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石进著
  • 出 版 社:前程企业管理公司
  • 出版年份:1995
  • ISBN:9571109584
  • 页数:687 页
图书介绍:

自序 1

第一篇 货币与货币信用 17

第一章 货币的认识 19

第一节 货币的意义 19

第二节 货币的质格 21

第三节 货币的功能 24

第二章 货币的演进 29

第一节 商品货币 29

第二节 代用纸币 34

第三节 银行钞券 35

第四节 政府钞券 39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41

第一节 货币信用与银行信用 41

第二节 信用的意义 42

第三节 信用的分类 43

第四节 信用的工具 46

第二节 实体资产与金融资产 49

第一节 资产市场即为负债市场 49

第四章 资产市场与负债市场 49

第三节 实体资产与零售市场 50

第四节 金融资产与批发市场 51

第五节 资产市场的体系 52

第六节 资产市场的参与者 54

第七节 银行存款市场 56

第八节 货币市场 57

第九节 债券市场 58

第十节 公司股票市场 60

第十一节 外汇市场 61

第十二节 抵押贷款与消费者债务市场 62

第五章 存款货币 65

第一节 存款负债的特性 65

第二节 存款的种类 67

第三节 定期存款单与储蓄帐户 70

第四节 存款的波动 72

第六章 近似货币:票券 75

第一节 货币市场与近似货币 75

第二节 国库券 76

第三节 银行存款证 79

第四节 银行承兑汇票 79

第五节 商业本票 80

第六节 商业承兑汇票 81

第七节 其他短期流动性工具 82

第七章 长期流动性工具:债券 87

第一节 政府债券 88

第二节 公司债券 89

第三节 债券的交易 95

第四节 债券价格与利率 96

第五节 负债证券增额发行的成本 99

第六节 债券与股票增额发行的相关成本 100

第八章 货币的衡量 105

第一节 我国货币的衡量 105

第二节 美国的货币衡量 106

第三节 狭义或广义货币的相对正确性 111

第四节 货币的替代品 113

第一节 通货的创造 115

第九章 货币的创造 115

第二节 原始存款与引伸存款 116

第三节 二种不能创造存款倍数的极端情况 117

第四节 整个银行体系存款货币的创造 118

第五节 个别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129

第六节 从存款创造倍数到货币创造倍数 131

第十章 银行的负债管理 135

第一节 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135

第二节 负债管理的优点与缺点 136

第三节 负债管理的工具 137

第四节 负债流动性理论 138

第五节 利息敏感性理论 139

第六节 财务杠杆作用 140

第七节 负债管理的限制 141

第八节 资产到期日与负债到期日的配合 142

第十一章 银行的资本管理 145

第一节 银行资本的性质 145

第二节 银行资本的比率 146

第三节 资本的适足性 147

第四节 资本适足性的公式 150

第五节 资本与准备金 153

第六节 银行的股利政策 153

第二篇 银行与银行信用 155

第十二章 银行的认识 157

第一节 金融制度的中介作用 157

第二节 投资组合理论与金融中介作用 159

第三节 存款性金融机构与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162

第四节 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 166

第五节 银行的信用配给 168

第六节 银行融资的风险程度 170

第七节 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 171

第十三章 银行的设立与经营 175

第一节 银行的自由设立与许可设立 175

第二节 银行的经营目标 180

第三节 银行的经营风险 182

第四节 银行经营的责任 186

第五节 银行的利润概念 188

第六节 银行的利润规划 189

第七节 银行的倒闭 190

第十四章 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 199

第一节 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199

第二节 商业贷款理论 199

第三节 投资转卖能力理论 204

第四节 预期收入理论 204

第五节 资产分配理论 205

第二节 中央银行对准备金的影响 207

第十五章 银行准备金的控制与管理 207

第一节 银行准备金的来源与变动 207

第三节 市场因素对准备金的影响 210

第四节 准备金与货币基数 212

第五节 中央银行准备金政策的标的 213

第六节 货币供给与银根松紧 216

第七节 银行准备金的管理 217

第八节 准备金的付息与租税问题 223

第一节 贷款的重要性 225

第十六章 银行的贷款管理 225

第二节 借款者的特性 226

第三节 贷款的分类与商业贷款 228

第四节 消费贷款 235

第五节 中长期贷款 237

第六节 农业贷款 240

第七节 外国政府贷款 242

第八节 提存呆帐损失准备 244

第一节 投资的兴起 245

第十七章 银行的投资管理 245

第二节 投资的目标 246

第三节 投资的分散 248

第四节 投资的风险 249

第五节 政府债券投资 251

第六节 公司债券投资 253

第七节 买进选择权与卖出选择权 255

第八节 殖率的正确表示方法 256

第九节 运用殖率曲线求利 262

第十节 债券的投资策略 268

第十一节 股票市场效率理论 270

第十二节 股票的投资策略 271

第十三节 损失准备 274

第十八章 国际银行业务 277

第一节 国际银行业的兴起 277

第二节 外国银行的管制原则 279

第三节 外国银行的组织型态 281

第四节 国际银行业的利率相对优势 282

第五节 境外存款与境内存款的比较 285

第六节 境外存款与货币供给的衡量 286

第七节 境外存款弊害的真实性探讨 287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业的变动 291

第一节 融资服务的重要性增加 291

第二节 手续费收入日渐重要 294

第三节 对大型企业融资的重要性下降 295

第四节 个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性增加 296

第五节 电子银行业务更为普遍 297

第六节 无人银行逐渐兴起 300

第七节 银行资源更为分散 301

第八节 银行业的竞争更为剧烈 304

第九节 银行设置行销部门 306

第十节 银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界限降低 307

第十一节 我国票券与银行业务呈现合流趋势 309

第十二节 衍生性金融商品及其管理日渐重要 310

第三篇 中央银行与信用控制 313

第二十章 中央银行的目的与组织 315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特性 315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目的 316

第三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组织 319

第四节 美国联邦准备银行的组织 321

第五节 谁真正制定了货币政策 328

第二十一章 中央银行的非货币性例行作业 333

第一节 代理国库 333

第二节 发行货币 333

第三节 票据交换 334

第四节 银行检查 335

第一节 重贴现与垫款 339

第二十二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339

第二节 存款准备需要 343

第三节 公开市场操作 344

第四节 选择性的信用管制 347

第五节 道义说服 348

第六节 公开宣导 350

第二十三章 货币政策的长期目的 351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限制条件 351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目的 354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的的冲突与协调 362

第二十四章 货币政策的实行:短期目标与中程目标 367

第一节 短程目标与中程目标的必要性 367

第二节 营运目标(短程目标) 368

第三节 中间目标 372

第四节 再论利率或货币积数的合适性 375

第五节 使用单一目标或数个目标 379

第六节 目标变数的选择 382

第七节 美国实际使用中间目标的经验 383

第一节 货币政策效力的可能限制 387

第二十五章 货币政策的效果 387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389

第三节 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 392

第四节 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93

第五节 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 393

第六节 货币政策对国外贸易的影响 394

第七节 货币政策的理性预期效果 395

第八节 货币政策的金融自由化效果 396

第九节 货币政策效果的公平分配 397

第一节 权衡性货币政策 399

第二十六章 各种货币政策 399

第二节 法则性货币政策 401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时间落後问题 405

第四节 永远宽松的货币政策 409

第五节 银行存款百分之百准备的货币政策 412

第六节 私人发行货币的政策 414

第七节 所得政策 414

第四篇 货币理论 419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学说概述 421

第二十七章 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 421

第二节 交换的交易方程式MV=PT 422

第三节 交换的所得方程式MVy=PY 426

第四节 现金余额说 427

第五节 再论货币的流通速度 432

第六节 传统货币数量学说的批评 435

第二十八章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439

第一节 现代货币数量学派的特色 439

第二节 佛里曼的货币数量理论 441

第三节 佛里曼货币理论的检讨 446

第二十九章 凯恩斯学派论总计支出的决定:所得-支出(实质部门) 455

第一节 所得支出说与所得方程式 455

第二节 消费与消费函数 458

第三节 储蓄与储蓄函数 460

第四节 投资与投资边际效率 461

第五节 投资的稳定性与加速原理 463

第六节 托宾的Q投资理论 464

第七节 政府支出 465

第八节 支出与所得乘数 466

第九节 膨胀性缺口与紧缩性缺口 471

第十节 实质部门的均衡:IS曲线 475

第三十章 凯恩斯学派论总计支出的决定:货币需求(金融部门) 477

第一节 货币需求与交易动机 477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预防动机 481

第三节 货币需求与投机动机 484

第四节 货币的供给 486

第五节 货币的供给与货币需求 487

第六节 货币部门的均衡:LM曲线 490

第三十一章 总计支出的整体均衡:IS与LM曲线 493

第一节 总计支出的均衡与变动 493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LM曲线 499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失效:二种极端情况 501

第四节 财政政策 508

第五节 财政政策的失效:二种极端情况 509

第六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对效力 515

第七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用 518

第八节 对IS-LM分析之评论 520

第三十二章 利率与利率理论 523

第一节 利率及其重要性 523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 525

第三节 名目利率与实质利率 531

第四节 名目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预测 533

第五节 名目利率与租税负担 536

第六节 实质利率与存款补偿性余额 537

第七节 实质利率与殖率 539

第八节 实质利率与零息票利率债券 542

第九节 实质利率与债券的折价、溢价 543

第十节 利率差异的其他决定因素 546

第十一节 利率的期间结构理论 549

第十二节 银行流动性与短期利率的关系 550

第十三节 利率结构 556

第三十三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563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意义 563

第二节 物价水准与总计需求 565

第三节 物价水准与总计供给 568

第四节 总计供给与总计需求的均衡 570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572

第六节 失业的原因 578

第七节 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理论 579

第八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菲律普曲线 581

第九节 通货膨胀的对策 584

第十节 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论总计供给与需求 587

第五篇 外汇与国际货币制度 595

第一节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597

第三十四章 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 597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效果与限制 600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条件 601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602

第五节 国外债务支付 607

第六节 国外债权的求偿 609

第七节 银行的外汇买卖 613

第八节 政府及国际金融机构的外汇交易 618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的意义 621

第三十五章 汇率与外汇交易 621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 622

第三节 汇率的变动 624

第四节 外汇市场 631

第五节 外汇交易 633

第六节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637

第七节 以远期汇率预测未来的即期汇率 639

第三十六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641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与汇率制度 641

第二节 固定汇率制度 642

第三节 钉住汇率制度 656

第四节 浮动汇率制度 661

第三十七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展望 671

第一节 後布列顿森林制度 671

第二节 浮动汇率制度的发展 672

第三节 国际准备制度的变革 673

第四节 开发中国家的债务问题 680

第五节 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看法 683

第六节 未来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