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之辨 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康中乾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010039089
  • 页数:5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紧紧围绕“有”、“无”基本范畴来展示对魏晋玄学本体论的探讨。

上篇 1

第一章 魏晋玄学概论 3

一、解题:什么是魏晋玄学 3

1.关于“玄学” 3

2.关于“三玄” 6

3.关于“玄” 9

二、主题:魏晋玄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8

三、演进:魏晋玄学之逻辑发展 36

1.关于魏晋玄学的产生 36

2.关于魏晋玄学的分期 53

3.关于魏晋玄学的逻辑演进 62

四、定位:如何评价魏晋玄学 79

五、问题:魏晋玄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111

中篇 123

第二章 有无之辨中的本体论问题 125

一、“本体论”概念正义 125

二、哲学史上的“有”、“无”范畴鸟瞰 135

三、王弼“无”论解析 157

1.何晏、王弼其人其学 157

2.王弼“无”论的研究现状 161

3.王弼“无”范畴的三种(五个方面)涵义 168

4.王弼“无”本论的逻辑矛盾及演化趋向 203

四、裴頠“有”论述评 211

1.裴頠其人其书 211

2.裴頠思想的研究现状 214

3.裴頠“有”论述评 215

4.裴頠“有”本论的哲学意义 223

五、郭象“独化”论探赜 226

1.郭象其人及其《庄子注》 226

2.郭象思想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235

3.郭象运思本体问题的目的和任务 244

4.郭象“独化”论的现象学意蕴 257

5.郭象“独化”论的内在结构 267

6.郭象“独化”论的哲学意义 286

六、张湛“至虚”论撮要 294

1.张湛其人及其《列子注》 294

2.张湛思想的研究现状 296

3.张湛“至虚”论撮要 297

4.张湛“至虚”论的哲学意义 303

七、僧肇“空”论解意 309

1.僧肇其人其书 309

2.僧肇思想的研究现状 310

3.僧肇对“六家七宗”的批评 311

4.僧肇“空”论解意 320

5.僧肇“空”论的目的和意义 329

下篇 335

第三章 有无之辨中的动静论问题 337

一、王弼的“寂然至无”论 337

二、裴頠的“化感错综”论 348

三、郭象的“变化日新”论 352

四、张湛的“形气转续”论 364

五、僧肇的“物不迁”论 370

第四章 有无之辨中的认识论问题 384

一、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概论 384

二、王弼的“得意忘象”论 395

三、嵇康的“言不尽意”论 406

四、裴頠的“识智既授”论 411

五、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414

六、郭象的“冥而忘迹”论 417

七、张湛的“理推”论和“寂然玄照”论 432

八、僧肇的“般若无知”论 438

第五章 有无之辨中的方法论问题 451

一、王弼的“崇本举末”法 454

二、嵇康的二重“名言”法 462

三、裴頠的“济有者皆有”法 466

四、郭象的“相因”法 467

五、张湛的“扣其二端”法 474

六、僧肇的“即物”法 478

第六章 有无之辨中的价值论问题 485

一、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论 488

二、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论 496

三、裴頠的“名教”论 504

四、郭象的“名教”即“自然”论 507

五、张湛的“顺性”、“肆情”论 521

六、僧肇的“涅槃”论 525

结束语 530

参考文献 533

后记 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