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发展非金属矿加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1
1.2 非金属矿加工的主要内容 2
1.3 非金属矿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
参考文献 8
第2章 非金属矿的初加工技术 9
2.1 粉体粉碎工程的基本知识 9
2.1.1 概述 9
2.1.2 粉碎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指标 10
2.1.3 粉体破碎的基本理论 12
2.2 粉体物料破碎设备及应用 21
2.2.1 颚式破碎机 21
2.2.2 圆锥破碎机 28
2.2.3 转子类破碎机 36
2.3 筛分及其基本理论 44
2.3.1 概述 44
2.3.2 筛分作业与用途 44
2.3.3 筛分原理 44
2.3.4 筛分动力学 50
2.4 筛分机械 52
2.4.1 固定筛 52
2.4.2 筒形筛 54
2.4.3 振动筛 55
2.4.4 其他新型筛分机械 64
2.5 磨矿 71
2.5.1 概述 71
2.5.2 球(棒)磨机 72
2.5.3 自磨机 81
2.5.4 多碎少磨理论 84
参考文献 85
第3章 选矿 87
3.1 概述 87
3.1.1 选矿概念 87
3.1.2 选矿发展简史 88
3.1.3 选矿方法 90
3.1.4 选矿过程 91
3.1.5 选矿指标 92
3.1.6 选矿理论现状与发展趋势 94
3.1.7 非金属矿物选矿特点 95
3.2 重选 96
3.2.1 概述 96
3.2.2 基本原理 101
3.2.3 分级 108
3.2.4 洗矿 109
3.2.5 重介质选矿 116
3.2.6 跳汰选矿 125
3.2.7 摇床选矿 134
3.2.8 溜槽选矿 139
3.2.9 螺旋选矿 144
3.2.10 离心选矿 149
3.3 浮选 152
3.3.1 概述 152
3.3.2 浮选基本原理 153
3.3.3 浮选药剂 167
3.3.4 浮选药剂的进展 181
3.3.5 浮选机 190
3.3.6 影响浮选过程的因素 198
3.4.1 基本概念 208
3.4 磁选 208
3.4.2 磁选基本原理 214
3.4.3 磁选机 218
3.5 电选 241
3.5.1 基本概念 241
3.5.2 基本原理 243
3.5.3 电选机 247
3.5.4 电选进展 252
3.5.5 影响电选的因素 253
3.6.1 概述 255
3.6 拣选 255
3.6.2 人工拣选 257
3.6.3 机械(或自动)拣选 257
3.6.4 拣选机 283
3.7 化选 287
3.7.1 概述 287
3.7.2 浸出法 291
3.7.3 化学漂白法 314
3.7.4 焙烧煅烧法 322
3.8.1 基本概念 338
3.8 超细分选 338
3.8.2 疏水聚团分选 339
3.8.3 高分子絮凝分选 342
3.8.4 复合聚团分选 345
参考文献 348
第4章 超细粉碎与超细分级 350
4.1 概述 350
4.1.1 超细粉体的特性 350
4.1.2 超细粉碎机理 351
4.1.3 超细分级理论 354
4.2 超细粉碎设备与工艺 358
4.2.1 机械冲击式超细粉碎机 358
4.2.2 气流粉碎式超细粉碎机 367
4.2.3 搅拌磨 388
4.2.4 振动磨 404
4.2.5 胶体磨 410
4.3 超细分级技术与设备 412
4.3.1 干式超细分级设备 413
4.3.2 湿式超细分级机 420
4.4.1 连续系统 424
4.4 超细粉碎工艺流程设计 424
4.4.2 批次系统 425
4.5 超细粉碎、分级系统设备选择 426
4.5.1 介质研磨式超细粉碎系统设备选择实例 426
4.5.2 冲击式粉碎分级系统设备选择实例 427
参考文献 428
第5章 固液分离和干燥 431
5.1 固液分离的一般概念 431
5.2 悬浮液的预处理 432
5.2.1 悬浮液沉降器(增稠器)的操作原理与构造 432
5.2.3 沉降器生产能力的计算 433
5.2.2 沉降器(增稠器)的构造 433
5.2.4 沉降器设计计算 434
5.3 重力沉降速度 435
5.4 离心沉降 438
5.4.1 离心沉降速度 439
5.4.2 离心沉降机的生产能力 440
5.4.3 旋液分离器的结构和分离原理 441
5.4.4 旋液分离器的结构尺寸 441
5.5.1 基本概念 444
5.5 过滤 444
5.5.2 过滤理论与过滤计算 445
5.5.3 过滤设备的生产能力 451
5.5.4 过滤设备 452
5.6 干燥 475
5.6.1 干燥介质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476
5.6.2 湿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493
5.6.3 湿物料的干燥过程 496
5.6.4 干燥器 512
5.6.5 干燥技术的进展趋向 553
5.6.6 气流干燥器设计计算示例 556
参考文献 563
第6章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564
6.1 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 564
6.2 粉体表面改性剂 564
6.2.1 偶联剂 565
6.2.2 表面活性剂 566
6.2.4 聚烯烃低聚合物 567
6.2.5 有机硅 567
6.2.3 不饱和有机酸 567
6.2.6 金属化合物 568
6.3 粉体表面改性方法 568
6.3.1 化学沉淀表面改性法 568
6.3.2 表面化学改性法 568
6.3.3 涂覆改性法 568
6.3.4 机械力化学改性法 568
6.4 影响粉体表面改性的主要因素 569
6.4.1 粉体性质的影响 569
6.3.5 高能表面改性法 569
6.4.2 表面改性剂的类型、用量和使用方法的影响 570
6.4.3 改性工艺设备及操作条件的影响 571
6.5 粉体表面改性效果分析 572
6.5.1 应用结果评价法 572
6.5.2 预先评价法 572
6.5.3 红外光谱 573
6.5.4 X射线 573
6.5.5 差热分析 574
6.5.6 表面分析新技术 574
参考文献 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