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宗医论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松生,刘政,孙梅生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7731637
  • 页数:435 页
图书介绍:孙氏医学,肇自清末,祖传五世。至三世孙鲁川、四世孙朝宗,始医名鹊起,从游者众。孙朝宗,为孙氏从事医学第四代,自幼拜当地针灸名家苏兆仪为师,尽得其传。尔后克绍祖业,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科毕业后,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本书是孙朝宗四十余年临证的经验总结。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论治篇 1

“脏腑通治”的临床意义 1

谈“生化汤”的演化及其发挥 17

正胆汤的临床应用 25

枣仁甘草汤治疗夜半子时发病的研究 34

灵活运用八法治疗心脏病的经验 39

温脾通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的经验 53

三圣温海汤治疗产后发热、血晕、恶露、崩冲的临床经验 61

应用安妊饮治疗恶阻、子肿、胎动不安的经验 67

对老年人便秘的治疗经验 73

谈熏蒸洗浴方法的临床应用 80

应用清热解毒透表法治疗荨麻疹的经验 84

当归生姜羊肉汤治验四则 89

运用选奇汤治疗眉棱骨痛的经验 93

应用“实脾软肝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 98

附:生姜鲫鱼炖汤法 100

运用八法治疗中风闭证的经验 105

甘草宜生用不宜炙炒 113

谈《伤寒论》的针灸方法 115

生姜、大枣及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概述 120

谈治疗淋浊病的临床经验 125

应用枳术汤治疗胃脘痞满硬痛的经验 131

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的治疗与探讨 137

鸡血藤汤的临床应用 142

运用《石室秘录》“通治法”治疗痢疾的经验 149

再谈灵枢饮方 157

补阳还五汤治疗瘫痪、痿证的经验 163

医案篇 175

中风 175

胁痛 177

心悸 179

头痛 181

水肿 184

痢疾 188

咳嗽 191

夜半子时发病 195

哮喘 199

郁证 203

泄泻 205

风湿性心脏病 209

结石 212

月经病 216

癥结 219

妊娠病 221

带下病 225

产后证 226

乳汁不行 230

痹证 232

臌胀 239

胃脘痛 242

眩晕 248

石淋 253

不寐 257

肺痈 259

老年大便燥结 261

便血 262

痞满 264

伤食 266

冷积 268

呕吐 269

呃逆 271

反胃 273

噎膈 275

癫证 277

痫证 278

脏躁 280

腹痛 282

荨麻疹 284

医话篇 286

包识生论桂枝汤后14法 286

调胃承气汤所谓“少少温服”之意 288

谈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的“少少含咽”之意 288

小麦汁、大麦粥、糜粥之别 289

食复后怎样治疗与护理 290

劳复病的救治与护理 291

经方渍药绞汁法与煎剂兑服之妙 292

经方“先其时”与“未发前”的服法之义 293

服药后“心烦”“如冒状”的治疗与调护 294

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去芍加附子汤之同异 295

话说经方中的酒煎中药方法 296

简说经方“水酒合煮方法” 297

再论苦酒及苦酒与水同煮方法 298

再述经方“去滓再煎”方法的意义 299

论仲景奇治法——下瘀血汤 300

再论白酒、清酒、苦酒、白饮、白粉、白蜜、烊胶、纳饴的临床应用 301

再论甘澜水、潦水、井华水、泉水、浆水、地浆水的功能与应用 304

再论先煮与后下方法的意义 308

《难经正义》论二十八难冲脉说 310

对百合洗方的看法 311

经方熏剂对后世的影响 312

经方“帛裹入煮法” 313

煎煮中药述要 313

浅述“司岁备物、气味专精” 315

草药类与石药类用之当有别论 316

论生姜配附子与干姜配附子的功用之同异 317

胡黄连略别于黄连 318

酸枣仁乃肝胆家之要药 319

方药同、量不同、治也不同 320

经方桂枝所谓“去皮”乃属衍误 322

论炙甘草乃属烘烤干的生甘草 324

经方论药物的“?咀” 325

章太炎论少阴病属心不属肾 326

泽兰妊子汤 327

三圣温海汤 329

安妊饮方 330

《止园医话》论劳热说 332

鲫鱼可治妊娠水肿 333

陈士铎“论痢下通治法” 334

运用“痢下通治法”救治——危重痢疾 335

《六一子医学丛书》论二维为病遵长沙法 336

《医理真传》论“真龙约言” 337

郑钦安述“君相二火解” 338

《医理真传》论乾坤两卦解 339

《治验回忆录》医案二则 341

三家辩三焦说 342

张志聪论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 344

张志聪论“姜附辩” 345

经方论微火煮药与久煮方法 345

孙鲁川应用小方治验六则 348

节录(古)手抄本的伤寒论治 352

张景岳论治脾胃病(节录) 362

硫黄治疗寒湿痹痛及胃寒呕逆等 363

醋拌黄柏末外敷治疗肿痛或痛风 365

《友渔斋医话》论“三折肱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辩” 366

《友渔斋医话》论“七情皆听命于心” 367

《友渔斋医话》论“再论七情总由心发” 368

孙一奎论“癫狂痫辩” 368

对“饮上池水”的研究 369

《医学心悟》论“治阴虚无上妙方” 371

《医彻》附载金镜录辨舌黑治法 372

《鲁府禁方》于烫火篇之说不妥 372

古人医案式 373

论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374

四个难处 375

六个不治 376

武则天顶礼赐秦鸣鹤 377

《串雅外编》起黄,实属荒诞 378

《医彻》“医箴”择言 379

选录《临证指南》奇经治验 380

扁鹊答魏文侯问 386

详问为要 386

历代名医对张仲景的评赞 387

名医也有治不了的病 38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88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89

辨证录言“不寐”一则 390

辨证录言“健忘”一则 391

辨证录言“胁痛”一则 392

辨证录言“怔忡”一则 393

高式国论命门、气街 394

气街(气冲) 395

金元四大医学家提要 395

清温病派四大医学家 396

对名医尊称的名号 397

虎守杏林别论 400

药鉴篇 404

桂枝 404

麻黄 404

防风 404

紫苏 405

淡豆豉 405

羌活、独活 405

桑叶、桑枝、桑葚、桑白皮 406

菊花 406

薄荷叶、薄荷梗 407

葛根 407

石膏 407

知母 408

白茅根、苇茎 408

牡丹皮、白薇、地骨皮、银柴胡 408

茵陈、青蒿 409

黄芩、黄连、黄柏 409

胡黄连、黄连 410

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 410

马勃、山豆根、射干 411

马齿苋、败酱草 411

大青叶、青黛、板蓝根 412

附子、肉桂、干姜 412

生姜、干姜、炮姜、生姜皮、生姜汁 413

吴茱萸、小茴香 414

瓜蒌 414

贝母 415

白前、前胡 415

杏仁、枇杷叶 415

陈皮、青皮 416

枳实、枳壳 417

香附、木香、乌药 417

川楝子、荔枝核 418

丹参 418

桃仁、红花 418

三棱、莪术 419

怀牛膝、川牛膝、土牛膝 419

鸡血藤 420

乳香、没药 420

泽兰叶、益母草 421

藿香、苍术、厚朴 421

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炒莱菔子 422

茯苓、猪苓、薏米 422

泽泻、车前子、木通 423

滑石、萹蓄、瞿麦、金钱草 423

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肉 424

朱砂、磁石 425

龙骨、牡蛎、珍珠母 425

天麻、钩藤 426

僵蚕、全蝎、蜈蚣 426

地龙 427

大黄、芒硝 427

火麻仁、郁李仁 427

山萸肉、桑螵蛸 428

五味子、乌梅肉、诃子肉 428

赤石脂、禹余粮、肉豆蔻、秦皮 429

人参、黄芪 430

山药、白术、苍术、扁豆 430

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 431

杜仲、狗脊、川续断 432

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 432

何首乌、当归、阿胶 433

天冬、麦冬 434

龟板、鳖甲 434

玳瑁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