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近年通过技术鉴定(审议)的主要科研成果一览表 1
主要论文选登 4
黑鲷人工繁殖及育苗的研究 郑镇安 叶加松等 4
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陈木 陈炳能等 16
坛紫菜缺氮绿变病的研究 林大华 林裕水 2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特点及其主要经济鱼类 朱耀光 30
福建海区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途径的探讨 汪伟洋 卢振彬 47
罗氏沼虾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研究 刘基詹 宝华等 54
大围缯网具现状及其特点的初步研究 王芳灿等 63
渔场海洋学在闽南渔场的实践 曾焕彩 70
褐藻胶肠溶空心胶囊研制报告 黄族和 77
MSS—2型脉冲赶鱼机 叶庆耀 82
论文摘要 92
海洋渔业资源 92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金色小沙丁鱼的鱼卵和仔鱼 江素菲 林丽亚 92
闽中渔场短尾大眼鲷生殖群体结构特性分析 姚联腾 92
关于闽南渔场带鱼产量变动的初步讨论 朱耀光 93
对福建近海几种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看法 朱耀光 94
福建近海越冬大黄鱼生长及特征的初步研究 洪港船 陈必哲 张澄茂 95
关于福建近海带鱼资源变动的探讨 朱耀 光姚联 腾张汉科 95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特点研究 朱耀光 95
福建近海大黄鱼渔业及其管理意见 洪港船 陈必哲 张澄茂 97
闽南、台浅渔场夏汛中上层鱼类可捕量预报 汪伟洋 卢振彬 戴泉水 陈成松 98
闽中、闽东渔场春汛鲐鱼的生物学特性 汪伟洋 卢振彬 颜尤明 陈成松 98
闽南、粤东近海中上层鱼类渔获量变动趋势初步分析 汪伟洋 卢振彬 戴泉水等 99
台湾海峡鲨鱼资源及其利用问题 杨瑞堂 100
台湾海峡中北部沟鲹的生物学 颜尤明 汪伟洋 卢振彬 戴泉水 戴萍 100
闽东渔场(嵛山)无针乌贼生物学调查报告 朱耀光 毛忠际 洪幼环 吴彦地 101
兄弟岛渔场蓝圆鲹生物学 姚联腾 10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特点及其主要经济鱼类 朱耀光 102
闽东渔场冬汛带鱼渔获量变动的相关因子与回归分析 李振宗 103
闽东、闽中渔场越冬大黄鱼资源状况 洪港船 陈必哲 张澄茂 104
保护幼鱼是恢复大黄鱼资源的一项必要措施 陈必哲 龚祖成 104
多鱼种Shaefer模式及图解 陈超群 105
台湾海峡南部中上层鱼类群聚资源的评估 戴泉水 105
闽南渔场大黄鱼渔业生物学基础的初步研究 陈必哲 张澄茂 106
福建海区主要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汪伟洋 卢振彬 戴泉水颜 尤明等 106
福建近海大黄鱼自然资源调查报告 洪港船 陈必哲 张澄茂 107
闽中渔场底层鱼类探捕调查 陈必哲 108
台湾海峡西部乌鲳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卢振彬 颜尤明 109
福建近海中北部鲐鱼生长和死亡的研究 颜尤明 戴泉水 卢振彬 109
福建大黄鱼有关参考资料 朱耀光 110
台湾海峡乌鲳渔业和生物学 卢振彬 颜尤明 戴泉水 110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生物学特性及资源状况 黄宗强 姚联腾 111
南澎列岛附近海区1978年中上层鱼类幼鱼初步调查 戴泉水 112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评述 王芳灿 朱耀光 曾焕彩 汪伟洋 113
台湾浅滩渔场拖网主要渔获鱼类生物学特性 朱耀光 113
台湾海峡南部金色小沙丁鱼生物学特性 黄宗强 姚联腾 114
闽南、粤东近海蓝圆鲹个体生殖力初步研究 汪伟洋 卢振彬 戴泉水 陈成松 115
福建近海渔业资源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问题 李振宗 116
闽东渔场带鱼越冬群的群体结构与特性 姚联腾 117
福建海区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途径的探讨 汪伟洋 卢振彬 117
闽中、闽东渔场中上层鱼类探捕报告 戴汉兴 汪伟洋 卢振彬 颜尤明 118
金色小沙丁鱼台湾海峡南部群体资源波动与群体结构的变异 黄宗强 姚联腾 119
福建闽东渔场乌贼产量波动趋势的若干资料 杨瑞堂 119
东海区鲐鱼资源调查报告 丁仁福 俞连福 颜尤明 120
东海区蓝圆鲹资源调查报告 汪伟洋 卢振彬 管锡第 薄治礼 121
台湾海峡南部脂眼鲱资源调查报告 卢振彬 汪伟洋 颜尤明 121
东海区金色小沙丁鱼资源调查报告 汪伟洋 戴泉水 颜尤明 122
东海区大甲鲹资源调查报告 戴泉水 汪伟洋 颜尤明 123
福建近海大甲鲹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前景 戴泉水 汪伟洋 卢振彬 颜尤明 123
福建定置作业带鱼幼鱼数量变动的初步探讨 姚联腾 124
关于鱼类生物学测定取样数量的评估 洪港船 陈必哲 125
闽中渔场鱼卵仔鱼调查报告 许仲夏 125
福建沿岸红树林的种类和分布 倪正泉 余友茂 徐志雄 126
福建潮间带生物调查报告 倪正泉 余友茂 徐志雄 林丽亚 126
福建浅海底栖生物调查报告 徐志雄 余友茂 林丽亚 倪正泉 127
闽中渔场二长棘鲷索饵群体的生物学特性 张汉科 127
闽中渔场六指马鲅的群体生物学特性 张汉科 128
闽中渔场条尾鲱鲤的群体生物学特性 张汉科 129
闽中渔场丁氏?的群体生物学特性 张汉科 129
闽中渔场白姑鱼的群体生物学特性 张汉科 129
闽南、粤东渔场中上层鱼类标志放流试验报告 姚联腾 130
闽中渔场带鱼的生物学特性 姚联腾 131
闽中渔场渔获量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探讨 张澄茂 132
鱿鱼资源探捕总结报告 郑玉水 132
闽中渔场大黄鱼生物学特性及资源状况 张澄茂 133
台浅渔场秋冬汛灯围生产探捕和调查初报 汪伟洋 133
福建海区虾类资源探捕调查报告 朱耀光 134
福建省定置作业桁位分布和渔获物组成调查报告 朱耀光 洪港船 姚联腾 陈必哲 135
主要经济鱼类及其他 朱耀光 136
官井洋大黄鱼渔场调查报告 吴彦地 陈鸿祥 洪幼环 洪国裕 136
福建沿岸水域生物资源调查报告 倪正泉 徐志雄 林丽亚 余友茂 137
闽中、闽东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报告 汪伟洋 戴泉水 卢振彬 颜尤明等 137
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域蓝圆鲹种群的研究 戴泉水 颜尤明 卢振彬 138
福建近海金色小沙丁鱼资源调查报告 汪伟洋 戴泉水 卢振彬 颜尤明 陈成松 139
闽中、闽东渔场中上层鱼类探捕报告 江伟洋 卢振彬 颜尤明 戴泉水 戴萍 139
福建近海蓝圆鲹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汪伟洋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陈成松 140
福建近海鲐鱼资源调查报告 汪伟洋 颜尤明 卢振彬 戴泉水 陈成松 141
闽中闽东渔场蓝圆鲹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归属的初步探讨 卢振彬 颜尤明 142
闽中闽东渔场蓝圆鲹生长特性的研究 颜尤明 卢振彬 戴泉水 143
海洋捕捞 144
福建机帆船灯光围网网具特点与渔捞适应性的初步探讨 王芳灿 144
大围缯网具结构现状及其特点的初步研究 王芳灿 冯森 方水美 黄振伦 144
关于捕捞海豚的初步探讨 李振宗 145
渔船调查工作经验介绍 林学钦 145
灯光大围缯网试验报告 王芳灿 戴天元 汪三平 146
大国缯网具结构现状的初步分析 王芳灿 冯森 方水美 黄振伦 连文森 146
机帆船灯光围网作业性能测试报告 王芳灿 戴天元 汪三平 郑雅友 方水美 147
福建机帆船拖网网模试验 冯森 杨章武 蔡友平 147
福建机帆船拖网作业性能与选优研究 冯森 杨章武 蔡友平 148
大黄鱼鱼群映象记录初步报告 洪国裕 洪港船 148
敲?声波对大黄鱼行动影响的初步探讨 洪港船 洪国裕 149
煤焦油稀释染网法的初步探讨 黄族和 柳振灯 施成宗 李振宗 149
煤焦油染网试验初步报告 王芳灿 李振宗 柳振灯 150
光强对鳀鰛鱼行动影响的初步探讨 谢武魁 洪港船 施成宗 151
国产拷胶染苎麻网线试验小结 黄族和 柳振灯 151
薯茛保藏及其浸出液抑制发酵试验报告 黄族和 柳振灯 152
对虾渔业参考资料 王芳灿 李振宗 施成宗 153
福建机帆船灯光围网渔业现状和发展动向 王芳灿 153
对发展小型钓船的探讨 林学钦 153
福建机帆船灯光围网网具长高比与渔捞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王芳灿 154
四张机帆船大围缯网具结构对比和网型初步分析 冯森 155
近年来大围缯网具改革情况 冯森 155
大围缯网具模型试验报告 王芳灿 冯森 方水美 黄振伦 洪明进 林文炳 156
我省海洋捕捞生产状况及调整、发展的几点看法 王芳灿 157
机帆船大围缯海上作业参数的测试报告 冯森 张亦元 157
灯光大围缯网海上作业性能测试报告 王芳灿 戴天元 汪三平 158
发展我省捕鲨渔业的初探 杨瑞堂 158
福建省定置作业桁位布局和改革调整的建议 洪国裕 159
鱼类趋光习性与灯光围网渔业 王芳灿 戴天元 汪三平 159
机围缯轮作无囊灯光围网试验报告 王芳灿 戴天元 汪三平 林文炳 160
日本围网渔业的五大课题 林学钦 160
国外渔具研究若干新动向 林学钦 161
福建定置网作业现状和发展动向及其管理 洪港船 161
维尼纶渔网线性能的测试及染制效果介绍 黄族和 柳振灯 冯森 162
鳓鱼流刺网最小网目尺寸标准试验报告 黄伶俐 龚金科 林文炳 洪明选 163
光诱围网试验报告 施成宗 黄伶俐 蔡以馨 江志琛 陈亦阳 163
紫菜摆动气泡式孢子水采苗法 林大华 林裕水 164
皱纹盘鲍南移的初步研究 陈炳能 谢开恩 卢豪魁 陈世杰 陈木 等 164
海淡水增养殖 164
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陈木 卢豪魁 陈世杰 谢开恩等 165
鲍苗的饵料—底栖硅藻培养试验初报 陈世杰 陈木 卢豪魁 陈炳能 谢开恩等 166
三种齿吻沙蚕在我国北方沿海的生态分布 陈木 吴宝铃 166
短鳃蹄毛虫的形态、生态、生殖和幼虫发育 吴宝铃 陈木 167
港养鲻鱼人工繁殖研究初步报告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厦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167
棱鲻人工孵化试验报告 张其永 郑郭煦 168
杂色鲍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鲍鱼组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养殖组等 169
毯形帚虫及其幼虫发育 吴宝铃 陈木 孙瑞平 169
我国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浮游多毛类 陈木 吴宝铃 170
南海盘管虫两新种 陈木 吴宝铃 170
中国坛紫菜和条斑紫菜中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曾繁杰 林裕水等 171
红毛菜单孢子苗养殖试验 林裕水 171
坛紫菜壳孢子生态的研究 林裕水 林大华 173
坛紫菜叶状体生态与优质高产(非河口区)技术的研究 林裕水 林大华 173
底栖性桡足类尖额真猛水蚤室内培养的研究 陈世杰 175
杂色鲍种苗用试验配合饲料 陈世杰 175
“SpK”—鱼虾种苗用粘合微粒饵料成份的选择 陈世杰 176
坛紫菜幼苗常温保藏——淋藏法 李西林 176
色光对坛紫菜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西林 方琼珊 177
兴化湾主要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 陈世杰 吴碧春 叶金聪 178
泉州湾浮游硅藻的群落特征 陈世杰 179
褶牡蛎(Ostred plicatuld Gelin)人工育苗和下垂挂养试验 彭德民 180
晋江蛏苗稳产高产经验总结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海养室 晋江县蛏业管委会 181
花蛤土池人工育苗的研究 谢开恩 周荣胜 许主民等 181
黄鳍鲷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 施泽博 许鼎盛 黄苏霞 蔡良候 郑镇安 苏碰皮 黄庭河 叶家松等 182
缢蛏循环水池人工育苗实验报告 陈文龙 何连金 吴卓诚 方火顺 黄松木等 183
四种单胞藻培育轮虫的繁殖效果 陈世杰 叶金聪 184
闽南沿海泥蚶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江宇 陈祥才 184
坛紫菜缺氮绿变病的研究 林大华 林裕水 185
坛紫菜海区采苗试验初报 李西林 185
次声信号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增殖效应 沈持衡 陈世杰 彭家驱 186
一种海产微型金黄藻—异胶藻(Heterogloea sp.)的大量培养 陈世杰 187
泥蚶繁殖、育苗研究—Ⅰ.人工催产实验 陈文龙 何连金 刘德经 方火顺 吴卓诚 187
泥蚶繁殖、育苗研究—Ⅱ.室内人工育苗实验 陈文龙 何连金 吴卓诚等 187
泉州湾栉江瑶调查研究报告 谢开恩 陈炳能 陈世杰 黄百芳 尤建雄 188
对虾人工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Ⅱ.海球金藻(Pontosphaerasp.)在虾苗池的动态培养与应用 陈世杰 189
福建省沿海栉江瑶的生态习性观察 江宇 陈炳能 189
双壳类人工育苗饵料生物的大面积培养 何连金 陈文龙 李秀珠 方火顺 吴卓诚 黄松木 方银标 190
长毛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毛忠际 191
坛紫菜固着丝状体培育的研究 林大华 林裕水 191
紫菜海面泼孢子水采苗的研究 李西林 李婉丽 林石水 192
坛紫菜采收方法的探讨 林大华 林裕水 192
真鲷土池人工育苗技术初步探讨 施泽博 许鼎盛 蔡荣成 蔡良候 叶金聪 郑镇安 193
某些水环境因子对长毛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吴瑞敏 193
鲻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研究 郑镇安 蔡良候 施泽博 许鼎盛 蔡荣成 黄苏霞 叶金聪 苏碰皮 193
云微型藻的筛选、培养和应用初报 何连金 陈文龙 李秀珠 方银标 方火顺 吴卓诚 黄松木 195
坛紫菜半人工采苗养殖试验 紫菜歼灭战厦门组连江点 196
鼓浪屿坛紫菜半人工采苗试验初步总结 紫菜歼灭战厦门试验点 196
对虾人工菌种培育技术的研究——Ⅰ.水泥池培育长毛对虾苗种的工艺流程 毛际忠 陈炳能 陈世杰 197
黄鳍鲷育苗池饵料浮游生物分析 陈世杰 叶金聪 洪幼环 197
斑海马的人工养殖 毛忠际 198
黄鳍鲷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观察 许鼎盛 郑镇安 施泽博 198
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的研究 陈木 王聪明 林越赳 方荣和 陈和平 林振成 陈振鹏 黄启凤 黄富欣 199
华贵栉孔扇贝的生殖与发育 陈木 林越赳 王聪明 方荣和 陈和平 林文乌 陈建华 黄启凤 黄富欣 200
长牡蛎人工育苗的研究 陈木 林越赳 钟硕良 陈月忠 曾庆民 陈和平 201
华贵栉孔扇贝附着生物的研究 陈木 曾庆民 陈和平 201
泥蚶繁殖、育苗研究——Ⅲ.循环水池育苗试验 陈文龙 何连金 李秀珠 吴卓诚 方火顺 黄松木 方银标 202
东山湾口人工鱼礁试验 鲁明 202
稻田养非洲鲫鱼初步研究 郑郭煦 203
稻田养越南鱼的研究 郑郭煦 203
河鳗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王义强 赵长春 施正峰 张克俭 谭玉钧 李元善 杨叶金 洪玉堂 204
中华须鳗叶状幼体变态的观察 张有为 肖真义 许鼎盛 205
青草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研究 刘基 杨叶金 206
花鳗的一些习性 刘基 207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的生物学初步研究 刘基 208
罗氏沼虾人工养殖研究——Ⅰ.生物学观察研究 刘基詹 宝华 209
罗氏沼虾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研究 刘基 詹宝华 何玲 210
罗氏沼虾人工养殖研究——Ⅲ.幼虾放养密度的探讨 刘基詹 宝华 210
鲢鳊鱼人工杂交试验初步报告 刘 基 211
人工繁殖的家鱼苗质量的研究—Ⅰ.自孵鲢、鳙鱼苗的培育试验 杨叶 金周玉芬 212
非洲鲫鱼呼吸代谢的初步报告 郑郭煦 213
关于山谷型水库鱼种场和捕捞场选定的若干意见 张寿山 洪港船 213
谈谈我省家鱼人工繁殖的研究和发展概况 刘基 214
草鱼人工繁殖试验 刘基 谢开恩 蔡福孙 郑玉清 215
福建省非洲鲫鱼养殖法 郑郭煦 216
越南鱼培殖试验报告 郑郭煦 216
蜜鲴鱼的人工繁殖 郑郭煦 217
非洲鲫鱼移殖试验 郑郭煦 陈成松 217
福建省内陆水域渔业区划 连珍水 218
陆地水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连珍水 218
莆田县淡水渔业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报告 淡水渔业资源调查组(连珍水执笔) 219
闽江鱼类区系的研究 连珍水 219
渔业环境 220
关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水系的探讨 曾焕彩 220
台湾海峡的大气环流与海洋环流 曾焕彩 221
九龙江河口海区生物体内汞、铜、铅、锌和镉含量的初步调查 陈金堤 张壮丽等 221
渔场海洋学在闽南渔场的实践 曾焕彩 222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黑潮边界初步探讨 洪港船 223
厦门港及其附近水交换的初步分析 洪港船 223
台湾海峡北部营养盐类的基本特征 蔡清海 224
台湾海峡北部温、盐场的调查研究 曾焕彩 225
福建九龙江口硅藻的新种和在我国的新记录 程兆第 杜琦 225
台湾海峡南部大陆架边缘存在上升流问题的探讨 蔡清海 226
水质污染与渔场破坏 黄文沣 刘基 227
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暗礁位置的探测 洪国裕 227
闽中渔场浮游动物与中心渔场的关系 方金钏 钟枚莉 黄美珍 228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浮游动物及其与中上层鱼类中心渔场的关系 方金钏 洪幼环 李福振 黄美珍 229
台湾海峡西南部实测海流初步报告 洪港船 吴和平 张澄茂 229
哈氏仿对虾的含碳量研究 黄美珍 蔡友飞 230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莹虾的分布及其和渔业的关系 黄美珍 钟枚莉 方金钏 231
台湾海峡和闽东海域浮游动物及其与渔业的关系 方金钏 黄美珍 钟枚莉 231
闽中渔场浮游动物 方金钏 黄美珍 钟枚莉 232
福建大陆架浮游动物与渔业的关系 方金钏 黄美珍 232
闽中渔场的浮游植物 杜琦 233
福建沿岸浅海的浮游植物 杜琦 233
从浮游植物的分布探讨闽东渔场的海流 杜琦 234
闽东渔场的浮游植物 杜琦 234
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地质地貌的初步调查研究 洪国裕 235
闽南渔场营养盐的特征 蔡清海 235
闽东渔场水温的周年调查和研究 钱小明 236
福建沿岸水域重金属检测调查报告 崔兆端 阮金山 237
福建沿岸水域磷酸盐、三氮的调查报告 阮金山 阮鹏飞 237
福建沿岸水域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倪正泉 张壮丽 杜琦 238
闽东渔场硅酸盐和磷酸盐的调查研究 王小奉 238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浮游植物概况 郑小衍 239
八月中秋大潮 曾焕彩 240
水产品保鲜加工 241
钙离子对褐藻胶胶膜成形及胃溶性的影响 刘胜利 柳振灯 241
马面鲀的综合利用 郑郭煦 241
褐藻胶肠溶空心胶囊研制技术报告 黄族和 242
中上层鱼类炊干品防油烧的研究 郑郭煦 常行五 陈杏芳 李美琦 243
海洋中上层鱼类保鲜的研究 郑郭煦 王少芬 陈杏芳 柳振灯 陈成松 243
褐藻酸钠药用空心胶囊的研制 黄族和 柳振灯 刘胜利 244
日本水产加工食品的现状与发展 刘胜利 245
日本多获性中上层鱼类的利用与研究 刘胜利 245
中上层鱼类的部分食品加工利用现状 刘胜利 郑珠珠 246
海豚(Sotalia sineusis)综合利用之一——皮制革 黄族和 246
深澳大队紫菜人工干燥烘房 林学钦 黄伶俐 黄族和 247
烘房炉灶燃油系统试验情况 林学钦 黄伶俐 248
烘房用“411”防漏耐热衬垫材料的研究试制 林学钦 黄族和 黄伶俐 248
空气在烘房内的流动和分布 林学钦 黄伶俐 249
水产品人工干燥烘房的选型和总体设计 林学钦 黄伶俐 李振宗 250
烟道管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工艺探讨 林学钦 黄伶俐 250
烟道气给热水产品人工干燥烘房的烘干试验 黄伶俐 林学钦 黄族和 251
中上层鱼类烘干温度优选实验 黄伶俐 林学钦 李振宗 阮秀凤 252
鱼体水分含量的若干测定资料 林学钦 黄伶俐 李振宗 阮秀凤 252
烘干车牵引棒的研制和使用效果 林学钦 253
烟道气给热水产品人工干燥烘房技术与工艺设计总结 林学钦 黄伶俐 黄族和 253
食用褐藻酸钠(海带胶)试验报告 黄族和 柳振灯 林水玉 陈杏芳 254
马面鲀油灰的研制 郑郭煦 许泉生 陈力文 李美琦 255
海洋中上层红色肉鱼的加工特性 刘胜利 郑珠珠 255
马面鲀鱼皮制动物胶的研究 郑郭煦 常行五 陈杏芳 李美琦 刘志聪 256
国内外低值鱼及海藻的加工利用概况 刘胜利 257
筒螅(Tubularia)作为对虾配合饲料蛋白源的试验报告 黄族和 许永安 刘胜利等 257
烟道气给热中型水产品人工干燥烘房技术设计计算 黄伶俐 林学钦 黄族和 258
褐藻酸钠药用空心胶囊生产工艺 黄族和 柳振灯 刘胜利 258
食用褐藻胶制高档冷饮品试验报告 李庐峰 刘胜利 黄建国 刘志聪 259
海藻冷饮品制作技术 刘胜利 李庐峰 259
对虾保鲜技术研究 吴成业 王奇欣 刘兆均 260
机帆船隔热舱试验报告 李庐峰 黄建国 刘志聪 260
渔业机械仪器 261
水库电赶设备机具的探讨 陈绍光 李亚西 261
介绍两种紫菜加工机械 林学钦 261
日本的紫菜加工工艺和机工机械 林学钦 262
日本紫菜加工机械近年来的发展动向 林学钦 263
旋切式紫菜收割机 林学钦 263
关于变速紫菜脱水机的探讨 陈金坤 陈绍文 陈金炉 264
WYXG—1.5/24—A型机帆渔船舷侧滚筒式液压起网机 陈绍光 陈雪梅 朱建康 王小凡 林元伟 264
利用风能发展水产养殖机械化 王小凡 265
MSS—2型脉冲电赶鱼机研制报告 叶庆耀 李亚西 许清勇 265
机帆船舷侧滚筒式液压起网机的研究设计 陈绍光 陈雪梅 朱建康 王小凡 林元伟 266
遥感在渔业上的应用 陈绍文 266
逼近法在褐藻胶水分仪上的应用 陈金坤 267
福建机帆船灯围作业机械化增产设备的探讨 陈绍光 267
HS型褐藻胶水分测定仪研制报告 陈绍文 陈金坤 郭明忠 268
浅析鱼丸成型的机械方法 王小凡 268
简便式数字温度计的原理及在渔业上的应用 郭明忠 269
机帆船大围缯使用CYT—2 X型鱼群探测仪几个问题的探讨 洪国裕 269
关于水产干品盐分水分测定仪的探讨 陈绍文 陈金坤 姚桂祥 董成润 270
日本金枪鱼延绳钓捕捞机械 林学钦 271
变速紫菜脱水机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 陈金坤 陈绍文 陈金炉 271
福建省引进养殖机械设备调查 陈绍光 陈绍文 陈金炉 272
机帆渔船液压传动系统的特性 陈绍光 王小凡 272
新能源对于渔业的意义 王小凡 272
水库脉冲电赶集渔法的初步研究 许清勇 273
对当前渔船设计建造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王小凡 273
电渔法在深水捕捞中的作用及对资源影响的研究总结报告 叶庆耀 许清勇 274
鱼群探测仪与探鱼技术 洪国裕 林永勤 274
谈谈渔业工业化 陈绍光 275
大围缯机帆船立式绞机结构设计探讨 林学钦 275
机帆船定位仪的研制探讨 姚桂祥 276
专(译)著及其他 277
《福建省渔船图集》 福建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水产局主编 277
《福建省海洋渔具调查报告》 福建省水产局福建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主编 277
《福建海洋经济鱼类》 上海水产学院厦门大学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编著 278
《坛紫菜人工养殖》 福建省水产局主编 278
《淡水养鱼》 福建省水产科学实验站编 278
《鱼类种群变动理论》(书) 黄宗强 洪港船 张寿山 译 279
《福建鱼类志——带鱼亚目》 朱耀光 伍汉霖 280
《海水养殖手册》一泥蚶养殖、蛤仔养殖 何连金 280
单细胞藻类培养 何连金 280
台湾省渔业经济 危炳炎 281
台湾省渔业概况 危炳炎 281
日本侵占时期的台湾省渔业 危炳炎 282
台湾省的牡蛎养殖 危炳炎 282
略谈台湾省养殖渔业的若干特点 危炳炎 283
台湾省近内海水产资源繁殖保护若干措施 危炳炎 284
提高渔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 张镇基 285
国内牡蛎养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 危炳炎 285
头足类渔业述评 龚金科 张镇基 286
浅谈水产科研成果的推广与管理 陈祥才 287
珍稀动物——鲎 余友茂 陈祥才 287
抗日战争前后的福建渔业 杨瑞堂 288
专业研究所科技情报报道工作的探讨 林水金 288
提高科研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林水金 289
福鼎县近内海生产调查报告 郑郭煦 刘德经 黄伶俐 俞忠英 290
宁德县近内海生产调查报告 郑郭煦 刘德经 黄伶俐 俞忠英 290
福建省的牡蛎养殖 危炳炎 291
我省水产科学技术现状及其与国内外的差距 危炳炎 291
题录 292
海淡水增养殖 292
海洋渔业资源 298
海洋捕捞 303
渔业环境 305
水产加工 306
渔业机械仪器 306
专(译)著及其他 307
译文(编译) 309
编辑说明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