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价值革命》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坹屋太一著;黄晓勇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1987
  • ISBN:2002·313
  • 页数:256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探求“下一个社会”的全貌(代序) 1

第一章“新社会”诞生的征兆 5

“高级社会”还是“新社会” 5

一、工业社会的顶点——战后石油文明 9

高速增长笼罩下的战后世界 9

经济增长因石油开始了 12

最有利的资源小国——日本 15

人们的“良知” 18

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23

工业社会的基本精神 26

“资源有限论”成为定论 30

二、“新社会”诞生的征兆 30

“轻薄短小”和超现代 32

“走下坡路”的石油文明 35

显现工业社会终结的诸现象 39

“良知”还在起作用 42

作为“知识价值之容器”的物质财富 44

“知识价值革命”的前兆 46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大变革 49

“知识价值革命”目前已经开始 51

第二章 探寻文明的“犯人” 53

未知的未来 53

一、文明的起源和变革 56

观察社会变化的着眼点 56

绿洲农业和城市国家——原始时代 60

产生了“古代社会”的“农业革命” 64

特别关心物质财富的古代社会 67

以扩大物资生产为目的的古代国家 70

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局限性 73

文明衰亡的症状群 79

发达地区的人口减少 81

古代社会的终结——审美观的变化 86

中世纪的起因——人口结构的变化 89

联结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的印度“后古代” 92

二、文明的“犯人”及其现状 94

文明的“犯人”——技术、资源及人口 94

在“不能生活的地方”增加人口 99

“资源”的变化和土地的沙漠化 103

技术进步的方向发生“逆转” 107

作为先行指标的美术 109

第三章 下一个时代是“高技术中世纪”吗 114

产生“新社会”的胎动 114

一、反物质文化的产生与特点 119

否定物质文明的“进步” 119

重视社会主观的中世纪社会 123

接受后进地区宗教的原因 127

“物资不足、时间有余”的文化 129

排斥理性主义的中世纪 134

社会主观优先于物质财富价值 136

一物多价与不等价交换 137

总媒介社会 140

中世纪的组织与国家 142

中世纪终结的原因 144

十世纪中国的“亚近代” 148

东洋“亚近代”的衰亡与文艺复兴 151

二、目前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153

超现代意味着什么 153

资源有限感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157

物质财富饱和感与非物质需求 160

技术革新的效果——时间过剩 161

计算机为省资源化与多样化做出贡献 164

多样化的意义与影响 166

信息化的问题与将来 168

走向“物资不足,知识有余”的社会 170

“知识价值”无所不在 171

劳动的实际变化大于表面 173

按贡献范围的产业分类 175

第四章 “知识价值革命”与“知识价值社会”的本质 178

创造“新社会”的“知识价值革命” 178

一、“知识价值”的本质与行为 181

“知识价值”的本质——社会主观意识决定的短暂性价值 181

“决策成本”的重要性 186

用过就扔的“知识价值 188

从寄生性的客观价值到自立性的主观价值 191

二、“知识价值社会”鸟瞰 194

生产手段与劳动力一体化 194

以城市中间阶层为核心的社会 198

从法人组织到属人性组织 199

从官僚式的管理能力到商人式的机智 202

等价交换原则的瓦解与职业选择方面的变化 204

“财富的抽象化” 206

民族国家的消失与思想?的确立 208

第五章 日本的“知识价值革命” 211

“知识价值革命”开始了 211

一工业社会的“优等生”——日本 214

最切近理想的国家 214

让今天的优等生成为未来的成功者 218

产生集团主义的日本风土 221

使“消化”与“拒绝”均有可能的地区 224

没有绝对正义感的实利主义 226

和平所养育的官民一体思想 229

资源限制培养了日本式的勤劳 232

由于资源丰富而进发出的成长力 234

二、“需求民主主义”的进展 237

凝固了的变革时期 237

袭击西欧的高龄化危机 239

在“知识价值革命”中领先的美国 241

“知识价值革命”与“产业空洞化” 243

对美国现状的不同评价 246

强有力地维护工业社会的日本 248

日本的选择 250

向日本文化本身提问之时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