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1 淮河流域现状分析 7
1.1 自然本底现状 7
1.1.1 地质地貌 7
1.1.2 气候特征 8
1.1.3 河川水系 9
1.1.4 水文特征 10
1.2 资源赋存现状 12
1.2.1 土地资源 12
1.1.5 土壤类型 12
1.2.2 水资源 14
1.2.3 矿产资源 16
1.2.4 渔业资源 17
1.2.5 旅游资源 18
1.3 社会发展现状 18
1.3.1 人口现状 18
1.3.2 生活水平 20
1.3.3 文化教育 21
1.4.1 经济总量特征 22
1.4 经济发展现状 22
1.4.2 产品总量特征 23
1.4.3 经济结构特征 25
1.4.4 区域差异特征 28
1.5 生态环境现状 29
1.5.1 水环境污染 29
1.5.2 生态破坏 30
1.5.3 自然灾害 31
2.1.1 独流入海时期的淮河水系 33
2.1 水系变迁过程 33
2 淮河流域环境、社会、经济演变过程研究 33
2.1.2 黄河夺淮时期的淮河水系 34
2.1.3 黄河北徙以后的淮河水系 35
2.2 农业演变过程 36
2.2.1 土地开发与水利建设 36
2.2.2 农业生产力水平 46
2.3 城镇与交通演变过程 47
2.3.1 城镇体系 47
2.3.2 城市功能与交通状况 50
2.3.3 城市分布及兴衰原因 53
2.4 经济发展滞后的历史原因分析 54
2.5 人类活动对流域自然环境的破坏 57
2.5.1 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 57
2.5.2 围湖垦田与湖泊的湮废 59
2.5.3 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60
3.1 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62
3.1.1 景观异质性强 62
3 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特征分析 62
3.1.2 边缘效应明显 63
3.1.3 地域特征显著 64
3.2 人地系统自组织分析 65
3.2.1 智能性自组织分析 65
3.2.2 协同学分析 67
3.2.3 耗散结构分析 68
3.2.4 系统动力学分析 69
3.3 人地系统的主要矛盾与冲突分析 71
3.3.1 人口与资源 72
3.3.2 经济与环境 74
3.3.3 水资源与经济 76
3.3.4 人口与经济、环境 77
4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 78
4.1 经济发展程度评估 78
4.1.1 评估方法 78
4.1.2 评估结果 81
4.2 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 84
4.2.1 评估系统的构建 84
4.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84
4.2.3 评估方法的确定 86
4.2.4 评估结果及分析 88
5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 96
5.1 战略体系架构 96
5.1.1 战略的支持体系 96
5.1.2 实施的必要条件 98
5.2 实施机制——协调发展 100
5.3 战略举措 105
6 “大治淮”战略 109
6.1 “大治淮”战略的含义与内容 109
6.2.1 针对洪涝问题的基础性工程 111
6.2 构建“大治淮”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111
6.2.2 针对干旱问题的基础性工程 112
6.3 构建“大治淮”战略的开发性工程 115
6.3.1 水产业的开发 115
6.3.2 水运业的开发 118
6.3.3 水电业的开发 120
7 淮河流域经济优先发展战略 123
7.1 支柱产业的选择 123
7.2.1 大农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129
7.2 支柱产业的深度综合开发战略 129
7.2.2 食品工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132
7.2.3 能源工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134
7.2.4 纺织工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136
7.2.5 建材工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137
7.2.6 旅游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139
7.3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机制 140
7.3.1 “板块经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政障碍 140
7.3.2 “经济板块”: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机制 142
7.3.3 “经济板块”的空间框架及其实现 145
7.4.1 走出经济“谷地” 150
7.4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前瞻 150
7.4.2 “淮海经济圈”对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51
8 淮河流域水资源永续利用战略 153
8.1 水资源供需状况 153
8.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153
8.1.2 可持续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54
8.2 21世纪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156
8.2.1 21世纪流域需水态势 156
8.3.1 针对“水缺”的战略 161
8.3 流域水资源永续利用的途径 161
8.2.2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限度分析 161
8.3.2 针对“水脏”的措施 166
9 淮河流域生物与土地资源保护战略 177
9.1 生物多样性保护 177
9.1.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177
9.1.2 流域的生物资源 177
9.1.3 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80
9.2 土地退化综合防治战略 181
9.2.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81
9.2.2 盐渍化防治措施 184
10 淮河流域绿色小城镇建设 187
10.1 流域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 187
10.2 小城镇发展程度评估 191
10.2.1 评估体系 191
10.2.2 评估实例 195
10.3 小城镇发展的方向与原则 197
10.3.1 发展方向 197
10.3.2 发展原则 198
10.4.1 发展目标 201
10.4 小城镇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201
10.4.2 建设任务 203
10.4.3 工作重点 204
10.5 小城镇建设的实施对策 206
10.5.1 政策保障 206
10.5.2 行动方案 207
11 淮河流域的人口战略 209
11.1 控制人口规模 209
11.1.1 人口态势分析 209
11.1.2 人口控制途径 212
11.2.1 教育途径 215
11.2 提高人口素质 215
11.2.2 科技途径 219
12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221
12.1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机制的构建 221
12.1.1 决策与协调机制的构建 221
12.1.2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 225
12.1.3 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 226
12.2 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的若干建议 229
12.2.1 政策保障 229
12.2.2 法律、法规保障 230
12.3 洪涝灾害社会保障机制构建 233
12.3.1 建立流域灾害补偿制度的可行性 233
12.3.2 国外洪水保险制度的若干经验 235
12.3.3 洪涝灾害的经济补偿制度的建立 236
12.4 环境管理技术保障 238
12.4.1 建立面向管理的环境监测体系 239
12.4.2 建立现代化的环境信息系统 239
12.4.3 全面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240
参考文献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