优事件 456
四擒四纵:西洱河之役 457
五擒五纵:秃龙洞之役 459
六擒六纵:火女王之役 461
七擒七纵:盘蛇谷战役 465
七擒七纵的漏洞 466
【陈文德说评】 467
第二十二章 夷汉粗安的边疆策略 469
即其渠帅而用之 469
削弱大姓,扶助羸弱 472
尊重地方习俗,慎选行政长官 473
发展经济,加强南中和蜀中的联系 476
重组社会结构,消除动乱根源 477
【陈文德说评】 480
篇后·实用观点 强化内部的策略规划 482
第七篇 北伐中原 489
第二十三章 出师表 489
曹丕去世,孟达起义 489
李严劝加九锡,诸葛亮断然拒绝 496
蜀、魏军力之比较 498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502
【陈文德说评】 507
第二十四章 挥泪斩马谡 510
东、西战线的规划 510
孟达惊慌失算,错失大好机会 512
长打和短打之分 515
攻陷凉州,收服姜伯约 518
张郃西征,马谡失街亭 522
乱世重法治,挥泪斩马谡 530
【陈文德说评】 535
第二十五章 暗渡陈仓 538
检讨错误,重新出发 538
东战线大战,陆逊破曹休 540
《后出师表》真伪之谜 543
郝昭坚守,陈仓难攻 548
【陈文德说评】 552
三度出击,近取固本 554
第二十六章 木牛流马 554
赵云去世及诸葛亮复丞相职 557
孙权称帝,蜀吴关系重新调整 559
瓦解魏军攻势,奠定基础国防 561
木牛流马,辅助运粮 564
【陈文德说评】 568
篇后·实用观点 以弱击强的策略规划 571
倾巢而出的第四次北伐 577
第二十七章 宿敌对阵 577
第八篇 鞠躬尽瘁 577
曹真病危,司马懿上阵 579
司马懿以静制动的新战术 582
退兵策略,引诱速战 585
追退军,张郃阵亡 589
李平假传圣旨 591
【陈文德说评】 597
第二十八章 秋风五丈原 599
五度北伐,全力以赴 599
进军五丈原 601
孙权虚晃一招 604
诸葛激将,司马忍辱 607
殒巨星,汉丞相归天 609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613
【陈文德说评】 619
第二十九章 诸葛亮的接班人 622
蒋琬 623
费祎 625
董允 627
杨仪 628
姜维 630
王平 633
马忠 635
邓芝 636
张嶷 638
张翼 639
后诸葛亮时期的三国态势 641
第三十章 蜀汉的最后奋战 641
三国政权发生变化 646
姜维北伐 647
姜维再出祁山 651
钟会全盘策划,司马昭攻击蜀汉 656
蜀汉亡于阿斗 658
蜀汉的最后奋战 661
第三十一章 诸葛亮一生总评 663
篇后·实用观点 接班和继承人的策略规划 678
附篇 诸葛奇才 685
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形象 685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 688
诸葛亮兵法及其作品 695
诸葛亮年谱 701
诸葛亮之一族 709
魏、司马世系表 710
吴、蜀汉世系表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