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陀山鹦鹉与道旁小童(代序) 梅子 1
导言 1
第一章陈若曦早期世界观形成及其特点 1
一、童年、少年时代 2
二、“激扬文字”的大学时代 18
三、早期世界观的特点 33
第二章早期的乡土文学 46
一、第一篇短篇小说《周末》 46
二、在彷徨中探索——《钦之舅舅》、《巴里的旅程》 50
三、在探索中回归乡土——《灰眼黑猫》、《收魂》、《妇人桃花》、《辛庄》、《乔琪》、《燃烧的夜》 64
四、“乡土文学”的代表作——《最后夜戏》 88
五、“乡土文学”的本质——与“五四”新文学相呼应 97
第三章60年代的思想激荡 105
一、向往未曾见过面的祖国 108
二、对“文革”从充满热情到全面否定 114
第四章70年代的“伤痕文学” 120
一、一篇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代表作 122
——《尹县长》 122
二、继《尹县长》之后的“伤痕文学”——《任秀兰》、《耿尔在北京》、《晶晶的生日》、《值夜》、《查户口》 134
三、短篇小说集《老人》:《老人》、《尼克森的记者团》、《丁云》、《春迟》、《地道》、《十三号单元》、《女友艾芬》 156
四、第一部长篇小说集《归》 170
五、陈若曦“伤痕文学”的独特风貌 197
的统一大业努力不懈 213
第五章“奋力奔腾逐大波”——80年代为祖国 213
第六章80年代的美华文学 232
一、新时代潮流的产儿——中篇小说《向着太 235
平洋彼岸》 235
二、新的时代推动了陈若曦长篇小说创作的新繁荣——《突围》、《远见》、《二胡》、《纸婚》 260
三、“别有深情一万重”——《二胡》的艺术特色 313
四、“美华文学”的深邃美 326
第七章陈若曦的散文创作 345
一、“高标烈风,登兹百忧” 348
二、“平淡之事”与“极趣之笔” 364
陈若曦对话 371
第八章总结——就陈若曦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与 371
一、创作题材不断开拓——从关怀乡土,而家 372
国,而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372
二、人物塑造的类型走向——从对社会底层小 380
人物不幸命运的悲悯同情,到对在美华人知 380
识分子的群像塑造 380
三、创作体裁的发展趋向——从短篇小说,而长篇小说,而散文创作日趋繁荣 384
四、“妙处只是个情事逼真”——“真”在陈若曦美学观念中的含义 389
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陈若曦对白描手法的偏爱 391
后记 394
陈若曦中文著作年表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