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放射性 1
贝克勒耳的发现 1
放射线的性质 4
镭放射的能量 6
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7
α、β和γ射线的性质 10
α粒子是什麽 12
镭射气(氡) 16
放射性衰变假说 19
闭烁镜 22
盖革计数器 23
威耳逊云室 26
记录α粒子的照相法 28
α粒子的电荷 29
镭和铀的衰变时间 30
再谈镭原子的能量 35
放射系 36
同位素 40
结论 42
第二章 原子的核模型 44
α粒子的散射 44
盖革和麻尔斯顿实验 45
原子的静模型 45
原子的核模型 47
核电荷与元素在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1
利用伦琴射线测量核电荷 54
第三章 原子核的质量 63
怎样测量原子的质量 63
氖同位素的分离 64
稳定元素的同位素 70
蒲劳脱假说 72
结合能 73
同位素的分离法 79
氢同位素的分离 80
第四章 原子核的破裂 84
α粒子的反常散射 85
氮核的破裂 86
其它元素的破裂 88
布莱开特的实验 90
氮嬗变成氧 91
为什麽并非所有元素都可以被α粒子击破 95
中子的发现 97
观察中子的方法 102
产生中子的核嬗变 104
中子引起的核嬗变 106
第五章 正电子的发现 109
正电子是什麽 109
宇宙射线 110
斯柯贝尔琴的实验 116
正电子是怎样发现的 120
电子的“生”与“死” 122
第六章 原子核的人为嬗变 127
初期用来使原子核发生人为嬗变的装置 128
锂的破裂 132
爱因斯坦公式的实验验证 134
范德格喇夫起电机 136
用交变电场加速 141
回旋加速器 144
电子感应加速器 148
新型带电粒子加速器 157
第七章 人造放射性 163
人造放射性的发现 163
用中子激发的人造放射性 168
热中子 171
不引起放射性的中子俘获 173
原子核的同质异能现象 176
新的化学元素 177
第八章 介子 180
电离损失和辐射损失 181
簇射 186
介子的发现 188
介子的寿命 191
介子的质量 194
π介子引起的原子核嬗变及π介子和μ介子本身的变化 198
重介子 201
超子 202
再谈宇宙射线的性质 204
第九章 中微子 210
β能谱 210
泡利假说 214
K俘获 217
阿连的实验 221
第十章 原子核的结构和核粒子间的作用力 224
原子核中有电子吗 224
原子核是由什麽组成的 226
中子的放射性 229
核力 232
核模型 235
与飞出数个粒子相伴随的核嬗变 239
第十一章 核的裂变 242
铀的俘获中子 242
铀後元素性质的研究 244
地球上稀有元素在铀的嬗变产物中的发现 246
铀的裂变 247
原子序数大於92的化学元素 248
核的碎片及其能量 254
次级中子 259
热中子和铀的裂变 262
铀235核的自发裂变 264
链式反应 266
第十二章 核的链式反应 266
铀反应堆 272
苏联的第一个铀反应堆 275
原子弹 276
第十三章 和平利用原子能 281
原子发电站 281
原子动力设备 286
示踪原子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288
第十四章 热核反应 300
每一核子的结合能 300
核结合时放出的能量 301
热核反应 303
氢弹 307
可控热核反应 309
附图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