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1
(一)风 1
关雎 1
卷耳 2
桃夭 3
芣苢 4
采蘩 5
草虫 6
甘棠 7
摽有梅 8
野有死麕 9
柏舟 10
日月 11
击鼓 13
式微 14
泉水 15
静女 16
柏舟 17
相鼠 18
考磐 19
氓 20
河广 22
木瓜 22
黍离 23
采葛 24
将仲子 25
野有蔓草 26
东方未明 27
硕鼠 28
伐檀 29
蒹葭 31
权舆 32
月出 32
七月 33
破斧 36
(二)雅 37
采薇 37
谷风 39
何草不黄 40
灵台 41
(三)颂 42
天作 42
《尚书》 44
(一)虞书·尧典 44
尧帝德行 44
划分四时制定历法 45
尧帝挑选接班人 47
(二)虞书·舜典 50
舜帝受禅即帝位 50
舜帝治国有道 52
舜帝命夔为乐官 53
(三)虞书·皋陶谟 54
皋陶大禹论从证者 54
尊卑等级由上天命定 57
(四)虞书·益稷 59
禹向舜帝汇报工作 59
(五)夏书·甘誓 60
夏启的站前动员令 60
(六)商书·汤誓 62
汤起兵灭夏 62
(七)商书·盘庚 63
盘庚迁都 63
盘庚稳定民心的训诫 67
(七)商书·西伯勘黎·微子 69
纣王不听忠言 69
(九)周书·牧誓 72
武王牧野伐纣誓词 72
(十)周书·洪范 75
武王向箕子讨教治国安邦之策 75
(十一)周书·康诰 77
以德政服人心 77
谨慎严明地施用刑罚 78
(十二)周书·酒诰 80
周公发布的戒酒令 80
《礼记》 83
(一)曲礼 83
敖不可长 83
(二)礼记·檀弓 84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 84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86
曾子寝疾 87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88
子柳之母死 90
成子高寝疾 91
晋献公之丧 92
吴侵陈 93
知悼子卒 95
陈子车死于卫 96
卫献公出奔 97
战于郎 98
孔子过泰山侧 99
鲁人有周丰也者 100
齐大饥 101
晋献文之成室 103
季孙之母死 104
阳门之介夫死 105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 106
(三)礼记·礼运 107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107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 109
(四)礼记·学记 110
发虑宪 110
玉不琢不成器 111
虽有嘉肴 112
古之教者 113
大学始教 114
今之教者 116
大学之法 117
学者有四失 118
善歌者 119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 119
凡学之道 120
善学者 121
良冶之子 122
古之学者 123
(五)礼记·乐记 124
凡音之起 124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125
礼以道其志 126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126
乐者,通伦理者也 127
乐由中出 129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 130
乐者,天地之和也 131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 132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133
夫乐者乐也 134
《易经》 138
(一)上经 138
乾卦一 138
坤卦二 139
屯卦三 141
蒙卦四 142
需卦五 143
讼卦六 144
师卦七 145
比卦八 146
小畜卦九 148
履卦十 149
泰卦十一 150
否卦十二 151
同人卦十三 152
大有卦十四 153
谦卦十五 154
豫卦十六 155
随卦十七 156
蛊卦十八 157
临卦十九 158
观卦二十 159
噬嗑卦二十一 161
贲卦二十二 162
剥卦二十三 163
复卦二十四 164
无妄卦二十五 165
大畜卦二十六 166
颐卦二十七 167
大过卦二十八 168
坎卦二十九 169
离卦三十 170
(二)下经 171
咸卦三十一 171
恒卦三十二 172
遯卦三十三 173
大壮卦三十四 174
晋卦三十五 175
明夷卦三十六 176
家人卦三十七 177
睽卦三十八 178
蹇卦三十九 179
解卦四十 180
损卦四十一 181
益卦四十二 182
夬卦四十三 183
姤卦四十四 185
萃卦四十五 186
升卦四十六 187
困卦四十七 188
井卦四十八 189
革卦四十九 190
鼎卦五十 191
震卦五十一 112
艮卦五十二 193
渐卦五十三 194
归妹卦五十四 195
丰卦五十五 196
旅卦五十六 197
巽卦五十七 198
兑卦五十八 199
涣卦五十九 200
节卦六十 201
中孚卦六十一 202
小过卦六十二 203
既济卦六十三 204
未济卦六十四 206
(三)系辞 207
万物自天地始分 207
君子应当依易而行 208
《周易》是对阴阳之道的演绎 209
圣人有以见 210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13
《春秋左传》(一)隐公、庄公 215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215
石蜡大义灭亲(隐公三年、四年) 218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221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223
(二)僖公 225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 225
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 229
晋公子重耳出亡(僖公二十三年) 232
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 237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 238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243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246
(三)宣公、成公 248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248
宋及楚平(宣公十四年、十五年) 252
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 255
知罃不报楚王(成公三年) 257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259
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 263
(四)襄公 266
祁奚举贤(襄公三年) 266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 268
蔡声子帮伍参返国(襄公二十六年) 270
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 275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 278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 281
(五)眧公 283
子产论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 283
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昭公三年) 285
伍子胥奔吴(昭公十九年、二十年) 288
晏婴论和与同(昭公二十年) 291
?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293
(六)定公、哀公 295
申包胥如秦乞师(定公四年) 295
齐鲁夹谷之会(定公十年) 297
伍员谏许越平(哀公元年) 299
楚国白公之乱(哀公十六年)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