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篇 形势篇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2
(一)统包统分阶段 2
(二)由供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 3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4
二、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7
三、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0
四、加入WTO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2
(一)加入WTO对大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 32
(二)加入WTO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4
五、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37
六、2007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38
七、未来五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预测 40
第二篇 问题篇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46
(一)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46
(二)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47
二、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48
三、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50
四、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51
五、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52
六、用人单位设置经验、性别障碍 53
七、缺乏“忠”“信”“敬” 55
八、信息不畅,缺乏指导 56
第三篇 指导篇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及框架体系 62
(一)择业指导 62
(二)就业指导 64
(三)创业指导 65
(四)从业指导 66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68
三、用职业生涯理论指导大学生构建就业导航系统 70
(一)职业生涯理论 70
(二)以职业生涯理论为指导的大学生就业导航系统 75
第四篇 技能篇一、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原则 81
(一)以大局为重,服从国家需要 81
(二)客观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 82
(三)主动求职,把握主次 83
二、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84
(一)树立劳动即就业的观念 84
(二)树立风险观念 85
(三)树立机遇观念 85
(四)树立创业观念 86
(五)树立追求与保护自身利益的观念 86
三、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89
(一)确定志向 89
(二)自我评估要做到以下几个匹配 90
(三)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95
四、把好脉:了解用人单位 107
(一)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109
(二)摸清用人单位的“性格” 111
(三)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112
(四)针对不同个性的单位采取不同的应聘策略 133
五、认清就业形势,调适好就业心态 141
六、练好功:培养底气 143
(一)参与人才素质测评,看你属于哪种素质的人才 143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职业能力 147
(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实践能力 151
七、巧于包装,注重礼仪 154
(一)掌握必要的涉外礼仪知识 154
(二)精心设计自身形象 156
八、展现个性,扬长避短 162
(一)认识你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 162
(二)做好自己的职业分析师 172
(三)理性直面竞争群体 176
(四)扬长避短,寻求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职业 177
九、求职的AIMA法则 178
(一)引起注意 179
(二)产生兴趣 179
(三)留下记忆 179
(四)促成行动 180
第五篇 技巧篇一、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182
(一)在接待登记与面谈过程中实现心态调整 182
(二)在心理测试与个案指导中实现观念转变 183
二、做好面试前的准备 184
(一)心理备战——“假想” 184
(二)仪表备战——“适当” 184
(三)材料备战——“完备” 185
(四)背景备战——“详尽” 186
三、测试自己在面试中的成绩 188
(一)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188
(二)考查应聘动机 188
(三)你了解应聘单位吗 189
(四)你有什么特长 189
(五)称职的教师有何标准 190
(六)如何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190
(七)你有工作计划吗 191
(八)有何担心和顾虑 192
四、如何把握好一分钟自我介绍 192
五、如何回答面试中的难题 194
六、如何应付多名主考人面试 200
七、如何完美应对面试 201
(一)面试问题的巧妙回答 201
(二)情景面试中扮演好你的角色 203
(三)面试时展示你的职业风采 206
八、面试时容易犯哪些“高级”错误 208
九、求职信的书写技巧 211
(一)什么是求职信 211
(二)求职信的书写格式 212
(三)书写求职信的注意事项 214
十、缺乏工作经验,应届生如何写简历 217
十一、大学生如何通过网络推销自己 219
十二、毕业生如何跨专业就业 224
十三、如何获得合“情”合“理”的薪水 226
十四、谋职成功需“出奇制胜” 229
十五、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或劳动合同时该注意什么 232
参考书目 242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