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焦菊隐的艺术道路及其导演学派的形成 1
一焦菊隐在新中国建立前的艺术生活道路 1
目 录 1
二在社会主义时代形成的焦菊隐导演学派 7
三焦菊隐导演学派建立在现实主义与民族 12
化相结合的基础上 12
第二章《龙须沟》——焦菊隐导演学派的起点 19
一倾心于“内心体验”和“逼真地再现生活” 19
的戏剧 19
二扎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中,是焦菊隐导 23
演学派形成的起点 23
三还原于生活的“二度创造” 28
术形象的桥梁 33
四 “心象”学说——从生活出发到达创造艺 33
第三章上下求索的三年 43
一《龙须沟》总结中理论上的失误 44
二 《明朗的天》导演工作中的得失 53
三排演《布雷乔夫》的启示,决心探求民族 63
戏剧之路 63
第四章《虎符》——向“中国学派”进行探索的 69
里程碑 69
一思想的孕育,行动的触发 70
二致力于架起一座“金桥” 75
三创建“中国学派”的新型话剧 85
第五章 《茶馆》、《智取威虎山》——民族化的 90
探索首先在现代剧目上绽放奇葩 90
一戏剧美学思想的发展变化 92
二打破生活的自然形态,创造戏剧的真实 95
三艺术的体验与艺术的表现 101
四寻求民族的、剧场性的表现方法 106
第六章 《蔡文姬》、《武则天》——焦菊隐导演学 114
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熟时期 114
一“欣赏者与创造者共同创造”的戏剧观 115
二渗透着民族戏剧美学精神的“艺术真实” 124
三在诗的意境上的会心 133
四“和观众一起来艺术地探讨生活” 139
第七章《关汉卿》——民族戏剧构成法的探索及其 145
未竟的理想 145
一民族戏剧构成法的实验 146
二舞台艺术形象的直观性与抒情性 149
三演出结构的整体连贯性 156
四未竟的艺术理想 161
第八章 焦菊隐导演学派的美学思想 165
一焦菊隐戏剧美学思想的时代属性 166
二《论民族化(提纲)》和它的美学思想体系 171
三从《论推陈出新(提纲)》看焦菊隐导演 191
学派的形成……………………………………………17? 191
第九章 焦菊隐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1
一建立新型剧场艺术的共同理想 192
二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与保证 197
三与作家在艺术上的会心合作 201
四形成默契的创作集体 206
后记 212
附:焦菊隐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