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本书说明 1
凡例 1
绪论 1
第一编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创造时期第一章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 17
第一节历史背景 17
第二节地理分布 24
第三节交互影响 37
第四节时代先后 40
第二章孔子 45
第一节孔子之身世及时代 45
第二节从周与正名 52
第三节仁 56
第四节德礼政刑 60
第五节君子 64
第六节大同小康与三世 69
第一节孟荀之身世及时代 78
第三章孟子与荀子 78
第二节民为贵 81
第三节定于一 90
第四节一治一乱 95
第五节礼 98
第六节治法与治人 104
第七节天人之分 110
第一节墨子之身世及时代 115
第四章墨子 115
第二节兼爱交利 122
第三节尚同 127
第四节天志明鬼 132
第五节尚贤 136
第六节节用 140
第七节非攻 145
第五章老子与庄子 150
第一节老庄之身世及时代 150
第二节反者道之动 156
第三节无为而无不为 160
第四节齐物外生 166
第五节在宥 169
第六章管子 177
第一节管子之身世及时代 177
第二节尊君与顺民 179
第三节以法治国 185
第四节经俗 194
第五节经产 198
第六节经臣 202
第七章商子与韩子 206
第一节商韩之身世及时代 206
第二节势 213
第三节农战 220
第四节法 222
第五节术 229
第二编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袭时期第八章秦汉之墨与法 241
第一节墨学之消沉 241
第二节李斯 245
第三节法家思想之余波 252
第四节法儒之争胜与合流 256
第九章贾谊至仲长统 264
第一节儒学之复兴 264
第二节贾谊 266
第三节董仲舒 272
第四节董子以后之天人论 283
第五节桓谭至仲长统 295
第一节道家与杂家 305
第十章《吕氏春秋》至王充《论衡》 305
第二节汉代之黄老 306
第三节《吕氏春秋》 309
第四节《淮南鸿烈》 316
第五节 王充《论衡》 323
第十一章王弼至葛洪 335
第一节魏晋老庄思想之背景及渊源 335
第二节无为 338
第三节无君 345
第四节《列子》 350
第五节葛洪 358
第六节佛教所引起之争论 365
第十二章韩愈柳宗元林慎思 372
第一节唐代儒学之复盛 372
第二节韩愈 376
第三节柳宗元 379
第四节林慎思 385
第十三章唐朝五代道家之政论 389
第一节唐代道教之尊崇 389
第二节元结 390
第三节《无能子) 394
第四节罗隐 401
第五节谭峭 404
第十四章两宋之功利思想 413
第一节宋代思想之大势 413
第二节李觏 417
第三节王安石 423
第四节陈亮 431
第五节叶适 436
第十五章元祐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 443
第一节司马光 443
第二节苏洵苏轼及苏辙 446
第三节邵雍 458
第四节二程与朱陆 464
第五节《忠经》 474
第一节刘基 481
第三编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上)第十六章 明代专制思想之反动与余波 481
第二节方孝孺 488
第三节张居正 503
第四节吕坤 510
第十七章王守仁与李贽 517
第一节王守仁 517
第二节李贽 526
第三节西学之初来与失败 541
第一节专制之覆辙 546
第十八章明末清初之反专制思想 546
第二节黄宗羲 548
第三节唐甄 561
第四节顾炎武 566
第十九章王夫之 578
第一节制度论 578
第二节民族思想 588
第三节吕留良与曾静 594
第一节政治思想之消沉 603
第二十章太平天国 603
第二节太平天国政治思想之背景 612
第三节太平天国之政治理想 617
第四编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下)第二十一章戊戌维新 629
第一节戊戌维新之历史背景 629
第二节康有为之政治哲学 635
第三节大同之理想 642
第四节康有为之维新论 653
第五节谭嗣同 668
第一节身世与学术 677
第二十二章梁启超 677
第二节世界大同与民族国家 683
第三节民权与君宪 690
第四节民治理论 703
第五节进步思想 716
第二十三章戊戌前后之维新思想 725
第一节冯桂芬 725
第二节张之洞 731
第三节何启与胡礼垣 742
第四节严复 753
第二十四章辛亥革命 776
第一节革命运动之勃兴 776
第二节邹容《革命军》 778
第三节 同盟会时代之革命思想 782
第四节章炳麟 787
第五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成熟时期第二十五章孙中山(本编缺文)附录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辑要凡例 821
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绪论 823
引用书目 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