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家风范:校长的能力培养 381
第一节 永无止境:校长创新能力的培养 381
一、人人都有创造的能力 381
二、成功校长从事创造性领导活动的能力 386
三、成功校长创造才能的锻炼与培养 390
第二节 见微知著:校长认知能力的培养 396
一、校长的观察力 396
二、校长的注意力 401
三、校长的记忆力 405
四、校长的想像力 409
五、校长的思维能力 413
第三节 务实求真:校长调研能力的培养 418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18
二、成功校长的调查方法 421
三、调查资料的整理 430
四、研究分析的方法 433
五、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 448
第四节 高屋建瓴:校长决策能力的培养 458
一、决策的基本原理 458
二、成功校长决策的条件 463
三、成功校长科学决策的方法 467
四、成功校长应急决策能力 472
五、成功校长现场决策能力 476
第四章 力量之源:校长的知识修养 479
第一节 政策法规知识 479
一、教育政策学——一门亟待发展的新学科 479
二、教育政策问题概述 490
三、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 494
四、政策问题认定的不良状态及改善 497
附录: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5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20
第二节 教育科学知识 526
一、教育学简介 526
二、教育的本质 533
三、教育的目的 539
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542
五、教育制度 548
第三节 教育生态知识 555
一、教育生态学概说 555
二、教育的生态环境 561
三、教育的宏观生态与微观生态 564
第四节 教育管理知识 567
一、管理:伴随人类共同劳动产生而产生 567
二、教育管理的概念 570
三、教育管理与系统科学 573
四、教育管理与行为科学 581
五、教育管理与教育学 582
附录: 586
校长应具备哪些素质 586
锻炼校长素质的基本途径 590
校长必须有四种意识 597
专家型校长的典范——吕型伟 600
第三编 百舸千帆竞风流:校长的治校方略 611
第一章 企业借鉴:学校IC形象策划与广告宣传 611
第一节CI——企业形象再造 611
第二节 形象战略策划原则 613
第三节 走向哈佛——海尔的成功之路 617
第四节 团队精神——杨森的企业发展战略 622
第二章 品牌营造:学校特色定位 625
第一节 特色学校的设计 625
一、学校特色设计的原则 625
二、学校特色目标的设计 634
第二节 特色学校的营建 637
一、目标召唤 637
二、重点突破 641
三、注重科研 643
四、长期坚持 645
第三节 特色学校的宣传与推广 646
一、学校知名度的价值 646
二、学校的自我宣传 648
三、主管部门的推广 649
附录: 651
追求“名牌”效应 651
关于创建学校特色的认识与实践 652
学校特色是如何形成的 658
第三章 品味提升:校园的文化建设 661
第一节 校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661
一、校园文化的地位 661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666
第二节 校园文化的目的与任务 671
一、校园文化的目的 671
二、校园文化的任务 676
第三节 校园文化活动 678
一、校园文化活动的原则 678
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 682
三、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 689
四、校园文化活动的方法 693
第四节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校园精神塑造、校园文化理论 699
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699
二、校园精神的塑造 705
三、校园文化理论 712
第五节 校园文化管理 719
一、校园文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720
二、校园文化管理的基本任务 722
三、校园文化管理的原则 726
四、校园文化管理的方法 729
第六节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732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732
二、中小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内容和形式 737
三、当前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742
附录: 747
加强校园文化管理 747
第四编 校长领导(教学编) 755
第一章 把握未来:校长与教学模式创新指导 755
第一节 迎头赶上:知识经济的挑战 755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转轨 755
二、教育模式如是说 758
三、创新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759
四、综合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759
五、综合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基本策略 760
六、林林总总的教育模式 761
第二节 时代大潮:现代教育创新的趋势 763
一、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 763
二、普遍赞成实行“引导”学生学 764
三、心理学色彩越来越浓 765
四、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 765
第三节 新见迭出:现代教育模式创新 766
一、布鲁纳:结构模式 766
二、布卢姆:掌握模式 767
三、巴班斯基:优化模式 768
四、合作教育学:合作模式 769
五、系统教育学:系统模式 770
第四节 孰重孰轻:教育模式创新与课程体系改革 771
一、思维科学与认知模式创新 772
二、自然科学与行为模式创新 773
三、人文科学与个性模式创新 774
四、社会科学与群体模式创新 776
五、综合科学与交叉模式创新 777
六、课程模式的组合 778
七、活动课程的教育模式创新 780
八、潜在课程的教育模式创新 782
第五节 应对裕如:教育模式创新与教学指导 784
一、问答模式 785
二、授课模式 786
三、自学模式 787
附录: 788
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