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前言 1
第一章教学概论 1
第一节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1
第二节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5
第三节教授论与学习论 9
第四节教学与教育 13
第五节关于“以教学为中心” 16
第二章元学习概念及其教学论意义 19
第一节什么是元学习 19
第二节认知结构与元学习 20
第三节一般心理结构与元学习 22
第四节知识结构与元学习 23
第五节元学习概念的教学论意义 25
第三章教学要素 28
第一节要素是什么 28
第二节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29
第三节基本要素 30
第四节进一步的分析 32
第五节对要素的不同划分 33
第六节不同层次的要素 34
第七节教学要素层次系统 36
第四章教学规律 38
第一节科学的,还是艺术的 38
第二节两种论说的比较 41
第三节教学规律的一般论说 45
第四节特质性规律 47
第五节因果性规律 52
第六节结构性规律 58
第五章教学过程 61
第一节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61
第二节思维结构与过程 62
第三节一般心理结构与过程 65
第四节教学过程理论评述 69
第五节学生的学习过程 72
第六节教学设计及其依据 77
第七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80
第六章教学目的 86
第一节为了青少年 86
第二节人力开发 88
第三节怎样理解全面发展 90
第四节教学的社会目的 93
第五节教学的经济目的 95
第六节教学目的的综合性 97
第七节谁眼中的教学目的 99
第八节人力学意义下的教学目标分类 100
第九节层次分析与目标分类 109
第十节教学目的的实现与学科背景 113
第七章教学内容 117
第一节教学内容与课程 118
第二节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 120
第三节课程体系的演变及其背景 122
第四节课程体系的结构分析 130
第五节文理关系与价值结构 135
第六节教材内容演变因子 145
第七节教材的序与教材编写 151
第八章教学环境 162
第一节环境与教学 162
第二节环境与课程 164
第三节隐性课程概念 165
第四节隐性课程的特点分析 167
第五节隐性课程建设 170
第九章教学原则 175
第一节教学原则的特性与地位 175
第二节教学原则制订的必要性问题 178
第三节教学原则体系的科学性问题 181
第四节关于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的问题 184
第五节关于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187
第六节关于系统性问题 196
第七节智力培养与心力培育相协调的原则 198
第八节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协调的原则 205
第九节思维训练与操作训练相协调的原则 215
第十节收敛思维发展与发散思维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220
第十一节 深入与浅出相协调的原则 228
第十二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协调的原则 234
第十三节对本体系的分析 241
第十章教学细则、方法和手段 245
第一节教学细则51 245
第二节教学方法的概念 278
第三节教学方法的具体类型 279
第四节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284
第五节称得上艺术的方法 286
第六节教师的语言 289
第七节教学媒体 292
第八节人工智能与教师面临的问题 294
第十一章教学组织与管理 299
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 299
第二节班级教学与班主任 303
第三节教务处——学校第一处 307
第四节教学法规与民主 308
第五节校长靠什么进行管理 310
第十二章教学评价 313
第一节对谁评价 313
第二节评价体系 314
第三节谁来评价 316
第四节评价原则 318
第五节考试的实在意义 321
第一节教学论学者的学科背景 326
第十三章教学论与学科 326
第二节教学论学者与学科专家的合作 328
第三节教学论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必然性 329
第四节学科教学论的现状与前景 331
第十四章教学论的科学化问题 334
第一节规律性探讨与规范性探讨的界限问题 334
第二节概念及其地位问题 338
第三节论证及其方式问题 341
第四节 内在联系问题 344
第五节与哲学的关系问题 346
第六节 自由学术探讨 350
第七节我们是否也承担责任 351
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