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5
第一节 水利事业及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5
目录 5
第二节 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6
第三节 水工建筑物的特点 8
第四节 水利工程及水工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 9
第五节 本课程的科学基础和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水工建筑物下面水的渗透 12
第一节 概述 12
第二节 渗透压力的决定 13
第三节 渗透流量的决定 16
第四节 地基土壤的渗透变形 19
第六节 防渗设备 24
第五节 坝基排水 24
第七节 非岩基上水工建筑物地下轮廓的设计 26
第八节 岩基上水工建筑物下面水的渗透 28
第三章 非溢流重力坝 30
第一节 概述 30
第二节 作用在水工建筑物上的力和负载 30
第三节 非溢流重力坝的基本剖面 36
第四节 重力坝的强度计算与稳定分析 40
第五节 重力坝的构造 46
第六节 砌石重力坝 50
第七节 重力坝的改进 54
第四章 溢流坝 55
第一节 溢流剖面的形状 55
第二节 溢流坝的孔口设计 60
第三节 上下游连接条件分析 64
第四节 护坦和海漫 71
第五节 闸墩和边墩 76
第六节 溢流坝地基的稳定性验算 80
第五章 拱坝 83
第一节 概述 83
第二节 拱坝的计算原理 85
第三节 拱坝的构造 96
第四节 砌石拱坝 99
第五节 拱坝的发展趋势 100
第六章 支墩坝 101
第一节 概述 101
第二节 平板坝 102
第三节 连拱坝 107
第四节 大头坝 113
第七章 土坝 116
第一节 土坝的分类及工作条件 116
第二节 土坝的渗透计算 119
第三节 土坝边坡的稳定性 128
第四节 土坝对土料和地基的要求 137
第五节 土坝的构造 139
第六节 溢流土坝、冲积土坝和水中倒土坝 148
第七节 土坝坝型选择 151
第八章 堆石坝 152
第一节 概述 152
第二节 堆石坝的沉陷 155
第三节 堆石坝的构造与计算 157
第四节 溢水堆石坝 164
第五节 混合坝 167
第六节 定向爆破堆石坝 169
第九章 泄水建筑物 171
第一节 概述 171
第二节 开敞式河岸溢洪道 173
第三节 侧槽式河岸溢洪道 180
第四节 井式溢洪道 188
第五节 水库的放水设备 189
第六节 深式泄水道 193
第十章 水工建筑物的闸门 196
第一节 概述 196
第二节 平面闸门 199
第三节 弧形闸门 210
第四节 闸门的启闭设备 215
第十一章 取水口 217
第一节 水电站取水口的分类及要求 217
第二节 开敞式取水口的布置 218
第三节 开敞式取水口的组成部分 223
第四节 开敞式取水口的水力计算 226
第五节 进水闸的构造 232
第六节 开敞式取水口结构的静力计算 235
第七节 深式取水口 235
第十二章 水工隧洞 246
第一节 水工隧洞的类型 246
第二节 山岩压力 247
第三节 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251
第四节 水工隧洞的构造 253
第五节 水工隧洞的衬砌计算 257
第六节 水工隧洞横断面尺寸的选择 267
第十三章 船闸、过木、过鱼建筑物 270
第一节 船闸 270
第二节 过木建筑物 282
第三节 过鱼建筑物 285
第十四章 防洪治河与灌溉排水 287
第一节 防洪工程 287
第二节 河道治理 292
第三节 灌溉与排水 296
第四节 提水灌溉 301
第十五章 水利枢纽布置 305
第一节 概述 305
第二节 影响水利枢纽布置的因素 307
第三节 水利枢纽布置 309
第十六章 水工模型试验基础 317
第一节 水工模型试验的意义及目的 317
第二节 水工模型的分类 318
第三节 水工模型试验的水力相似性 319
第四节 水工模型试验相似定律 320
第五节 结构模型试验 325
第六节 水工模型试验的基本设备 326
第七节 模型材料及模型制作与安装 327
第十七章 水工技术运用 328
第一节 水工技术运用的任务及内容 328
第二节 水工建筑物的原型观测 330
第三节 水工建筑物的修理与恢复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