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三编 第27册 明末曹洞殿军 永觉元贤禅师研究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庆彰主编;范佳玲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866528972
  • 页数:163 页
图书介绍:

上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1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考察 5

一、关于元贤的专论 5

二、佛教史中关于元贤的专论 6

三、其他论文中关于元贤的论述 8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10

一、研究范围 10

二、研究方法 11

第四节 研究进路与架构 12

第二章 永觉元贤的生平与著作 15

第一节 元贤的生平 15

一、在家时期 16

二、参学时期 18

三、弘化时期 20

第二节 元贤的著作 23

一、撰述类 24

二、编修类 31

三、关于《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37

四、元贤的文章风格 37

第三节 元贤的师友弟子 41

一、无明慧经 41

二、无异元来 45

三、闻谷广印 48

四、为霖道? 51

第四节 小结——元贤生平述评 54

一、关于生平 54

二、关于著作 57

三、关于师承 58

第三章 永觉元贤的宗教志业 61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佛教环境 61

一、明末清初佛教的兴盛 61

二、明末清初佛教发展的潜在危机 66

第二节 元贤的困境与应世的态度 77

一、元贤论时代风气 77

二、元贤复兴事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79

三、元贤应世的基本态度 84

第三节 鼓山的经营 89

一、寺院建筑的兴修 90

二、寺院经济的维持 95

第四节 僧团的整治 105

一、僧戒的提倡 106

二、僧仪的要求与生活的规范 107

三、僧团的教育与僧德的期许 109

第五节 入世的关怀 111

一、社会风气的易善 111

二、宗教慈善的投入 114

第六节 元贤的行事风格述评 115

一、元贤的个人风格 115

二、鼓山的经营特色 117

第四章 永觉元贤的禅法思想 121

第一节 明末禅法的流弊与原因析探 121

一、明末禅法的流弊 121

二、明末禅法流弊的原因析探 125

第二节 元贤的禅修理念 132

一、心性思想的内容 132

二、禅修意义的确立 135

三、参究方法的提出 139

第三节 元贤的禅修方法 143

一、参禅的条件 143

二、禅病的认识 145

三、话头的参法 149

四、开悟的境界 155

第四节 小结——元贤禅法思想的特色 160

下册 165

第五章 永觉元贤的禅学思想 165

第一节 明末禅学发展的背景 165

第二节 曹洞宗旨的探论 167

一、〈参同契〉的注解 167

二、〈宝镜三昧〉的重离四句 174

三、五位思想 182

第三节 其他禅学问题的讨论 191

一、〈三玄考〉 191

二、〈龙潭考〉 197

三、对惠洪觉范的评价 203

第四节 小结——元贤禅学思想的特色 207

第六章 永觉元贤的经教思想 211

第一节 元贤的戒律思想 211

一、明末律学的衰颓与复兴 211

二、元贤对明末戒律环境的观察 214

三、元贤戒律思想的要点 216

四、小结——元贤戒律思想的特色 233

第二节 元贤的净土思想 236

一、明末净土的流行 236

二、净土的修证方法 238

三、禅净关系的处理 242

四、小结——元贤净土思想的特色 248

第三节 元贤的经典注疏 250

一、明末注经风气的兴盛 250

二、元贤的释经及其特色 253

第四节 元贤的「宗」「教」关系论 260

一、元贤论「宗」「教」关系 260

二、注经说教的必要 264

三、禅的彻底坚持 267

第七章 永觉元贤的三教思想 271

第一节 明末儒释的互动 271

一、佛学与心学的交流 271

二、佛学对心学的反省 277

第二节 元贤对儒学理论的批驳 281

一、论心性良知 281

二、论太极与气 291

三、论格物工夫 297

第三节 元贤对老庄思想的异议 299

一、论虚无气化 299

二、论齐物逍遥 303

第四节 元贤论三教异同 308

第五节 小结——元贤三教思想的特色 314

第八章 结论 315

第一节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315

第二节 元贤研究之于明末佛教与现代佛教 320

附录 325

附录一 永觉元贤禅师法像 325

附录二 真寂广印〈永觉赞〉 327

附录三 永觉元贤禅师年表 329

附录四 明末主要禅僧世系表 337

主要参考书目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