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运动 1
2.动路 1
3.动向 1
4.速 1
5.变位 2
6.速率 2
7.速率之单位 3
8.用直线代表速率 3
9.速率之合并与分解 3
10.速率之平行四边形律 4
11.速率之三角形律 5
12.速率之多边形律 6
13.一速率分解为互相垂直二方向之二速率 7
14.加速率 7
15.等加速率运动公式 8
16.角变位 10
17.角速率 10
18.角速率之单位 11
19.一回转运动物体之角速率与其速率之关系 12
20.同一回转物体上各点之速率 13
21.质量与重量 13
22.牛敦氏运动第一定律 14
23.运动量 14
24.牛敦氏运动第二定律 14
25.牛敦氏运动第三定律 15
26.力之绝对单位 15
27.力之重力单位 16
28.重力单位与绝对单位之关系 16
29.用直线代表力 17
30.力之平行四边形律 17
31.力之三角形律 18
32.力之多边形律 19
33.用画法求多力结果力之法 20
34.用算法求多力结果力之法 21
35.向心加速率 22
36.向心力与离心力 24
37.工作 24
38.工作之单位 24
39.工率 25
40.工率之单位 25
41.能力 26
42.能力之单位 26
43.动能力 26
44.位能力 27
习题 28
第二章 简单机械 30
45.机械 30
46.原动部与从动部 30
47.机架 30
48.作力与抵力 30
49.力比 31
50.速比 31
51.工作之定理 31
52.机械效率 32
53.杠杆 33
54.滑车 34
55.差动滑车 43
56.轮轴 44
57.螺旋起重机 47
58.螺旋杆与螺旋轮 48
59. Morrie氏起重机 50
60.绞盘 52
习题 55
第三章 螺旋 60
61.斜面 60
62.螺旋线 61
63.螺旋线之形状 62
64.单线与复线 63
65.螺旋之导程与螺节 65
66.每吋之线数 65
67.右螺旋线与左螺旋线 66
68.螺旋或螺旋母之速率对于回转柄上一点之速率之关系 67
69.复式螺旋或差动螺旋 68
习题 69
第四章 皮带与皮带轮 72
70.皮带之应用 72
71.皮带轮回转之方向 72
72.皮带轮回转之速率与其直径之关系 73
73.皮带之厚度与滑动对于皮带轮回转速率之关系 76
74.上皮带与退皮带 77
75.两个交义轴之皮带 78
76.不平行不交义之两轴之皮带 79
77.惰轮或侧轮 79
78.皮带轮轮缘之形状 80
79.塔轮或阶级轮 82
80.变速圆锥 82
81.定轮与游轮 83
82.皮带上之牵力 84
83.皮带所传达之马力 85
84.钢带 88
85.皮带之应力 88
习题 89
第五章 绳轮 91
86.绳轮上所用之绳 91
87.绳在绳轮上缠绕之方法 91
88.美国制与英国制利弊之比较 92
89.绳轮周缘之形状 93
90.钢丝绳之应用 94
91.钢丝绳之制法 94
第六章 链轮 96
92.链轮之应用与其特点 96
93.链之分类 97
94.起重链 97
95.运搬链 98
96.传达动力链 99
97.块状链 99
98.转子链 100
99.无声链 100
第七章 摩擦轮 104
100.摩擦轮与其特点 104
101.摩擦轮需要之压力 105
102.摩擦轮所传达之马力 106
103.两圆柱形摩擦轮,外面接触 106
104.两圆柱形摩擦轮,内面接触 108
105.两截锥形摩擦轮,外面接触 108
106.两截锥形摩擦轮内面接触 109
107.平盘与转子 109
108.凹槽摩擦轮 110
习题 111
第八章 齿轮 112
109.齿轮之应用 112
110.齿轮各部之名称 113
111.周节 114
112.径节与节数 114
113.周节与节数之关系 115
114.周节与模数之关系 115
115.一对齿轮之速比 116
116.作用角与作用弧 117
117.接触线 118
118.倾斜角或压力角 119
119.直接传动角速率之比 119
120.齿轮之基本定律 120
121.轮齿曲线 123
122.圆之渐开线 123
123.渐开线之画法 123
124.摆线,内摆线与外摆线 124
125.摆线之画法 125
126.内外摆线之画法 126
127.渐开线齿合于齿轮基本定律之证明 127
128.摆线齿合于齿轮基本定律之证明 128
129.互换渐开线齿轮 129
130.互换摆线齿轮 130
131.阶级轮 130
132.扭转齿轮 132
133.人字齿轮或鯡骨轮 133
134.针轮 133
135.斜齿轮理论上之研究 135
136.斜齿轮之速比 136
137.螺旋杆与螺旋轮 137
138.螺旋杆与螺旋轮之速比 138
习题 138
第九章 轮系 140
139.轮系之定义 140
140.轮系之值或轮系之速比 141
141.单式轮系之值 141
142.单式轮系用中轮之益 143
143.复式轮系之值 145
144.用复式轮系之益 146
145.镟床上之轮系 147
146.原动轮与从动轮在同心轴上 149
147.时钟上之轮系 150
148.汽车上之轮系 151
习题 153
第十章 凸轮 155
149.凸轮之定义及其应用 155
150.凸轮各部之名称 156
151.凸轮周缘之形状对于侧面压力与传动速率之关系 156
152.凸轮周缘之制定法 157
153.确定运动凸轮 163
154.圆柱形凸轮 163
155.压穿机上之凸轮 164
156.煤气机与油机上之凸轮 165
习题 166
第十一章 调速器 169
157.调速器之功用 169
158.调速器约束发动机所发作力之方法 169
159.调速器所利用之力 170
160.回转摆 171
161.瓦特调速器 172
162.荷重调速器 173
163. Porter调速器 174
164.调速器上部两杆连于中轴之方法 176
165.弹簧约束式调速器 177
166.自动调速器或轴装调速器 178
167.离心力轴装调速器 180
168.惰力轴装调速器 180
习题 182
第十二章 均衡法 183
169.均衡之必要 183
170.重量相当量 183
171.用一回转物体使与别一回转物体均衡 184
172.用一回转物体使与在一平面内之多数回转物体均衡 184
173.不均衡之车轮对于路上之压力 185
174.用两个回转物体使与一回转物体均衡 185
175.用一回转物体不能使在别一平面内之一回转物体完全均衡 186
176.离心力可由一平面移于别一平面 187
177.多数回转物体不在一平面内之均衡法 188
178.应加物体之重量或位置之求法 190
179.直线运动各部之均衡法 192
180.发动机完全均衡必要之条件 193
181.用圆周运动物体使直线运动物体所生之震荡力变换方向 193
182.连杆重量之分配法 195
183.均衡实例 196
习题 197
第十三章 直线运动,平行运动与间歇运动 199
184.直线运动机构 199
185. Peaucellier′s直线运动机构 199
186. Scott-Russell′s直线运动机构 200
187. Watt’s直线运动机构 202
188. Robert′s近似直线运动机构 202
189.由平行四边形所得之平行运动 202
190.通用画图机 204
191. Watt’s直线运动机构与一平行四边形机构之合并 205
192. Thompson工作指示器上之直线运动 206
193. Richard′s工作指示器上之直线运动机构 207
194.闸轮 208
195.多闸轮 209
196. Weston闸轮 210
197.双动闸轮 211
198.可逆闸 211
199.确定运动接合器 212
200.摩擦力接合器 213
习题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