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用的概念 1
第一节 信用及其基本定义 1
一、信用的基本定义 1
二、信用的相关概念 4
三、信用的经济学解释 5
四、信用经济学说 7
第二节 信用的种类 12
一、信用的分类 12
二、公共信用 13
三、企业信用 15
四、消费者信用 16
五、其他信用形式 17
第三节 消费者信用的功能 18
一、为个人创业提供机会 18
二、提前享受物质生活的便利 19
三、应付突发事件 20
四、减少刑事犯罪 20
五、家庭理财功能 22
六、使用消费者信用的缺点 24
第四节 消费者信用的发展 25
一、消费者信用的起源 25
二、现代消费者信用管理制度 27
三、我国消费者信用的发展 29
四、消费信贷发展初期的常见问题 31
第二章 信用消费 33
第一节 买方市场的特征 33
一、计划经济下的卖方市场 33
二、我国市场态势的转变 35
三、买方市场的基本特征 36
四、信用消费的市场发展空间 39
第二节 居民消费形态的转变 41
一、中国传统的消费方式 41
二、中国的消费文化及特色 43
三、不同消费阶层的消费特点 45
四、形成信用消费的条件 48
第三节 常见的信用消费 49
一、流行的信用消费方式 49
二、传统的零售信用 50
三、信用卡消费 51
四、消费信贷 52
五、信用工具及其功能 57
第四节 支持信贷消费的国家政策 57
一、发展消费者信用的原因 57
二、中央银行的政策 58
三、保险公司的支持 60
四、商业银行的积极配合措施 62
第三章 市场的信用环境 70
第一节 新的市场规则 70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70
二、发展信用经济的市场环境 72
三、信用交易为主市场的特点 74
第二节 征信服务 75
一、征信的概念 75
二、征信服务及其特点 78
三、征信服务的作用 80
四、信用管理行业 82
第三节 失信惩罚机制 84
一、失信对市场的破坏作用 84
二、对失信行为惩罚的原则 86
三、对失信行为惩罚的方法 89
四、失信惩罚的主要执行机构 91
第四节 社会信用体系 93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 93
二、征信数据的商业化 95
三、促进信用管理行业的全面发展 99
四、信用管理人力资源的培养 100
第四章 零售信用 103
第一节 零售赊欠式信用 103
一、零售赊欠账户 103
二、零售赊欠信用的特点 105
三、零售赊欠信用的应用 106
四、零售赊欠信用的缺点 109
第二节 零售分期付款信用 110
一、零售分期付款信用方式 110
二、零售分期付款方式的应用范围 112
三、零售分期付款方式的特点 114
四、零售分期付款方式的操作 115
第三节 零售循环信用 117
一、零售循环信用方式 117
二、零售循环信用的特点 118
三、余额利息计算方法 119
四、对零售循环信用的规范 120
五、使用零售循环信用的利弊 121
第四节 服务使用 123
一、什么是服务信用 123
二、服务信用的特点 124
三、服务信用的管理 125
第五章 现金信用 127
第一节 商业银行提供的现金信用 127
一、现金信用的特征 127
二、分期付款式贷款 130
三、开放式循环信贷 133
四、国际著名信用卡公司 137
五、我国的持卡消费情况 144
六、中国的“金卡工程” 147
第二节 美国式房地产信用 148
一、个人住房贷款 148
二、购房资金的主渠道 150
三、住房贷款的担保机构 151
四、房地产二级融资市场 153
五、抵押贷款协议中常见的条款 155
第三节 其他提供现金信用的机构 159
一、储蓄贷款协会 159
二、信用互助会 160
三、消费者融资公司 162
第六章 个人信用的建立和维护 164
第一节 建立个人信用的原理 164
一、个人户头的作用 164
二、使用银行的信用工具 168
三、履约及时付费 170
四、注意个人的公共记录 172
五、评价个人信用的原则 174
第二节 建立个人信用记录的方法 177
一、使用信用管理公司的服务 177
二、认真填写个人信用申请表格 180
三、帮助子女建立个人信用 181
四、充分利用信用推荐 182
第三节 维护个人信用 183
一、定期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 183
二、及时消除不实的不良记录 185
三、对不良信用记录的注释 186
四、使用信用修复公司的服务 188
第四节 正确的信用消费行为 190
一、家庭的消费需求 190
二、家庭的支付能力 192
三、担保和被担保 196
四、选择合适的消费信贷品种 197
五、避免过度消费 199
第七章 消费者信用调查 201
第一节 信用局的个人信用记录 201
一、个人信用记录的内容 201
二、个人信用记录的使用规定 205
三、信息记录的原则 207
四、信用局的数据记录方式 209
第二节 个人征信数据的来源 211
一、征信数据的主要来源 211
二、个人身份的识别 215
三、信贷和公用事业付费记录 216
四、公共记录 218
五、就业信息 219
六、消费行为 221
第三节 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 222
一、消费者信用调查服务 222
二、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 223
三、消费者信用调查业的发展 226
四、美国的三大个人信用局 227
五、欧洲国家采用的个人信用登记服务 233
第四节 信用局常用的征信方式 235
一、同业征信方式 235
二、联合征信方式 237
三、金融联合征信 239
四、中国第一家信用局——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241
第五节 消费者信用调查报告 246
一、普通版调查报告 246
二、其他种类的调查报告 248
三、调查报告的检索和阅读 250
四、调查报告的服务方式 251
五、对消费者信用调查的管制 254
第八章 消费者信用管理技术 256
第一节 消费者信用管理的功能 256
一、消费者信用管理的类型 257
二、信用管理部门的基本功能 259
三、信用政策 262
四、信用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设计 265
五、消费者信用申请的管理 269
六、客户授信 272
七、账户控制 274
八、商账处理 275
九、电话催账 280
第二节 消费者信用服务程序 283
一、信用消费计划的推销 283
二、激活信用支付工具 284
三、客户争议处理 286
四、消费者失信记录的管理 287
第三节 造成不良授信的原因 288
一、个人征信数据不完整 289
二、使用不真实的资料 290
三、不合理的信用标准 291
四、授信人员判断失误 292
第四节 消费者信用评分 292
一、信用评分的目的 292
二、信用评分的原理 295
三、信用评分的原则 300
四、信用评分的特点 303
五、影响信用评分的因素 305
六、信用评分的基本程序 308
七、信用评分数学模型 310
第九章 消费者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 313
第一节 建立消费者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意义 313
一、建立消费者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迫切性 314
二、外国相关法律的分类 316
三、征信国家立法的基本原则 319
四、建立专业法律应考虑的因素 321
第二节 美国的“公平法”系列 324
一、美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沿革 324
二、《公平信用报告法》 325
三、《诚实借贷法》 328
四、《平等信用机会法》 330
五、《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 332
六、《公平信用账单法》 334
七、被废止的《信用控制法》 335
第三节 美国的其他相关法律和执法 336
一、相关法律框架下的其他法律 336
二、《联邦破产法》 338
三、《电子资金转账法》 340
四、《公平信用及转账卡披露法》 341
五、《信用卡发行法》 341
六、美国的主要政府执法机关 342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用管理相关法律 345
一、欧盟国家的消费者信用管理相关法律 345
二、欧盟的《个人数据保护纲领》 346
三、台湾的《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 347
四、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法律立法问题 348
附录 351
人民银行总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 351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355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个人信用调查报告样本 360
美国信用局的消费当事人信用调查报告样本 364
参考书目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