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货币与货币流通 1
1.人民币究竟是不是信用货币? 1
2.弄清我国人民币是不是信用贷币有何意义? 3
人民币是否代表黄金? 4
4.人民币不代表黄金那么代表什么? 6
5.对人民币“价值基础”问题的质疑。 8
6.人民币是否具有储藏手段职能? 9
7.将世界贷币作为贷币的第五职能是否科学? 11
8.怎样认识贷币的时间价值? 13
9.怎样认识良币与劣币的区分标准? 15
10.当代货币对人类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再生产的哪个领域? 17
11.关于贷币的内涵与外延的讨论。 18
12.如何认识纸币流通规律与贷币流通规律之间的关系? 19
13.马克思的纸币流通规律与贷币数量论是一致的吗? 20
14.贷币流通受哪些经济关系的制约? 22
15.衡量贷币流通是否正常的标志是什么? 23
16.怎样看待非物质产品对贷币流通的影响? 25
17.何谓贷币流通的时间规律和空间规律? 26
18.如何认识存款货币流通规律? 27
19.如何划分贷币流通层次? 28
20.测算贷币流通需要量的方法有哪些? 29
21.确定贷币流通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33
22.近几年来我国贷币流通速度是减慢还是加快? 35
23.怎样看待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现象? 37
24.怎样认识货币容纳量弹性? 39
25.如何认识货币增长规律? 41
26.贷币供给能否超前增长? 42
27.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调节经济具有哪些局限性? 44
28.怎样认识近年来农村货币流通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45
29.农村资金运动有哪些新特点? 47
30.怎样看待农村资金商品化的趋势? 48
通货膨胀 50
31.什么叫通货膨胀? 50
32.通货膨胀有哪些类型? 51
33.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4
34.怎样测量通货膨胀? 55
35.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出现通货膨胀? 56
36.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一回事吗? 57
37.怎样理解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58
38.结构性通货膨胀与财政性通货膨胀的区别是什么? 59
39.通货膨胀对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 61
40.如何理解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62
41.信用膨胀对国民经济的破坏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3
42.如何考察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 64
43.只要是经济发行就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吗? 66
44.我国是否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必然性? 67
45.通货膨胀是可行抉择吗? 68
46.在我国可否接受“适度”通货膨胀政策? 71
47.通货膨胀可能产生哪些严重后果? 73
48.建国以来我国出现了几次通贷膨胀?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我国政府相应采取了哪些控制措施? 75
49.我国通货膨胀有何特点? 78
50.如何消除通货膨胀? 79
51.为对付通货膨胀,银行应采取什么对策? 81
52.怎样才能防止通货膨胀,保持贷币稳定? 82
储蓄、利率 83
53.怎样定义社会主义储蓄? 83
54.如何认识我国银行储蓄的作用? 84
55.组织储蓄存款的意义是什么? 86
56.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储蓄具有积累性质? 87
57.储蓄存款有无数量界限? 89
58.怎样理解储蓄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91
59.储蓄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消费? 92
60.消费是如何影响着储蓄的? 94
61.怎样看待储蓄对消费的调节作用? 96
62.如何认识即期消费、储蓄、消费品库存和消费品滞销的关系? 97
63.确定储蓄利率的依据是什么? 98
64.确定利率的依据是什么? 101
65.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104
66.怎样认识利率在宏观和微规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106
67.储蓄、投资有无利率弹性和金融机构有无利率决策权? 108
68.怎样认识利率杠杆的特性? 111
69.农村贷款实行浮动利率有何意义与依据? 112
信贷资金运动 115
70.什么是信贷资金运动规律? 115
71.什么是银行信贷风险?它有何特性? 117
72.关于信贷资金运用决定信贷资金来源、贷款决定存款的观点。 119
73.关于信贷资金来源决定信贷资金运用的观点。 120
74.怎样区别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122
75.派生存款都是虚假存款吗? 124
76.怎样理解我国银行的信贷能力? 125
77.怎样计算销售资金率? 126
78.信用是分配行为还是流通行为? 129
79.什么是信贷资金的经济效果? 131
80.怎样考核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 132
81.为什么要对流动资金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33
82.银行统管流动资金后出现了哪些新问题? 134
83.对银行统管流动资金有哪些不同看法? 135
84.“利改税”后,企业流动资金有什么新变化? 137
85.银行统管流动资金后,财政是否仍应增拨信贷基金? 138
86.怎样认识流动资金假性周转? 139
87.为什么要强调建立企业自补资金制度? 140
88.如何看待“差额包干”管理办法? 141
89.“差额包干”会引起信用膨胀,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吗? 143
90.如何认识“实贷实存”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144
91.如何进一步完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147
92.为什么说“块块”管理是信贷体制改革的新尝试? 150
93.1986年流动资金为何出现全面紧张? 151
94.怎样认识当前农村民间借贷的特点、作用与局限性? 153
95.当前我国农村民间信用有哪些主要形式? 155
银行与金融体系 157
96.如何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157
97.我国应建立什么样的银行体制模式? 158
98.理论界关于金融中心问题提出了哪些主要看法? 160
99.双轨制银行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63
10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银行还有存在的必要性? 165
10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67
10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 170
103.社会主义银行的职能、作用是什么? 173
104.银行是否具有分配职能? 174
105.银行能否成为国家建设资金分配的主要渠道? 175
106.银行能发放投资性建设贷款吗?该种贷款如何归还? 176
107.怎样认识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177
108.如何强化中央银行的职能? 179
109.如何把握我国银行宏观经济调节的内容? 181
110.正确处理财政与银行关系的关键是什么?探讨财政银行关系的意义何在? 182
111.财政与银行分工协作关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分工协作的范围怎样划分? 183
112.什么叫专业银行企业化?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184
113.专业银行企业化与企业化经营有何区别? 185
114.为什么要实现专业银行企业化? 186
115.专业银行企业化需要哪些相应的外部条件? 187
116.专业银行企业化需要它内部进行哪些改革作为条件? 189
117.我国专业银行企业化应采取什么样的模式? 191
118.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突破口在什么地方? 192
119.专业银行企业化应采取什么步骤? 194
120.如何看待专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196
121.如何理解专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198
122.当前专业银行企业化存在哪些困难和障碍? 201
123.怎样看待专业银行承包经营? 203
124.银行经济效益有何特点? 205
125.怎样理解信用合作社的性质与改革方向? 206
126.信用社能否自成体系? 209
127.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是否可行? 210
128.合作金融的特征有哪些? 211
129.合作金融与集体金融是什么关系? 217
130.合作金融与股份金融的区别是什么? 219
货币政策 222
131.如何控制货币供应量? 222
132.为什么说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控制的“牛鼻子”? 224
133.我国的基础货币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26
134.怎样计算我国的货币乘数? 227
135.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性质是什么? 229
136.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能发挥作用吗? 230
137.新形势下开辟货币政策研究新领域有哪些主要原因? 233
138.怎样正确理解货币政策的涵义? 234
139.买行稳定货币的单一目标是否可行? 235
140.不稳定的货币流通是否可作为一种政策选择? 237
141.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38
142.在我国比较可行的贷币政策中期指标有哪 241
143.为什么说汇率状况是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依据? 241
144.我国近期内应正确选择和变通运用哪几种贷币政策工具? 243
14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异同点有哪些?二者如何配合? 244
146.怎样认识货币政策时间滞后现象?其意义何在? 246
147.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存在着哪些困难? 248
148.货币政策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应作哪些调整? 250
149.怎样在立法上和体制上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 252
150.发展中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经济与金融的背景条件是什么?它们的货币政策手段有哪些? 253
151.我国贷币政策的“双重目标”是矛盾的吗? 255
152.什么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57
153.我国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与西方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有什么不同? 258
金融市场 260
154.什么是金融市场? 260
155.“金融市场”与“资金市场”的提法谁更确切? 261
156.金融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62
157.为什么我国应先重点建立和完善短期资金市场,再逐步发展长期资金市场? 263
158.怎样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264
159.我国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特点 266
160.怎样认识金融市场的作用? 268
161.什么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269
162.怎样对金融市场进行分类? 271
163.发行股票、债券的必要性是什么? 272
164.怎样认识股票、债券集资的作用? 273
165.怎样认识股息和红利的性质? 275
166.是否应该控制债券的发行总量? 276
167.关于国营企业发行股票的问题。 277
168.债券有哪些种类? 280
169.中央银行能否参加资金市场上的资金融通活动? 283
汇率与外资利用 285
170.黄金外汇储备过多对经济的影响。 285
171.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应保持在什么水平? 287
172.如何加强外汇储备的集中统一管理? 289
173.怎样选择汇率政策? 290
174.对制定人民币汇价的理论依据有什么不同看法? 291
175.为什么双重汇价必须改革为单一汇价? 293
176.人民币汇率两次下调的背景、原因、目的、方式、效果以及局限性是什么? 294
177.目前实行什么样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更为可行? 297
178.汇价政策的改革目标和环境是什么? 299
179.怎样改革现行外汇留成制度? 300
180.影响利用外资规模的因素是什么? 302
181.如何选择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途径? 304
182.如何提高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经济效益? 306
保险 309
183.什么是保险? 309
184.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保险的基本理论及我国的保险实践。 310
185.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保险有哪些职能、作用? 311
186.社会主义保险的规律是什么?如何按保险规律办事? 315
188.如何处理好保险与财政的关系? 316
187.保险和企业自保的作用有何不同? 316
189.怎样评价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 317
190.为何要强调保险基金的积累作用? 319
191.将保险基金用于投资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原则。 320
192.改革现行保险体制的必要性。 323
193.现行保险体制应怎样改革? 325
194.完整的社会主义保险体系的构成内容是什么? 326
195.保险企业的利润如何分配? 328
196.价格改革对保险有哪些影响? 329
197.什么是保险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如何加强保险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330
198.如何增强保险企业活力? 332
199.为何要改革现行保险税率? 334
200.为何要改革现行保险准备金制度?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