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简史 3
第三章 实验室实验 6
绪言 6
实验一、病毒和立克次氏体的形态学 6
实验二、病毒的保存 8
实验三、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 10
实验四、补体结合试验 15
实验五、冷凝试验 19
实验六、外斐氏反应 20
实验七、组织培养 22
实验十、痘属病毒的培养(牛痘) 31
实验十一、嗜神经性病毒的培养(脊髓灰质炎) 32
实验十二、噬菌体 35
立克次氏体 36
第四章 立克次氏体和病毒的生长 36
实验十三、皮肤试验 36
病毒 37
第五章 形态与一般的特征 40
立克次氏体 40
病毒 41
第六章 病毒与立克次氏体的培养 42
动物 42
鸡胚 43
细胞培养 44
第七章 组织亲和力和包涵体 44
组织亲和力 44
增生性过长 45
带有坏死的增生性过长 45
包涵体 46
第八章 地理分布 47
第九章 立克次氏体的媒介与储藏所 48
驱避与毒死节足动物的药品 49
动物媒介 50
第十章 立克次氏体与病毒的化学组成 50
过滤 53
离心沉淀 53
电泳 53
病毒鉴定 53
化学组成 54
电子显微镜 56
第十一章 可溶性抗原与毒素 56
第十二章 病毒病和立克次氏体病的控制 57
第十三章 立克次氏体病与病毒病的诊断 60
医师的职责和问题 61
实验室的职责和问题 62
立克次氏体的诊断 62
病毒的诊断 64
诊断材料 64
病毒分离方法 66
显微镜检查 66
第十四章 病毒与立克次氏体感染的化学疗法 66
立克次氏体感染的治疗 67
病毒感染的治疗 68
第十五章 带毒状态 69
第十六章 立克次氏体病 70
斑疹伤寒簇 70
流行性斑疹伤寒 70
孛利耳氏病 72
地方性(鼠型)斑疹伤寒 72
斑疹热病簇 73
落矶山斑疹热 74
立克次氏体痘症 75
恙虫病 76
其他疾病 76
蜱咬斑疹热 76
Q热 78
战壕热 79
第十七章 病毒病 80
鹦鹉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簇 80
鹦鹉病 81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84
沙眼与包涵体性结膜炎 88
沙眼 89
包涵体性结膜炎 90
其他在医学上有重要性的病毒 91
牛脑脊髓炎 91
猫肺炎 91
呼吸道病毒簇 92
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92
羊肺炎 92
流行性感冒 94
伤风 98
嗜皮肤性病毒簇 99
天花-牛痘 99
牛痘的抗原构造 102
麻疹 103
风疹 104
水痘-带状疱疹 104
单纯疱疹 105
嗜神经性病毒簇 106
嗜神经性病毒概论 107
马脑脊髓炎 108
圣路易脑炎 110
淋巴球性脉络丛脑膜炎 111
日本乙型脑炎 112
小白鼠的脑脊髓炎(Theier氏病毒) 113
猪脑脊髓炎(Teschen氏病) 114
苏联远东脑炎 114
B病毒 114
西尼罗河病毒 115
跳跃病 115
其他的嗜神经性病毒 116
Bwamba热病毒 116
Semliki森林病毒 116
Bunyamwera病毒 116
Ilhéus脑炎病毒 116
瘧蚊“A”、“B”和Wyeomyia病毒 116
加利福尼亚病毒 116
狂犬病 117
脊髓灰质炎 120
科赛奇病毒 124
流行性腮腺炎 126
病毒性肝炎 128
传染性肝炎 128
血清肝炎 129
黄热病 130
白蛉热和登革热 132
白蛉热 132
登革热 133
猫抓热 133
附录 135
一、立克次氏体的分类学 135
二、病毒分类学 137
三、一些常用的染色技术 142
四、实验动物 144
五、组织培养 145
六、计算法 147
译后语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