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弱势群体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敏杰著
  • 出 版 社:长春市:长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6645624
  • 页数:351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弱势群体的界定与回顾 3

第一章 导论 3

一、“弱势群体”的提出 3

(一)国家领导人关心弱势群体 3

(二)许多地方启动“帮扶弱势群体工程” 7

(三)大众媒体的报道 9

二、相关文献的回顾 11

(一)欧美文献的回顾 11

(二)中国学者的研究概述 17

三、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 21

四、分析弱势群体状况的相关理论 24

(一)社会发展理论 24

(二)社会分层理论 28

(三)冲突理论 30

(四)相对剥夺理论 32

(五)生存竞争理论 35

第二章 中国弱势群体的历史回顾 39

一、古代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 39

(一)庞大的规模与繁多的分类 41

(二)人身权益和经济权益被肆意践踏 43

(三)获得保护的机会非常有限 46

(四)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改善的主要手段 49

二、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 51

(一)农民处境的恶化 51

(二)自然经济瓦解使农民手工业者进一步破产 53

(三)不堪负荷的劳役、兵役和赋税 54

(四)生活极端贫困 57

(五)社会救济杯水车薪 58

三、改革前中国的弱势群体 60

(一)农民 61

(二)社会救济对象 70

(三)城市贫困人员 72

第三章 弱势群体的社会背景分析 75

一、社会转型的现实基础 75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75

(二)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 77

(一)阶层分化研究的状况 82

二、转型时期的社会阶层分化 82

(二)改革开放后弱势群体结构的变化 86

(三)资源占有差别与阶层分化 89

(四)工人和农民的内部分化 94

三、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日渐突出 99

(一)贫困的界定 99

(二)从基尼系数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 102

(三)中国城乡的贫困问题 105

(一)新中国对弱势群体的保障述论 108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滞后 108

(二)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113

五、加入WTO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116

六、体制改革与存在的问题 120

(一)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120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124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125

中篇 弱势群体的现状与分析 131

第四章 生理性弱势群体 131

(一)老年人面临的困境 132

一、老年人弱势群体 132

(二)老年人受虐待: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137

二、残疾人弱势群体 145

(一)中国的残疾人数量 146

(二)残疾人面临的问题 147

三、儿童弱势群体 155

(一)儿童是易受伤害的群体 155

(二)中国的儿童问题 157

一、农民收入提高缓慢 165

第五章 贫困农民群体 165

二、农民负担繁重 171

(一)农民负担重的表现 171

(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负担 174

(三)非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负担 176

三、缺乏社会保护 177

四、土地的流失 181

第六章 城市边缘群体 186

一、进城农民工 186

(一)农民向城市流动的动因 187

(二)进城农民工的边缘特征 190

二、城市自发流动人口 195

(一)“盲流人员”的称谓为什么具有歧视性 195

(二)自发流动人口的边缘地位 199

三、边缘群体的被歧视问题 202

(一)歧视的实质 202

(二)当前我国边缘群体受歧视现象 205

(三)边缘群体的被妖魔化 208

一、失业和下岗的界定 211

第七章 失业下岗工人群体 211

二、下岗失业职工的人口特征 214

(一)浙江省的下岗人员特点 214

(二)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状况 216

三、失业下岗原因分析 220

四、失业下岗职工的生活状况和压力 223

(一)生活贫困度加剧 223

(二)再就业困难多 227

(三)医疗保障不足 229

(四)心理压力增大 230

下篇 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 235

第八章 构建社会安全网 235

一、社会安全网的涵义 236

(一)狭义的社会安全网 236

(二)广义的社会安全网 239

二、构建社会安全网的现实意义 240

(一)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240

(二)维护社会稳定 243

(三)保障人民利益 246

(四)推动人权事业 248

三、社会安全网的结构 252

(一)政府支持系统 253

(二)社会支持系统 254

(三)个体支持系统 256

第九章 政府支持与社会政策 258

一、政府支持的机制与特点 258

(一)政府支持机制的主要内容 259

(二)政府支持的特点 262

二、社会政策的涵义、理论及模型 266

(一)早期西方学术界中的社会政策流派 266

(二)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模型 270

(三)人权观、福利观和公正观 271

三、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社会政策重点 274

(一)解困和就业政策 275

(二)农民权益保护政策 277

(三)共同富裕与扶贫政策 278

(四)社会福利和财政政策 280

(五)社会保障政策 281

(六)人口政策 282

(七)收入再分配政策 284

四、政府支持系统的作用 285

第十章 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290

一、社会支持的意义 290

(一)社会支持的涵义 290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支持行动的特点 291

(一)第三部门 296

二、社会支持的内容和形式 296

(二)社区 300

(三)人际关系网 303

(四)法律援助 306

(五)新闻媒体 309

(六)志愿服务 311

三、社会支持与社会动员 315

(一)社会动员的概念 315

(二)社会动员的特点 318

(三)通过社会动员推进社会支持 320

第十一章 社会弱者的个体自我支持 323

一、心理的误区 323

二、正确对待两极分化现象 328

三、提高个体的竞争力 335

(一)走出弱者心态的误区 335

(二)转变观念大胆创新 339

(三)人力资本投资与社会资本利用 342

(四)促进转化的实现 347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