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1
第二节 卵巢及其激素 3
第三节 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9
第四节 月经周期的内分泌调节 13
第二章 受精生理 16
第一节 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的传送 16
第二节 精子的获能 18
第三节 受精过程 19
第三章 着床与早期妊娠生理 22
第一节 着床生理 22
第二节 维持早孕的机理 28
第四章 胚胎发育 32
第一节 胚期的发育 32
第二节 胎儿期的发育 41
第三节 胎膜和胎盘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44
第四节 胚胎的异常发育 51
第五章 男性生殖生理与病理 56
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 56
第二节 支持细胞与间质细胞 60
第三节 精子发生和成熟 62
第四节 精子的功能解剖及其异常 67
第六章 优生学概况 77
第一节 优生学发展简史 77
第二节 优生的措施 79
第三节 我国优生工作的现状与优生任务 85
第七章 遗传学基础理论 88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理论 88
第二节 遗传病的概念及分类 89
第三节 遗传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101
第四节 产前诊断技术的新进展 106
第二篇 临床实践 113
第八章 流产的定义、分类及流行病学 113
第一节 流产的定义 113
第二节 流产的分类 114
第三节 自然流产的流行病学 116
第九章 流产的临床特点 119
第一节 一般流产的临床特点 119
第二节 几种特殊类型流产的临床特点 121
第三节 晚期自然流产 125
第四节 流产的诊断 126
第五节 流产的治疗 127
第十章 流产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132
第十一章 习惯性流产 137
第一节 习惯性流产的发生率 137
第二节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 138
第三节 习惯性流产的诊断与处理 143
第十二章 流产的内分泌因素 153
第十三章 流产的遗传因素 163
第一节 自然流产中染色体异常的频率和类型 163
第二节 自然流产儿染色体异常频率和种类 167
第三节 自然流产中染色体异常的有关因素 171
第四节 自然流产遗传因素的防治 175
第十四章 流产的免疫因素 178
第一节 维持正常妊娠的免疫学机制 178
第二节 自然流产的同种异体免疫机制 180
第三节 自身免疫与自然流产 184
第四节 自然流产的免疫学诊断 186
第五节 自然流产的免疫治疗 188
第十五章 全身性疾病与流产 194
第一节 疾病的种类与流产的机理 194
第二节 检查和诊断 198
第三节 治疗 199
第十六章 生殖器异常与流产 201
第一节 宫颈异常 201
第二节 子宫畸形 206
第三节 宫腔粘连综合征 209
第十七章 性传播疾病与流产 213
第一节 支原体感染 213
第二节 衣原体感染 215
第三节 淋病 219
第四节 梅毒 222
第十八章 TORCH综合征与流产 225
第一节 弓形体感染 226
第二节 风疹病毒感染 228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230
第四节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233
第五节 其他病原体感染 234
第十九章 环境因素与流产及优生 239
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流产与优生的影响 241
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流产与优生的影响 247
第三节 药物对流产及优生的影响 254
第四节 个人习惯对流产及优生的影响 258
第五节 微量元素对流产及优生的影响 259
第二十章 祖国医学对流产和优生的认识及治疗 264
第一节 先兆流产与流产 264
第二节 优生与防治措施 272
第二十一章 与流产、优生有关的心理学、社会学问题 280
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演进对流产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的揭示 280
第二节 流产导致的身-心反应 283
第三节 心身障碍与流产 284
第三篇 特殊检查与技术 287
第二十二章 B型超声在流产诊断中的应用 287
第一节 流产的超声诊断 288
第二节 超声诊断宫颈功能不全 289
第三节 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 291
第四节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293
第二十三章 宫腔镜的应用 295
第一节 宫腔镜技术 295
第二节 宫腔镜在诊治流产疾病中的应用 297
第二十四章 细胞遗传学与免疫学有关检查方法 300
第一节 染色体形态检查技术 300
第二节 羊水产前诊断方法 305
第三节 绒毛产前诊断方法 308
第四节 流产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309
第二十五章 产前基因诊断 321
第一节 绪论 321
第二节 微量绒毛DNA的提取 322
第三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324
第四节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操作方案的最优化 333
第五节 产前基因诊断研究进展 337
第二十六章 终止妊娠的方法 346
第二十七章 围产期合理用药 351
第一节 胎盘与药物的关系 351
第二节 药物在胎儿的体内过程 352
第三节 妊娠期、分娩期及哺乳期用药 353
第四节 药物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354
第二十八章 生殖工程 357
第一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357
第二节 人类医学助孕技术的新进展 364
第三节 人类助孕技术与流产及胎儿畸形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