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1
一 中国“诗”与日本“歌”之相互关系 1
双关语的书名《万叶集》 1
命名者的意旨(i) 1
书名意旨之释疑(ii) 5
来信及复信(iii) 9
附:《万叶集》书名的考察及补说(大谷雅夫) 11
“训诂”与“比喻”的关系及其他 17
书名双关语之谱系 21
《古今和歌集》的“诽谐歌” 26
作为叠韵语的“俳谐” 26
“诗迹”与“歌枕” 31
意象的唤起能力 31
“乐府诗”和“本歌取?(仿意歌)” 36
诗歌表达方式之继承及发展 36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40
作为政治安全阀的隐喻 40
情绪的两种形态 44
二 诗语之心 44
《闺怨诗》与《长恨歌》 44
对比性的由来 47
“断肠”及“羊羹和脍” 51
诗的语言与内脏的感觉 51
触觉、味觉与母语感觉 54
“蛾之眉”、“月之眉”、“柳之眉” 58
美的比况的选择项 58
“猿之声”与“鹿之声” 62
听觉意象及其属性 62
作为诗语的“猿”与“猴” 65
“鹿鸣草”面貌的改变及其他 68
“遗爱寺钟欹枕听” 72
接受白诗的一个变貌 72
“点铁成金”的意象 78
汉语的“爱好具象”与杜甫的诗学 78
“平仄的互用”与训读诗句 82
“柳絮”与“杨花” 82
三 节奏的个性 85
“五七调”与“七五调” 85
历来诸学说的主张 85
为何“五七调”容易变成“七五调”? 87
“节奏的真空”(休音)之认定 91
休音作为“流动感”的磁场 91
关于日本诗歌的“诗拍的格律”(meter) 95
萩原朔太郎的叹息 95
“都都逸”的滑稽及其原因 98
作为诗歌脉搏的“拍节节奏” 103
日本诗歌的“一拍”到底是“几音” 103
“短歌”与“俳句” 108
余韵之诗与余白之诗 108
律诗与绝句 111
“狂歌”与“川柳” 115
为何“川柳”独受青睐 115
古典读白之音 120
四 古典与现代 120
《文集》与《文选》之标音 120
“吴音”与“汉音”的意义 123
古典诗歌的口语翻译 127
《昭明文选》译注及其他 127
作为现代的“郑笺”的词语索引 130
工具书的功与过 130
俳句的“切字”与汉俳的“押韵” 133
俳句国际化的一个侧面 133
李白的出生地、家系与中苏边境的争论 137
一个中国文学史 137
训读汉诗的渗透力 141
补充完善的“定型诗”的“自由诗”的谱系 141
后记 147
附一 论文初次刊载一览表 149
附二(1) 日本诗歌的节奏结构“二音一拍”抑或“四音一拍”? 152
附二(2) 日本诗歌的节奏结构(续篇)——答川本皓嗣氏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