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令人沉思的大吃一惊 14
——新旧战争形态及其嬗变 14
“空中战略大师”的失误 19
思想性甚高的新战争尚待解读 24
突然发力的战争角斗士与长跑者 33
第二章 历史地走到了一起 38
——社会形态、战争形态与传播形态 38
耄耋老者与青春少年 41
恍如隔世分娩的双胞胎 46
值得一提的“人类第一发明” 53
姗姗来迟的“第三者” 58
复杂的暖昧的朦胧的关系 63
第三章 先密后疏的历史年轮 68
——传播形态及传播媒介 68
五世同堂的传播家族 74
令人目不暇接的如云“美女” 91
从“业余”到“专业”的漫长过渡 99
攀登人类传播的“珠穆朗玛峰” 104
第四章 百宝箱之里之外 110
——中国古代战争舆论战略思想的精华与缺陷 110
远望近看苍翠的舆论战略理论之树 117
如激流漂石、如箭在扩弩、如千仞转石的“势” 123
军事之弩与舆论之弦 128
关于长城战略思想的历史反思 135
跟谁作战与对谁弹琴 146
第五章 核蘑菇云铸就的分水岭 157
——新旧战争形态的质变转换 157
研制者心灵蓝天上的核蘑菇云 162
打击广岛、长崎与打击全世界 169
在核军备竞赛的迅疾跑道上 174
可毁灭人类文明的“核眨眼”背后 179
赫鲁晓夫“被动真理”的启示 184
第六章 核蘑菇云下的新战场 189
——核时代的积极威慑舆论战略 189
核威慑下的“利剑快笔”与“钝剑慢笔” 192
先入为主与后入为寇 199
毛泽东何以向“纸老虎”主动进攻? 202
令人麻木和发人深省的泄密现象背后 211
第七章 繁茂的绿洲与萧疏的荒漠 227
——新战争疆域与新舆论战场 227
百年突然膨化的作战思想和輿论领域 230
信息技术衍生的无形新战争疆域 235
新舆论战场上令人窒息的战争硝烟 249
“舆论布雷”与“舆论清障” 260
“现代舆论交响乐”与专家群体指挥 268
第八章 战争硝烟与新闻风浪 275
——新作战原则下的隐战争舆论战略 275
水到渠成的新作战原则——“控制敌人,发展自己” 279
台湾海峡“虚拟新闻”浪潮的背后 284
“人体盾牌”——美国眼中的舆论战略杰作 289
透视新世纪唯恐天下不乱的“世界大战” 295
“新闻浪潮”能否熄灭“战争硝烟”? 302
“功夫在诗外”的隐战争舆论战略 305
由中国球星走红NBA想到的 312
第九章 无法回避的选择 323
——传播媒体的世界公信度 323
国际公共新闻价值:世界公信度的“产床” 326
世界公信度的六大要素和根本立足点 335
“新闻银行”的“零存整取”与“战争暴利” 343
你愿做最广泛舆论受众的“心灵情人”吗? 353
第十章 从“纵虎遗患”到“画地为阵” 362
——透视西方国家战时“新闻管制” 362
“新闻自由”的三张血口 374
一字之差的“画地为牢”与“画地为阵” 385
一手挥“大棒”与一手送“炮弹”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