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1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逻辑结构 1
目录 1
第一章商品 2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2
逻辑结构商品的使用价值 2
商品的价值 2
商品 2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8
逻辑结构具体劳动 8
抽象劳动 8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8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3
D.货币形式 13
C.一般价值形式 13
逻辑结构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3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13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60
逻辑结构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60
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质 60
商品拜物教观念 60
第二章交换过程 69
逻辑结构商品所有者与商品在交换中的关系 69
交换过程使商品转化为货币 69
货币拜物教 69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77
1.价值尺度 77
逻辑结构货币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的表现形式 77
货币标准或价格标准 77
价格形式 77
(b)货币的流通 83
(c)铸币。价值符号 83
2.流通手段 83
逻辑结构(a)商品的形态变化 83
3.货币 95
逻辑结构(a)货币贮藏 95
(b)支付手段 95
(c)世界货币 95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119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119
资本流通G—W—G 120
资本流通的完整形式G—W—G 120
1.资本的总公式 120
逻辑结构商品流通W—G—W 120
2.总公式的矛盾 129
逻辑结构总公式的矛盾 129
剩余价值必须在流通中产生 129
剩余价值必须在流通中又必须不在流通中产生 129
劳动力的买和卖 134
劳动力的出卖 134
逻辑结构特殊商品劳动力的购买 134
3.劳动力的买和卖 134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逻辑结构 145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45
1.劳动过程 146
逻辑结构劳动过程的一般性 146
劳动过程的社会形式 146
资本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146
2.价值增殖过程 147
逻辑结构价值形成过程 147
价值增殖过程 147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47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51
逻辑结构转移价值和加进价值 151
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和劳动力价值再生产 151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51
价值产品 154
逻辑结构产品价值 154
剩余价值率 154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154
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154
2.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156
逻辑结构总价值表现在总产品上 156
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156
产品价值相应地表现在职能不同的产品上 156
3.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 158
这节是第2节的理论例证 158
4.剩余产品 159
逻辑结构剩余产品 159
剩余产品水平 159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和 159
逻辑结构工作日是可变量 161
工作日的必要界限 161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和最高界限 161
第八章工作日 161
1.工作日的界限 161
2.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工厂主和领主 164
逻辑结构对剩余劳动无偿占有的一般性 164
对剩余劳动的贪欲 164
工厂主和领主的贪欲 164
4.日工和夜工。换班制 167
逻辑结构资本的消极损失和积极损失 167
3.在剥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国工业部门 167
5.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叶关于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 169
6.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169
7.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170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171
逻辑结构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的第一个规律 171
第二个规律 171
第三个规律 171
超额剩余价值 183
逻辑结构相对剩余价值 183
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183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183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逻辑结构 183
第十一章协作 189
逻辑结构协作 189
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及其形式 189
协作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有形式 189
工场手工业的特点 195
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195
逻辑结构工场手工业 195
1.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195
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195
2.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197
逻辑结构局部工人 197
劳动工具的分化和专门化 197
工场手工业的简单要素 197
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 199
逻辑结构混成的工场手工业 199
有机的工场手工业 199
3.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199
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 199
4.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203
逻辑结构社会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相似点和联系 203
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本质区别 203
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对立统一 203
靠牺牲工人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06
工场手工业对资本主义性质的限制 206
逻辑结构资本最低限额增大 206
5.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206
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 211
1.机器的发展 211
逻辑结构机器的一般特征 211
同种机器的协作与真正的机器体系 211
制造机器的机器 211
2.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 216
逻辑结构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 216
机器转移价值的相对量和绝对量 216
资本使用机器的界限 216
(b)工作日的延长 218
(c)劳动的强化 218
逻辑结构(a)“资本对补充劳动力的占有。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 218
3.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218
4.工厂 228
逻辑结构工厂的特征 228
工厂制度 228
工厂劳动的物质条件 228
资本的机器是镇压工人反抗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231
资本的机器与工人完全对立 231
逻辑结构资本的劳动条件和产品与工人相对立、相异化 231
5.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 231
6.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233
7.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 234
逻辑结构工人不仅相对减少而且绝对减少 234
工人相对减少但可绝对增加 234
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 234
(e)“现代工场手工业和家庭劳动向大工业的过渡。这一革命由于工厂法在这两种生产方式中的实行而加速” 237
(d)现代家庭劳动 237
(c)现代工场手工业 237
(b)工厂制度对于工场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反作用 237
逻辑结构(a)以手工业和分工为基础的协作的消灭 237
8.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 237
9.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 249
逻辑结构卫生条款非常贫乏 249
教育条款只是把初等教育同工厂劳动结合 249
工厂法在英国的普遍实行 249
“资本主义生产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254
农村中社会变革的需要和社会对立与城市相同 254
逻辑结构机器在农业中造成工人“过剩”更为强烈且无抵抗 254
10.大工业和农业 254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逻辑结构 269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269
逻辑结构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 269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269
剩余价值的起源 269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第三个规律 276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第二个规律 276
逻辑结构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第一个规律 276
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276
Ⅰ.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已定),劳动生产力可变 276
Ⅱ.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 279
逻辑结构同一个工作日表现为可变的价值产品 279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同时按照相同或不同的程度增加 279
价值产品可变与其借以体现的物品性质无关 279
Ⅲ.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 281
逻辑结构工作日缩短的影响 281
工作日延长的影响 281
工作日延长对劳动力耗费的影响 281
Ⅳ.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 284
逻辑结构劳动生产力降低,同时工作日延长 284
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时工作日缩短 284
劳动生产力越是增长,工作日就越能缩短而工作日越是缩短,劳动强度就越能增加 284
公式Ⅱ 288
公式Ⅲ 288
逻辑结构公式Ⅰ 288
第十六章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288
第六篇工资逻辑结构 301
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301
逻辑结构劳动的价值 301
市场上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 301
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表现为工资 301
劳动价格与劳动时间的相互作用 305
劳动价格的一般规律 305
逻辑结构劳动价格 305
第十八章计时工资 305
第十九章计件工资 308
逻辑结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308
计件工资的特点 308
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308
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 312
逻辑结构比较国民工资的因素和尺度 312
工资的国民差异 312
工资的国民差异的根源 312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特征 324
资本的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 324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逻辑过程 324
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 324
逻辑结构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 324
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329
1.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9
逻辑结构资本积累 329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9
直接积累的资本使原预付资本成为近于消失的量 329
2.政治经济学关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错误见解 333
3.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 334
逻辑结构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 334
资本和收入的分割由资本家的动机决定 334
资本的积累欲和享受欲的冲突 334
预付资本量 338
预付资本量 338
逻辑结构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338
“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 338
劳动生产力 338
4.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338
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 338
5.所谓劳动基金 342
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344
1.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344
逻辑结构资本的构成 344
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344
资本的无酬劳动和为推动追加资本所必需的追加劳动之间的关系 344
伴随积累的积聚 348
资本集中 348
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348
逻辑结构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 348
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353
逻辑结构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 353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杠杆和存在条件 353
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比可变资本相对减少更为迅速 353
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的表现 358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358
逻辑结构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 358
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358
5.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 361
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 363
1.原始积累的秘密 364
逻辑结构暴力是原始积累的主要方法 364
原始积累的秘密 364
原始积累的历史过程 364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366
农业资本和城市无产阶级的供给 366
逻辑结构英国15世纪的自耕农 366
2.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366
3.15世纪末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压低工资的法律 370
逻辑结构15世纪末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 370
压低工资的法律 370
规定工资的法律和禁止结社的法律的历史影响 370
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 374
半租地农场主 374
逻辑结构最初形式的租地农场主 374
4.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 374
5.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376
逻辑结构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 376
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376
大工业才为工业资本征服整个国内市场 376
6.工业资本家的产生 380
逻辑结构小行会师傅、独立小手工业者甚至雇佣工人转变为资本家 380
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 380
大工业幼年时期的工业资本 380
7.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384
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 384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384
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384
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 390
第七篇逻辑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的实现形式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393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