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前言 1
1 心理学的新势力 8
1.1 诞生的过程 8
1.2 定义的沿革 13
1.3 基本理念与假设 25
1.4 误解的澄清 31
2 背景与渊源 36
2.1 经济与政治 36
2.2 文化与生活方式 38
2.3 西方的传统 41
2.4 东方的魅力 47
2.5 物理学的榜样 57
2.6 心理学的先驱 62
3 超越自我实现 71
3.1 马斯洛与超个人心理学 71
3.2 马斯洛的科学观 73
3.3 需要层次模型的修正 74
3.4 自我实现的超越性 76
3.5 超越性人格的特征 78
3.6 超个人的社会组织模型 83
4 心理综合的高度 86
4.1 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 86
4.2 “高度心理学”的立场 87
4.3 心理综合的目标与历程 89
4.4 心理综合的练习 91
4.5 心理综合与其他心理学的关系 97
5 意识的模型 100
5.1 维尔伯与意识谱 100
5.2 意识谱与治疗学派 106
5.3 发展理论 107
5.4 其他理论 112
5.5 个人经验的见证 114
6 主要的治疗模型 116
6.1 格罗夫的全回归模型 116
6.2 沃西本的新荣格理论 120
6.3 阿里的钻石理论 125
6.4 超个人的心理分析 127
6.5 超个人的存在主义 132
6.6 身体中心的超个人学派 137
7.1 致幻剂与意识的异常状态 142
7 意识的异常状态 142
7.2 致幻剂的效果与治疗模型 144
7.3 感情增强者的效果与治疗 151
7.4 致幻剂治疗的指导方针 153
7.5 如何处理“糟糕的旅程” 156
7.6 致幻剂治疗要注意的问题 157
7.7 异常状态治疗的局限 158
7.8 意识异常状态的意义 160
8.1 濒死经验的现象学描述 162
8 濒死经验 162
8.2 濒死经验的意义 165
8.3 濒死经验的临床问题 169
8.4 濒死经验治疗的目标 171
8.5 有关的治疗策略 172
9 静修的艺术 178
9.1 静修及其相关背景 178
9.2 静修的心理要素 183
9.3 静修的心理效果 187
9.4 静修的生理效果 189
9.5 静修治疗的效果 191
9.6 静修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192
10 全局性的问题 195
10.1 超个人经验的主要特征 195
10.2 超个人治疗的临床法则 200
10.3 超个人心理学的方法论 204
10.4 超个人领域的现状与趋势 208
10.5 超个人的知识体系 216
11 批评与回应 219
11.1 罗洛·梅的批评引起的争论 219
11.2 两种人本心理学的辩论 224
11.3 斯耐德与维尔伯的争论 255
11.4 艾理斯与维尔伯的论战 271
11.5 一种建设性的批评 292
12 超个人心理学的贡献 301
12.1 关于心理学的对象 302
12.2 关于心理学的方法 306
12.3 关于心理学的任务 308
12.4 关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价值取向 312
12.5 关于心理学的应用 318
12.6 超个人心理学与现时代 319
参考文献 325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