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民法概述 1
第二节 民法的法源 25
第三节 民法的本质 30
第四节 民法的本位 41
第五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46
第六节 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 54
第七节 民法学及其学习方法 57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 60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60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62
第三节 民事能力 70
第四节 民事权利 75
第五节 民事义务 91
第六节 民事责任 91
第三章 物 97
第一节 作为权利客体的物 97
第二节 物的分类 101
第四章 民事主体——自然人 109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 109
第二节 民事行为能力 112
第三节 监护 115
第四节 宣告失踪制度 119
第五节 宣告死亡制度 120
第六节 人格权之保护 125
第七节 住所 138
第五章 民事主体——法人 139
第一节 法人的概念 139
第二节 法人的本质 140
第三节 法人的分类 143
第四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 149
第五节 法人的成立 165
第六节 法人的机关 168
第七节 法人的住所 170
第八节 法人的消灭 171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175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175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78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 186
第四节 意思表示 189
第五节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194
第六节 意思表示不自由 198
第七节 条件、期限 201
第八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 211
第九节 民事行为的无效与撤销 216
第七章 代理 234
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 234
第二节 代理关系 238
第三节 代理权 239
第四节 代理的分类 248
第五节 代理行为 250
第六节 无权代理 255
第七节 表见代理 259
第八章 诉讼时效 265
第一节 时效的概念 265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效力 268
第三节 诉讼时效的客体 271
第四节 诉讼时效的期间 274
第九章 期日、期间 281
第一节 期日、期间的意义 281
第二节 期日、期间的计算 282
第十章 权利的行使 285
第一节 权利行使概说 285
第二节 诚实信用原则 288
第三节 权利滥用之禁止 295
第四节 私力救济 300
第十一章 民法的效力、适用与解释 309
第一节 民法的效力 309
第二节 民法的适用原则 310
第三节 民法的适用与解释 312
第四节 民法解释方法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