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1995年末,徐中玉老师嘱我选编一本古代文学中民间文学精品的书,我欣然从命。然一着手才发现,此事似易,实在颇难。我国民间文学传统源远流长,但文入学者真正从科学、艺术的角度,给予一定的地位,进行审美和研究,仅是七八十年前才开始的。五四前夜,刘半农教授在北京大学发起向全国征集近世歌谣,拉开了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序幕。1922年12月17日周作人、常惠等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文学的刊物《歌谣周刊》。一方面,把歌谣作为民俗学的资料,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编成一部国民心声的选集”。当时,一些著名的专家教授蔡元培、鲁迅、李大钊、郭沫若、胡适、周作人、沈伊默、沈兼士、顾颉刚、容肇祖、魏建功、董作宾、钟敬文以及前面三位发起者,纷纷投入搜集歌谣的运动,并由此带动了全国搜集编选民间文学作品的出版事业。如嗣后在广州中山大学创办的《民间文艺》周刊,后改名为《民俗》周刊,民间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例。北新书局李小峰化名林兰,编了四十多本故事集,像《巧舌妇的故事》、《徐文长故事集》、《吕洞宾的故事》等等。这些作品集的诞生,如一股清风,冲散了笼罩文坛数千年的封建迷雾,令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