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3
第一章 概论 3
第一节 地黄其名 3
第二节 地黄药材 4
第三节 品种与质量 5
第四节 生地黄和熟地黄比较 6
一、药材鉴别 6
二、炮制区别 7
三、性味归经 7
四、功效主治 8
五、用法和使用注意 9
六、化学成分区别 10
七、药理作用区别 10
中篇 15
第二章 地黄历史沿革 15
第一节 地黄功效运用沿革 15
一、地黄在各历史时期的运用情况 15
二、地黄功效运用的历史沿革 17
(一)汉代 17
(二)魏晋至南北朝时期 18
(三)唐代 19
(四)宋代 21
(五)金元时期 22
(六)明代 23
(七)清代 24
(八)近现代 24
第二节 生地黄功效发微 26
一、养阴血生津液 26
二、清热凉血 27
三、活血化瘀 28
四、止血 34
五、明目 36
第三节 熟地黄功效发微 37
一、熟地黄的基本功效 37
二、从气血阴阳角度之功效发微 38
(一)滋阴补血 38
(二)益精填髓 39
(三)滋阴益气 40
(四)滋阴助阳 40
三、从五脏之功效发微 41
(一)滋肾填精 41
(二)补血养肝 42
(三)滋脾养胃 42
(四)补血养心 43
(五)滋肺纳气 44
第四节 地黄运用与各家学说 44
一、补阴派:朱丹溪 44
二、温补派:张景岳 46
三、温病学派 52
第五节 地黄运用的历史发展与方药共荣 55
一、本草学对药物的记载促进了药物在方剂中的运用 55
二、方剂是药物功效发挥和体现的载体 57
三、方剂的运用促进本草学继续发展和完善 57
下篇 63
第三章 地黄与气、血、津、精、阴、阳的关系 63
一、地黄与血 63
二、地黄与阴血津精 66
三、地黄与阳气 68
第四章 地黄的配伍研究 71
第一节 配伍对功效的影响 71
附:方剂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75
一、具体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75
二、药对配伍规律的研究 80
三、类方配伍规律的研究 82
四、医家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 86
第二节 地黄方剂的配伍药类 91
一、生地黄方剂的配伍药类 91
二、熟地黄方剂的配伍药类 93
第三节 地黄配伍的高频次药类 95
一、生地黄配伍的高频次药类 96
二、熟地黄配伍的高频次药类 122
三、生、熟地黄高频次药比较 128
第四节 地黄常见配伍组合 129
一、生地黄常见配伍组合 129
(一)养阴生津组合 130
(二)清热凉血组合 132
(三)活血化瘀组合 134
(四)止血组合 135
(五)明目组合 137
(六)制约副作用组合 138
二、熟地黄常用的配伍组合 138
(一)滋阴补血组合 138
(二)益精填髓组合 140
(三)滋阴益气组合 141
(四)滋阴助阳组合 142
(五)制约副作用组合 142
第五节 配伍举要 143
一、地黄配伍举要 144
(一)补血养阴 144
1.地黄 当归 144
2.地黄 阿胶 152
3.地黄 白芍 155
4.生地黄 熟地黄 156
5.地黄 麦冬 158
(二)养心安神 162
1.地黄 酸枣仁 162
2.地黄 百合 164
(三)补血活血 166
地黄 川芎 166
(四)养阴清热(滋阴降火) 168
1.地黄 黄柏/知母 168
2.地黄 牡丹皮 171
(五)补阴泄浊 174
地黄 茯苓 174
二、生地黄配伍举要 177
(一)养阴和血 177
生地黄 生姜 177
(二)清热凉血 179
1.生地黄 赤芍 179
2.生地黄 黄芩 181
3.生地黄 黄连 183
4.生地黄 石膏 184
5.生地黄 玄参 185
6.生地黄 木通 187
(三)活血化瘀 187
1.生地黄 大黄 187
2.生地黄 牛膝 190
(四)止血 192
1.生地黄 侧柏叶 192
2.生地黄 蒲黄 193
(五)明目 195
1.生地黄 防风 195
2.生地黄 细辛 197
3.生地黄 车前子 200
三、熟地黄配伍举要 202
(一)益精填髓 202
1.熟地黄 枸杞子 202
2.熟地黄 五味子 203
3.熟地黄 山茱萸 205
4.熟地黄 山药 208
5.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209
6.熟地黄 鹿茸/鹿角胶 211
(二)滋阴益气 213
1.熟地黄 人参 213
2.熟地黄 黄芪 215
(三)滋阴助阳 218
1.熟地黄 附子 218
2.熟地黄 肉桂 221
(四)制约副作用之配伍 224
熟地黄 砂仁 224
第五章 影响地黄功效发挥方向的其他因素 227
第一节 剂量 227
一、地黄剂量与功效的关系 227
二、剂量探讨 229
第二节 炮制 238
一、地黄炮制与功效的关系 238
二、炮制探讨 242
第三节 剂型 245
一、地黄剂型与功效的关系 245
二、剂型探讨 252
第四节 用法 254
一、温服或冷服 254
二、服用时间 255
(一)服药时间与功效的关系 255
(二)服用时间探讨 257
三、送服材料 258
(一)送服材料与功效的关系 258
(二)送服材料探讨 262
第五节 产地 265
一、怀地黄运用情况 265
二、产地探讨 267
(一)地黄道地药材的历史变迁 267
(二)地黄道地产地变迁原因 268
(三)地黄产地对药材功效的影响 270
第六节 病证 271
第六章 地黄功效发挥诸影响因素的综合运用 275
附:地黄的研究进展 278
一、地黄药材及炮制 278
二、理论研究 281
三、临床研究 284
四、实验研究 287
主要参考书目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