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1
第一章土壤颗粒和质地 1
一、土壤颗粒的概念 1
二、土壤颗粒的特性 1
(一)土壤颗粒的表面积和表面性质 2
(二)土壤颗粒的矿物及化学组成 8
(三)土壤颗粒的物理性质 14
(四)我国土壤颗粒的分布特点 19
三、土壤颗粒分析的原理 20
(一)土壤的分散 20
(二)土壤颗粒分析 22
四、土壤颗粒的分级及质地分类 25
(一)土壤颗粒的分级 25
(二)土壤质地分类 28
五、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及其调节 37
(一)土壤质地和土壤肥力的关系 37
(二)土壤质地剖面与肥力的关系 38
(三)不同质地土壤的合理利用和调节 39
第二章土壤结构的发生和分类 48
一、土壤结构的概念 48
二、土壤结构的发生 49
(一)土壤的团聚性 50
(二)土块崩解 58
(三)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机制 64
三、土壤结构的分类 75
(一)按结构体形态分类 77
(二)按不同起源的土壤结构分类 78
(三)按微形态特征分类 80
一、土壤结构的评价 84
第三章土壤结构的评价及管理 84
(一)土壤结构的田间形态评价 85
(二)团聚体数量指标评价 86
(三)土壤孔隙性的评价 90
二、土壤结构的肥力意义 99
(一)土壤结构和土壤溶质 100
(二)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 103
(三)土壤结构和根系生长 105
三、土壤结构的管理 109
(一)合理耕作 109
(二)合理轮作 113
(三)增施有机肥料 117
(四)人工结构改良剂的应用 118
第四章土-水系统的物理性质 126
一、土壤和水的相互作用 126
(一)粘度的概念 129
二、土壤粘度 129
(二)粘度测定的原理 131
(三)影响泥浆粘度的基本因素 133
三、土壤膨胀 134
(一)粘土晶架结构和膨胀 134
(二)粘土膨胀的理论 136
(三)膨胀的研究方法 141
(四)影响土壤膨胀的因素 145
四、土壤粘附和粘结性(内聚力) 147
(一)表面张力和水的能量效应 147
(二)土壤粘附性(粘着性) 151
(三)土壤粘结性 156
五、土壤收缩 162
(一)收缩阶段 162
(二)土壤膨胀和收缩的滞后现象 163
六、土壤可塑性 165
(三)土块收缩的测定 165
(一)可塑性发生的原理 166
(二)流限和塑性限的测定 167
(三)影响塑性界限的因素 171
(四)塑性界限的意义 175
七、土壤结持度(稠度)和土壤的管理准则 179
第五章土壤变形和耕作 187
一、土壤应力与应变 187
(一)土壤应力 187
(二)土壤应变 190
(三)应力-应变关系 192
二、土壤强度 195
(一)剪强度 195
(二)土壤坚实度(硬度) 202
(三)承压强度 207
三、土壤的流变特性 208
(一)流变概念 209
(二)流变模型 211
(三)土壤的结构和流变特性 213
四、土壤耕作 215
(一)耕作的概念和问题 215
(二)耕作力学 217
(三)作业和?土 222
(四)土壤的粘闭和调节 224
五、农业土壤的压实 227
(一)土壤压实和物理特性 228
(二)土壤压实的原因 229
(三)土壤对压力和变形的反应 232
(四)土壤压实的防止和调节 241
第六章土壤的磁性 249
(一)物质的磁性 250
一、土壤矿物的磁性 250
(二)土壤矿物的磁性结构 253
(三)土壤矿物的磁化率 254
(四)土壤氧化铁矿物的磁性 255
二、土壤磁性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 257
(一)岩石和成土母质 257
(二)土壤水分状况 259
(三)土壤有机质 260
(四)土壤颗粒组成 262
(五)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磁性的消长 266
三、我国土壤的磁性 267
(一)富铝土(红壤)纲土壤的磁化率剖面 268
(二)淋溶土纲土壤的磁化率剖面 271
(三)半淋溶土纲土壤的磁化率剖面 272
(五)水稻土及其起源土壤的磁化率剖面 273
(四)钙成土纲和石膏-盐层土纲土壤的磁化率剖面 273
四、土壤物理性质的磁法改良 277
(一)磁场处理土壤 277
(二)土壤磁性改良剂的应用 279
第七章土壤水分的保持与运动 284
一、土水关系 285
毛细管模型 285
二、土壤含水量 287
(一)表示方法 287
(二)含水量测定 289
三、土壤水的能量状态 290
(一)压力势,ψ? 292
(二)基质势,ψ? 292
(三)溶质势,ψ? 293
(四)水势,ψ? 293
(五)重力势,ψz 294
(七)势前合并 295
(六)总势,ψ? 295
(八)单位 296
(九)一个平衡系统的总势 297
(十)水分特征曲线 298
(十一)滞后现象 301
(十二)温度对水势的影响 302
(十三)水势测定 303
四、土壤水运动 307
(一)饱和土壤水运动 308
(二)非饱和土壤水运动 311
(三)瞬态流方程 314
(四)扩散方程 315
(五)参数测定 317
(六)土壤水流动第二定律 321
(七)水汽运动 322
第八章田间土壤水分循环 326
一、土壤水分渗透 326
(一)渗透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分布 327
(二)湿润锋 327
(三)土壤渗透速率、土壤入渗量 332
(四)几种不同情况下的渗透和渗透方程 334
(五)地表径流 345
二、土壤水分的再分配 345
(一)再分配过程中剖面含水量的变化 346
(二)滞后作用对再分配过程中剖面含水量的影响 348
(三)再分配过程中湿润锋的移动 349
(四)影响再分配的因子 350
(五)田间持水量 350
三、农田排水 353
(一)农田水分过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353
(二)农田排水的任务与排水原则 355
(三)排水和水分再分配 357
(四)地面排水 358
(五)地下排水 360
(六)平原圩区的河网化 367
第九章裸露土壤的蒸发 373
一、地下水位深时的土面蒸发 373
(一)蒸发的阶段性 373
(二)不同蒸发阶段蒸发速率的变化 375
二、地下水位浅时的土面蒸发 378
(一)水分的毛管上升 378
(二)在地下水位影响下的土面稳定蒸发 379
三、土壤蒸发与盐渍化 381
四、土面蒸发与土壤水分再分配 382
五、滞后作用与蒸发 382
(二)覆盖 385
六、土壤蒸发的控制 385
(一)植树造林 385
(三)促进土表形成干燥层,降低导水能力 386
(四)改善土表结构状况 386
(五)适当耕作 388
第十章土壤水分与植物吸水的关系 395
一、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 396
二、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 398
(一)根系的吸收面 398
(二)根系吸水与根-土水势的关系 399
(三)根系吸水的机理 402
(四)影响水分吸收的因子 403
三、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404
(一)早期的几种观点 404
(二)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新概念 406
(一)土水势、大气蒸发力与植物水势的关系 407
四、土壤水和植物水势 407
(二)不同土壤中土水势和根水势的关系 409
第十一章土壤空气 414
一、土壤空气存在的物理状态、容量及组成 414
(一)土壤空气存在的物理状态 414
(二)土壤空气的容量 416
(三)土壤空气组成及其含量 418
二、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动态变化 424
三、土壤空气更新的因素 424
(一)气象因素 424
(二)土壤理化性质 425
(三)生物及生物化学过程 425
(四)人类生产活动 425
四、土壤空气的扩散 426
(一)土壤颗粒疏松排列时D/D0与S的关系 429
(二)土壤颗粒紧密排列时D/D0与S的关系 430
五、土壤通气性指标及其测定原理 434
(一)土壤空气容量 434
(二)土壤通气孔隙 434
(三)土壤通气量 435
(四)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435
(五)土壤的气体扩散系数 436
(六)土壤空气中氧的含量 436
(七)土壤氧扩散率 437
六、土壤空气与土壤性质 438
(一)对成土过程的作用 438
(二)对土壤氧化还原过程的影响 438
(三)对营养物质转化的作用 441
(四)对土壤结构形成的作用 441
(一)种子发芽 444
(二)根系发育 444
七、土壤空气与植物生长 444
(三)植株生长及产量 445
八、土壤空气的调节 446
(一)耕作 447
(二)轮作 447
(三)排水 448
第十二章土壤热量状况 453
一、土壤温度的意义 453
(一)土壤温度对其它肥力因素的影响 453
(二)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56
(三)土壤温度对病虫害的影响 458
二、土壤热源和地面辐射平衡 460
(一)土壤热量来源及地面辐射平衡 460
(二)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 461
三、地面热量平衡和土壤热交换 468
(一)地面热量平衡 468
(二)土壤热交换 471
四、土壤热特性 474
(一)土壤热容量 475
(二)土壤导热率 476
(三)土壤导温率 478
五、土壤温度变化 479
(一)土壤的温度传导 479
(二)土壤温度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484
(三)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因子 487
六、土壤冻结 494
(一)土壤冻融现象 494
(二)冻结土壤的某些物理特性 498
七、土壤温度的调节 502
(一)耕作 503
(二)以水调温 505
(三)覆盖 508
(四)设置风障等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