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诠释:法哲学研究的两种理路 1
一、法哲学的科学取向与诠释学取向 2
“关于”法律之诠释 5
二、法哲学研究的诠释学转向 10
三、法哲学诠释学取向之当代发展及其模式 18
四、法哲学在诠释学转向中对待科学的态度 29
第一章 法律与意义:什么是诠释学法学 35
一、法律符号的主体需求背景 36
第一节 法律作为符号 36
二、法律符号的社会文化背景 41
三、法律符号的自然地理背景 46
四、规范生活:法律符号下的人类实践 51
第二节 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律意义 56
一、自治与沟通:法律的意义追求 57
二、法律的本体意义 61
三、法律的象征意义 67
四、法律的意义冲突及其救济 72
一、法律解释:诠释学的前史 77
第三节 法律意义“标志”的诠释学审查 77
二、法律背景的解释:追寻法律的合法性 82
三、作者动机的解释:图解立法者意志 87
四、文本内容的解释:法律的意义确定性追求 93
五、关于法律的对话:解释者的“视域交融” 97
第二章 事实与规范:诠释学法学的对象 103
第一节 事实之为诠释学法学的对象 104
一、诠释学法学视野中的事实释义 105
二、事实诠释之一:确定法律的合法基础 111
三、事实诠释之二:判例法的产出方式 116
四、事实诠释之三:法律的实践运用 121
五、真相的虚妄:事实的冲突与明晰 125
第二节 规范之为诠释学法学的对象 128
一、规范:法律的文本形式 130
二、语言性的法律规范文本 134
三、行动性的法律规范文本 139
四、文字性的法律规范文本 145
五、相对的理性:规范的冲突与明晰 150
第三节 事实与规范的矛盾及其处理 154
一、事实与规范:矛盾的必然性 155
二、以事实补救规范 160
三、以规范诠释事实 165
四、利益协调:事实与规范的取舍 170
第三章 作者和读者:心镜中的法律图像 176
第一节 法律的作者 176
一、谁是法律的作者:学理诠释 178
二、谁是法律的作者:实践形态 185
三、作者:创造法律还是表述法律 191
四、作者心镜中的法律图像 196
第二节 法律的读者 201
一、民众:行动中的阅读和解释 201
二、法律家:应用中的阅读和解释 208
三、法学家:批判中的阅读和解释 213
四、法律阅读中的误解、曲解及其原因 218
第三节 作者与读者的阅读秩序 224
一、作者的阅读秩序 225
二、读者的阅读秩序 230
三、秩序中的阅读 235
四、诗意的法律 240
第四章 理解和解释:法学家心镜的法律图像 247
第一节 法学家理解法律的向度 247
一、对法律之理解的阐释 248
二、追问人类社会实践的价值关系 253
三、寻求法律字面背后的逻辑法则 258
四、解读人类行为的规范性及其法律意蕴 264
五、理解法律的隐喻:法学家的法律前见 269
第二节 法学家解释法律的立场 273
一、价值立场:自然正义、神学正义、实证正义 274
二、规范:现实社会的统治关系 280
三、事实:人类交往行动的实在关系 286
四、利益:降低交易成本的游戏规则 290
五、文化:尊重不同“类”的固有生活方式 295
第三节 法学家诠释法律的特征及地位 298
一、精英立场的解释 300
二、逻辑化与学理化的诠释 304
三、批判和反思的诠释 310
四、自治与多元的诠释 315
五、法学家诠释法律的地位 321
第五章 语言与文字:诠释法律的工具及效力 324
第一节 诠释法律的语言工具及其效力 325
一、诠释法律的语言霸权主义 326
二、通过语言诠释法律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33
三、以语言诠释法律的效力问题 338
四、以语言诠释法律的无效问题 344
第二节 诠释法律的文字工具及其效力 349
一、诠释法律中的文字霸权主义 350
二、文字霸权主义的精英特征 355
三、以文字诠释法律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61
四、以文字诠释法律的效力问题 368
第三节 诠释法律的其他工具 373
一、诠释法律的逻辑工具 373
二、诠释法律的修辞工具 380
三、诠释法律的语法工具 388
四、诠释法律的“科学”工具 394
第六章 差异与整合:诠释法律的多样性及沟通 400
第一节 诠释法律的多样性:表现 401
一、诠释法律之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402
二、诠释法律之方法的多样性 406
三、诠释法律之目的的多样性 411
四、诠释法律之效力和结果的多样性 415
第二节 诠释法律的多样性:成因及意义 423
一、“前见”在场与诠释法律的多样性 423
二、事物的法的本质与诠释法律之多样性 429
三、法律的多元存在与诠释法律的多样性 432
四、诠释者的主观意图与诠释法律的多样性 438
五、诠释法律多样性的意义说明 442
第三节 诠释法律的整合及其意义 446
一、诠释法律的整合:一种美学的维度 446
二、诠释法律之整合的原因 450
三、诠释法律之整合的一般方法 460
四、诠释法律之整合的意义说明 466
第七章 主观与客观:诠释法律的可能趋向 469
第一节 诠释法律的主观性及其原因 470
一、诠释法律的主观性释义 471
二、诠释法律的主观性:事物关系的向度 474
三、诠释法律的主观性:法律内蕴的向度 479
四、诠释法律的主观性:读者视界的向度 487
第二节 诠释法律的客观性及其原因 492
一、诠释法律的客观性释义 493
二、诠释法律的客观性:事物关系的规律 498
三、诠释法律的客观性:法律文本的规范 504
四、诠释法律的客观性:主体认知的能力 510
第三节 诠释法律不同趋向之意义和局限 515
一、诠释法律不同趋向的意义及其条件 516
二、诠释法律之不同趋向的局限 523
三、诠释法律不同趋向之局限的救济机制 528
四、第三种可能趋向:诠释法律的公理性 534
第八章 方法与真理:诠释法律的过程与目的 541
第一节 诠释方法:通向法律的真理之路 542
一、方法的困惑:诠释学中有关方法之争的启示 542
二、诠释法律:方法不能缺席 547
三、认识视野中诠释法律之方法的特点 552
四、本体视野中诠释法律之方法的特点 557
五、实践视野中诠释法律之方法的特点 562
第二节 达致真理:诠释法律的憧憬 567
一、真理的分歧与必要的释义 567
二、诠释法律之真理的绝对主义观念 574
三、诠释法律之真理的相对主义观念 579
四、法律:存在的真理与诠释的真理 582
五、法律真理的永恒距离与永恒的诠释 587
一、诠释法律的相对合理原则释义 588
第三节 诠释法律的相对合理原则 588
二、诠释法律相对合理之历史根据 590
三、诠释法律相对合理之文化根据 593
四、诠释法律相对合理之认识根据 596
五、法律的终极关怀与诠释法律的永恒 598
主要参考文献 603
一、国内著作 603
二、译著 612
三、英文资料 627
后记 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