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正心之道 3
00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
002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
00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004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
005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
006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0
007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2
008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3
00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
010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6
01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8
012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9
013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21
014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22
015 我非生而知之者。 24
016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25
017 朝闻道,夕死可矣。 27
018 子之所慎,齐、战、疾。 28
01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0
020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1
02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
022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4
023 有教无类。 36
024 予一以贯之。 37
025 三十而立。 39
026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40
027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
028 君子有三戒。 43
029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45
030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6
031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8
0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9
033 枨也欲,焉得刚! 51
03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52
03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4
036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55
037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57
038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58
039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0
040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61
第2章 修身之道 65
041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5
042 刚、毅、木、讷近仁。 66
043 君子不重则不威。 68
044 克己复礼为仁。 69
045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71
046 恭、宽、信、敏、惠。 72
047 尽美矣,又尽善也。 74
048 仁者,其言也讱。 75
049 三月不知肉味。 77
050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78
051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80
052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1
053 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83
05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4
055 不怨天,不尤人。 86
056 修己以敬。 87
057 能补过者,君子也。 89
058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0
059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92
060 君子贞而不谅。 93
061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5
062 君子不器。 96
063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98
064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9
06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1
06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02
067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04
06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05
069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7
07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8
071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110
072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111
073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13
074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4
075 见义不为,无勇也。 116
076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17
077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19
078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20
079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22
080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23
第3章 抉择之道 127
081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127
08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28
083 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130
084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1
085 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133
086 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134
087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136
088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37
089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39
090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40
09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2
092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43
093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45
094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46
095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148
096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49
09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1
098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152
099 无友不如己者。 154
10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5
10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57
102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58
103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60
104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61
10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63
106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64
107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66
108 德不孤,必有邻。 167
109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169
110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70
111 名不正则言不顺。 172
112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73
113 君子谋道不谋食。 175
114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76
115 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178
116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79
117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81
118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182
119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84
120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85
第4章 处世之道 189
1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9
1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90
123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192
124 问知。子曰:“知人。” 193
125 言必信,行必果。 195
126 仁者先难而后获。 196
127 言思忠,事思敬。 198
128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99
12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01
130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202
131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04
132 言忠信,行笃敬。 205
133 道不同,不相为谋。 207
134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8
135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 210
136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211
137 当仁不让于师。 213
138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14
13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16
140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217
14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9
142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220
143 巧言令色,鲜矣仁。 222
144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223
145 君子不食奸。 225
146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226
147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28
148 为人下者,其犹土也。 229
149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31
150 事父母,几谏。 232
15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34
152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35
153 割鸡焉用牛刀? 237
154 勿欺也,而犯之。 238
155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40
156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41
157 小不忍则乱大谋。 243
158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244
159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246
160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247
第5章 为政之道 251
161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251
162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252
163 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254
164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255
165 怀恶而讨,虽死不服。 257
166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258
167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60
168 既富矣,又何加焉? 261
169 近者说,远者来。 263
170 不问马。 264
171 其身正,不令而行。 266
172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67
173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269
174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70
175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72
176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73
177 君子周急不继富。 275
178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76
179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278
180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79
181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81
182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 282
18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84
184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85
185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287
186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288
187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90
188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291
189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293
190 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294
191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96
192 必也使无讼乎! 297
193 放于利而行,多怨。 299
194 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300
195 匹夫不可夺志也。 302
196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03
197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305
198 听远音者,闻其疾而不闻其舒。 306
199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08
200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