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国南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11034556
  • 页数:464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上篇 基本对应的英、汉修辞格 1

第一章 Simile与明喻 1

1.1.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1

1.1.2 明喻的平行与扩展 3

1.1.2.1 SustainedSimile与博喻 3

1.1.2.2 ExtendedSimile与扩喻 4

1.1.3 本体与喻体的并列:形合与意合 6

1.1.4 比喻词的选择 8

1.1.4.1 文体差异 8

1.1.4.2 句法差异 10

1.1.4.3 形态差异 14

1.1.4.4 文化差异 15

1.1.5 喻体的选择 15

1.1.5.1 喻体的对应与不对应 15

1.1.5.2 影响喻体选择的因素 17

1.1.5.3 喻体选择的地区性差异 30

第二章 Personification与拟人 32

1.2.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32

1.2.2 拟人手段对比 34

1.2.2.1 修饰结构 35

1.2.2.2 人称代词 36

1.2.2.3 称谓词 39

1.2.2.4 大写与引号 41

1.2.2.5 Apostrophe与呼告 45

1.2.3 拟人的本质与归属 46

1.2.3.1 “Personification”与“Metaphor” 46

1.2.3.2 “拟”与“喻” 47

1.2.4 成语、谚语中的拟人对比 48

第三章 Synaesthesia与通感 51

1.3.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51

1.3.2 理论对比 56

1.3.2.1 西方早期文献有关“通感”的论述 56

1.3.2.2 中国古籍有关“通感”的论述 56

1.3.2.3 象征主义与宗教精神 57

1.3.2.4 乌尔曼的调查研究 58

1.3.3.1 “Metaphor”与“SynaestheticMetaphor” 60

1.3.3 术语对比 60

1.3.3.2 “接合式通感”与“比喻式通感” 61

第四章 Metonymy与借代 63

1.4.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63

1.4.2 分类对比 69

1.4.2.1 分类系统对比 69

1.4.2.2 分类标准对比 70

1.4.2.3 Metonymy与旁借 70

1.4.2.4 Synecdoche与对代 71

1.4.2.5 对英、汉分类的审视 72

1.4.3 有关专有名词的“替代”方式 76

1.4.3.1 “借代”与“借喻” 77

1.4.3.2 “Metonymy”与“Antonomasia” 79

1.4.4.1 英语特有的借代模式 80

1.4.4 借代模式对比 80

1.4.4.2 汉语特有的借代模式 81

1.4.5 代体的选择 84

1.4.5.1 代体的对应与不对应 85

1.4.5.2 代体对比举要 86

1.4.5.3 代体的交流 92

第五章 Repetition与反复 93

1.5.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93

1.5.2 分类对比 98

1.5.2.1 连续与间隔 98

1.5.2.2 Repetition与Variation 99

1.5.2.3 对比与结论 104

1.5.3 反复形式对比 107

1.5.3.1 英语特有的反复形式 107

1.5.3.2 汉语特有的反复形式 110

第六章 Parody与仿拟 113

1.6.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113

1.6.2 修辞功能对比 114

1.6.3 句法层次对比 119

1.6.3.1 Parody的原义——语篇层次上的仿拟 119

1.6.3.2 仿拟——仿篇、仿句、仿语、仿词 122

第七章 Hyperbole与夸张 130

1.7.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130

1.7.2 分类对比 133

1.7.3.1 文化重合 138

1.7.3 夸张的文化对比 138

1.7.3.2 文化差异 141

1.7.4 数量夸张对比 144

1.7.4.1 共同的数量概念 144

1.7.4.2 数量概念中的文化差异 148

第八章 Onomatopoeia与拟声 155

1.8.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155

1.8.2 英、汉拟声词对比研究 157

1.8.2.1 语音形式对比 157

1.8.2.2 词汇形态对比 164

1.8.2.3 句法功能对比 170

1.8.3 SecondaryOnomatopoeia与摹绘 178

1.8.3.1 SecondaryOnomatopoeia 178

1.8.3.2 摹绘 182

1.8.4 翻译问题 185

1.8.4.1 语音形式转换 185

1.8.4.2 句法功能转换 187

1.8.4.3 零位转换 189

下篇 局部对应的英、汉修辞格 195

第一章 Metaphor与隐喻 195

2.1.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195

2.1.2 平行结构与扩展形式 196

2.1.2.1 SustainedMetaphor与博喻 196

2.1.2.2 ExtendedMetaphor与扩喻 197

2.1.3 概念对比 198

2.1.3.1 Metaphor与借喻 198

2.1.3.2 Metaphor与拟物 199

2.1.3.3 Metaphor与缩喻 201

2.1.3.4 Metaphor与物喻、事喻 206

2.1.4 喻体的选择 208

2.1.4.1 英、汉成语和谚语中的对应喻体 208

2.1.4.2 英、汉成语和谚语中的不对应喻体 210

2.1.4.3 喻体选择中的文化冲突 212

2.1.5 喻体的语际转换 216

2.1.5.1 喻体的移植 216

2.1.5.2 喻体的归化 219

2.1.5.3 喻体的舍弃 222

2.1.5.4 翻译中的“陷阱” 223

2.1.6 理论研究对比 228

2.1.6.1 “Metaphor”的理论研究 229

2.1.6.2 “比喻”的理论研究 237

2.1.6.3 对比与结论 242

第二章 Euphemjsm与委婉 245

2.2.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245

2.2.2 Euphemism与避讳 247

2.2.3 Euphemisms与委婉语对比研究 248

2.2.3.1 令人瞩目的意似、形似与神似 249

2.2.3.2 言语禁忌的宗教性与阶级性 258

2.2.3.3 宗教的一元化与多元化 264

2.2.3.4 社会价值观对比 269

2.2.3.5 文化典故对比 287

2.2.3.6 词汇形态对比 297

2.2.3.7 词源对比 300

2.3.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305

第三章 Pun与双关 305

2.3.2 HomophonicPun与谐音双关 306

2.3.3 Asteismus与歧解双关 311

2.3.4 Pun与双关的区别 313

2.3.4.1 定义对比 313

2.3.4.2 术语对比 317

2.3.5 双关手段对比 321

2.3.5.1 英、汉语共有的双关手段 322

2.3.5.2 英语特有的双关手段 331

2.3.5.3 汉语特有的双关手段 337

2.3.6 文化因素对比 339

2.3.6.1 源于基督教文化的双关语 339

2.3.6.2 汉语古乐府里的双关语 340

2.3.6.3 出自成语典故的双关语 342

2.3.7 修辞功能 344

2.3.8 翻译问题 347

2.3.8.1 保留双关 347

2.3.8.2 变通译法 355

第四章 TransferredEpithet与移就 361

2.4.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361

2.4.2 结构对比 364

2.4.2.1 Epithet与修饰语 364

2.4.2.2 前置与后置 366

2.4.2.3 英语of-短语中的修饰语转移 366

2.4.2.4 古汉语诗词中的移就手法 367

2.4.3.1 TransferredEpithet——以邻接关系为基础的辞格 368

2.4.3 TransferredEpithet与移就的心理分析 368

2.4.3.2 移就与拟人、拟物——纠缠不清的界线 369

2.4.4 翻译问题 372

2.4.4.1 直译法 374

2.4.4.2 增词法 374

2.4.4.3 转类法 375

2.4.4.4 并列法 376

第五章 Zeugma与拈连 377

2.5.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377

2.5.2 Zeugma和拈连的变异形式 380

2.5.2.1 多项式 380

2.5.2.2 省略式 381

2.5.3 Zeugma与拈连的差异 382

2.5.2.3 正反对比式 382

2.5.3.1 语义搭配上的差异 383

2.5.3.2 句法结构上的差异 388

2.5.4 翻译问题 395

2.5.4.1 直译 395

2.5.4.2 转换辞格 397

2.5.4.3 意译 398

第六章 Oxymoron与对顶 400

2.6.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400

2.6.2 结构对比 403

2.6.2.1 Oxymoron——短语层次上的辞格 403

2.6.2.2 对顶——短语或句子层次上的辞格 404

2.6.3.1 Oxymoron—CondensedParadox 405

2.6.3 术语对比 405

2.6.3.2 “对顶”及其五花八门的名称 407

2.6.3.3 Metaphor与“逆喻” 410

第七章 Antithesis与对偶 413

2.7.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413

2.7.2 Antithesis与对偶的根本区别 415

2.7.2.1 语义关系的区别 415

2.7.2.2 句法结构的区别 416

2.7.3 Antithesis和对偶的变异形式 427

2.7.3.1 间隔式 427

2.7.3.2 多层式 429

2.7.3.3 倒置式 430

2.7.3.4 并列式 431

第八章 Parallelism与排比 434

2.8.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434

2.8.2 Parallelism和排比的变异形式 435

2.8.2.1 包孕式 436

2.8.2.2 扩展式 437

2.8.3 Parallelism与排比的区别 439

2.8.3.1 修辞术语与语法术语 439

2.8.3.2 平行项与排比项 441

2.8.3.3 并列关系与从属关系 445

2.8.3.4 对称与不对称 446

主要参考文献 449

CONTENTS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