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心性与心性论 1
壹、心与性的三种关系 1
甲、前论:“心”的性质及其实现 1
一、心的性质及其层次 2
1.心之二行与三层 2
2.有限心与无限心 6
二、心之实现的脉路 9
1.道德心的实现问题 9
2.由道德心转出认知心 11
3.从知性层回归德性层 13
附言:关于良知自我之坎陷 17
乙、本论:三心与三性 21
一、心与性的三个层次 21
1.心性三层 22
2.心性之学的落点 25
二、心与性的三种关系 27
1.同质同层的关系(心性是一) 27
2.异质异层的关系(心性为二) 28
3.形著的关系(以心著性) 29
三、从心性关系看宋明儒学之分系 30
贰、孟子陆王一系的心性论 39
甲、前论:中国人性思想的线索 39
乙、本论:孟子“本心即性”下道德实践的工夫与境界 42
一、象山“复本心,先立其大”之归于“实” 44
二、阳明“致良知教”所透显的圣谛义 49
叁、荀子与朱子系统中的心性论 57
甲、荀子的心性思想 57
一、荀子论“心”之精义 61
1.以智识心,心为认知心 63
2.认知心之主宰义的限制 65
3.心的特性及其工夫:虚壹静 68
4.心的功能:解蔽、正名、知统类 70
二、荀子对“性”的体察 74
1.性的内容与性恶之说 74
2.化性起伪的主张 77
3.以心治性的功能及其限制 80
乙、朱子心性之学综述 86
一、朱子性理义的综合说明 86
1.性即理,而且只是理 86
2.理同气异与枯槁有性 89
3.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90
4.性理之全义与偏义 94
二、朱子的心论与心性工夫 98
1.心是气之灵——实然的心 98
2.心统性情的实义 100
3.心性工夫的要点 102
三、心与理的关系之再厘定 106
1.朱子“心具万理”一语的真实意指 106
2.心知如何统摄性理而显现之 107
3.大学格物补传的思想格范 109
4.结语:心与理为二 111
丙、荀朱心性论之比较及其评价 116
一、荀朱心性论之比较 116
二、荀朱心性思想之时代意义 123
三、荀朱二人在儒学中之地位 127
1.荀子透显知性主体,为儒家别开生面 127
2.朱子在儒学中的大宗地位是“继别为宗” 130
3.朱子之所以伟大与尊朱之道 133
卷下 性理学散论 139
壹、“朱子学的纲脉与朝鲜前期之朱子学”论要 139
一、朱子对文化学术的贡献与影响 139
二、朱子学的义理纲脉 143
三、朱子学在朝鲜前期的传衍与发展 145
四、朝鲜前期朱子学的中心论题 149
贰、韩国性理学的渊源与前瞻 151
一、韩国性理学的渊源 151
二、韩国性理学的省察与前瞻 156
叁、李退溪“辩知行合一”之疏导 163
一、“知行合一”立言的宗旨 163
二、退溪对“知行合一”的理解 170
三、从日本阳明学派之表现看阳明学之实践性 175
四、综论儒家学术的现代意义 181
肆、关于“致良知”前后向之考察 189
一、“良知”的意涵——从孟子至王阳明 189
二、致良知的目的——“行”以“成德、成善” 192
三、致良知的“方向”之考察 195
四、致良知教的开展——成己、成物 199
伍、王阳明“大学问”思想析论 203
一、明明德 203
二、亲民 207
三、止于至善 210
四、知止与“定、静、安、虑、得” 212
五、本末终始 214
六、工夫次第 216
1.修身在正心 217
2.正心在诚 218
3.诚意在致知 219
4.致知在格物 222
5.结语:格致诚正,乃尧舜之正传,孔氏之心印 223
陆、王学的最后境界——罗近溪 229
一、生平与论赞 229
二、学问径路与风格 232
三、破光景 234
四、清新俊逸、通透圆熟 236
柒、天理人欲的疏通去碍 239
一、如何了解“天理”这个观念 239
1.总说的天理 240
2.天理与心性 241
3.第二义的天理 243
二、存天理、去人欲 244
三、天理人欲的疏通去碍 248
捌、近千年来理学主脉之相续发展 253
一、宋学初起与周张二程之学 253
二、朱陆阳明之异同与王学之二流 256
三、王学末流之弊与东林、蕺山之学 258
四、晚明诸儒之精神与清学之方向 261
五、附论:孔子地位之形成 263
附录 宋明理学综述通表 269
壹、宋明理学的开展与分系 269
贰、本体的体悟 275
叁、工夫的进路 286
肆、性即理与心即理 295
伍、致良知教(四有与四无) 298
甲、良知之学 298
乙、四有与四无 302
陆、刘蕺山诚意慎独之学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