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1
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1
二、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 5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9
一、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特点和物质基础 9
二、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12
三、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14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6
一、 毛泽东思想产生与基本形成 16
二、 毛泽东思想成熟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20
三、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23
四、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27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32
一、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32
二、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9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民族民主革命 42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 42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42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 49
第二节 近代中国革命及其性质的转变 53
一、 近代中国只能走革命的道路 53
二、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57
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6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6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68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68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70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75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80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84
一、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84
二、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85
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93
一、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96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96
第一节 革命的统一战线 96
二、 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 99
第二节 武装斗争 107
一、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107
二、 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09
三、 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11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115
一、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115
二、 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经验 116
三、 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 122
一、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最初认识 124
第一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形成 124
第五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24
二、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25
三、 “工农武装割据” 127
四、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130
第二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成熟 139
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成熟 139
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伟大意义 144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理论 152
第一节 从苏维埃政权到新中国的建立 152
一、 中国共产党对建立革命政权的早期认识 152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政权 153
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三三制”政权 155
四、 宪政运动和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57
五、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创建 159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166
一、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内容 166
二、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171
第七章 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75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75
一、 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 175
二、 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177
第二节 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80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 180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实践 184
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191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94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4
一、 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目标的确立 194
二、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200
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00
二、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206
三、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208
四、 祖国统一与对外政策 211
五、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212
一、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14
第一节 实事求是 214
第九章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214
二、 调查研究是达到实事求是的基本途径 219
三、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22
第二节 群众路线 225
一、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 225
二、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27
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32
第三节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34
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234
二、 争取外援与独立自立、自力更生 237
三、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238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