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 概 论 1
第一节农业气象学的任务 1
一、农业气象学定义 1
二、农业气象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
(一)农业气象学研究的对象 2
(二)农业气象学研究的内容 2
三、农业气象学研究的目标 3
(一)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气候资源 3
(二)有效地防御农业气象灾害 4
(三)积极地利用和改造农业小气候 4
(四)广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4
第二节中国农业气象学发展史 5
(五)不断提高农业气象学的理论水平 5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气象成就 6
(一)古代农业气象科技发展的背景 6
(二)古代的农业气象概念 6
(三)古代在农时、节令、授时方面的成就 7
(四)古代在作物气象方面的成就 9
(五)古代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11
(六)古代农田小气候利用与改良技术 13
(七)古代的农候占验 14
二、中国近代农业气象科技的发展 15
三、中国现代农业气象学的发展 17
(一)农业气象机构建设 17
(二)农业气象队伍的发展 19
(四)农业气象学会的发展 20
(三)农业气象设备条件的发展 20
(五)农业气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21
(六)农业气象的基本经验 22
第二章 农业气象学基础 24
第一节光与农业生产 24
一、光照度与农业生产 24
(一)均匀作物群体内光分布模式 24
(二)光斑、阴影和闪光 28
(三)光照度的农业气象指标 29
(四)光照度临界期 30
(五)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 31
(六)光照度与农产品的品质 32
(七)作物群体光合速率的计算 32
(一)光周期现象和类型 35
二、光照时间与农业生产 35
(二)对光周期现象的几种解释 36
(三)植物的感光性 37
(四)光照时间与作物引种 37
三、光谱成分与作物生育的关系 39
(一)太阳光谱 39
(二)光合有效辐射(PAR) 40
(三)热辐射 41
(四)紫外辐射 41
四、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 42
(一)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42
(二)影响光能利用率提高的因素 43
(三)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44
(四)光与家畜生产 46
第二节温度与农业生产 50
一、温度与农业生物及农业生产的关系 50
(一)植物的温度三基点和范霍夫定律 50
(二)温度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2
(三)土温对作物的影响 52
(四)温度对变温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53
(五)温度对畜禽生命活动的影响 54
(六)温度对食用菌和农用微生物的影响 55
(七)温度对农事活动的影响 56
二、温度对农业生物发育的影响 56
(一)农业生物的感温性 56
(二)积温学说 57
(三)温度日变化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8
(四)温度与光照对作物发育的综合影响 60
(五)温度对农业动物发育的影响 62
三、农业温度指标 62
(一)农业环境温度与农业生物的体温 62
(二)农业界限温度 63
(三)农业气象温度指标及模式在生产上的应用 64
第三节水分与农业生产 65
一、降水的农业意义 65
(一)降水的类型及其农业意义 65
(二)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 66
(三)空气湿度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67
二、农田土壤水分 68
(一)土壤水分的类型 68
(二)土壤水分常数及其农业意义 69
(三)土壤水势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71
(四)土壤水分平衡 72
(五)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 73
(六)土壤水分的调控途径 73
三、植物的水分状况 74
(一)水分与植物的生命活动 74
(二)植物体的水分含量 74
(三)叶水势和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75
(四)SPAC的阻-容网络模式 76
四、作物的需水规律 78
(一)蒸发、蒸腾和蒸散 78
(二)蒸散量的计算 80
(三)作物的需水量 81
(四)作物的需水临界期 82
(五)作物的实际耗水量 83
(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途径 84
五、农业动物及微生物与水分 86
(一)水分与动物的生命活动 86
(二)畜禽的水分平衡 87
(三)微生物与水分 88
第四节二氧化碳与农业生产 89
一、农业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89
(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碳素循环 89
(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 93
(三)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 96
(四)畜舍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97
二、二氧化碳在农业生物生长中的作用 97
(一)农业生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利用 97
(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98
(三)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植物某些生理活动的影响 102
(四)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03
(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04
三、二氧化碳施肥 105
(一)设施栽培中推广二氧化碳施肥的必要性 105
(二)二氧化碳施肥中应注意的问题 106
第五节风与农业生产 107
一、风对植物外部形态和解剖构造的影响 107
二、风对植物花粉、种子及病虫害传播的影响 108
三、风对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的影响 108
(一)二氧化碳输送 108
(三)蒸腾与叶温 109
(二)闪光作用 109
四、风对植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10
五、风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110
(一)帮助牲畜散发体热 110
(二)降低厩内过高的湿度 111
(三)带走厩内有害气体 111
第三章 中国农业气候 116
第一节中国农业气候特点 116
一、季风气候明显,构成了中国农业生产极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 116
二、雨热同季,适宜扩大喜温高产作物栽培 117
三、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和类型多样,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117
四、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 118
第二节中国农业气候资源 118
一、辐射资源 118
(一)辐射资源的地区分布 119
(二)辐射资源的季节分配 121
(三)辐射量的年际变化 121
(四)辐射资源在山地的分布 122
(五)光合有效辐射 122
(六)日照时数 124
二、热量资源 124
(一)热量资源的地区分布 124
(二)热量资源在山地的分布 125
(三)热量资源的年际变化 125
三、降水资源 128
(一)降水资源的地区分布 129
(二)降水资源在山地的分布 129
(三)降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131
(四)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132
第三节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133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理论与方法 133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基本概念 133
(二)农业气候区划的种类 134
(三)农业气候区划的原则 135
(四)农业气候区划的基本方法 135
(五)农业气候区划的等级单位及区划指标体系 136
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137
(一)中国农业气候区划的简况 137
(二)中国综合农业气候区划 138
第四节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149
一、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概述 149
(二)生理生态模型 150
(一)经验统计模型 150
二、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 150
(三)作物动力生长模拟模式 156
三、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 157
(一)中国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布 157
(二)中国三北地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160
(三)山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161
(四)中国牧区天然草场的牧草生产力 162
第五节气候与种植制度 163
一、种植制度系统 163
(一)种植制度类型 163
(二)种植制度的发展概况 164
(三)种植制度系统 164
(一)种植制度形成的气候背景 165
二、气候条件与种植制度 165
(二)气候条件与种植制度 166
三、种植制度气候区划 169
(一)全国作物种植制度气候区划 169
(二)分区 170
四、气候与间套种 173
(一)间套复种群体的形成原理 173
(二)作物复合群体的生态适应性 174
五、种植制度的发展 176
(一)南方亚热带农田的冬季进一步开发 176
(二)北方棉田两熟的发展 177
(三)发挥玉米在间套复种中的作用 179
(四)种植制度发展的前景 179
一、农业气候相似分析方法 180
第六节中国与世界农业气候相似分析 180
二、中国与世界各洲农业气候相似比较 181
(一)农业气候条件比较 181
(二)作物气候条件比较 185
第七节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189
一、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成就 189
(一)分区分类利用 189
(二)山地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89
(三)利用优势气候资源发展名优特产的生产 190
(四)根据作物气候生态习性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190
(五)改变种植制度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效益 191
(六)气候能源的农业开发利用 191
二、中国农业气候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重点 191
一、绪论 196
第四章农业小气候 196
第一节农业小气候的物理基础与理论进展 196
二、下垫面的辐射特征、能量平衡和物质传输 198
(一)下垫面的辐射特征 198
(二)下垫面的能量平衡 202
(三)下垫面的物质传输 218
第二节农业小气候类型及其应用 225
一、农田小气候基本特征 225
(一)农田小气候的形成 225
(二)农田小气候研究的基本内容 226
二、设施小气候基本特征 238
三、林地小气候和防护林小气候基本特征 239
(一)农田防护林小气候 239
(二)保护地小气候 242
(一)山地气候和小气候基本特征 245
四、地形小气候基本特征 245
(二)山地气候和小气候对林木生育的影响 248
(三)山地地形气候和小气候资源利用 252
第三节农业小气候研究方法 257
一、农业小气候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257
二、农业小气候测量的特点 258
三、农业小气候测量方法 260
(一)农业小气候测量的一般原则 260
(二)测量方式 262
(三)测量项目、方法和仪器 264
(一)观测资料常规整理和分析方法 269
(二)观测资料的推算方法 269
四、农业小气候测量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269
五、农业小气候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273
(一)测量方法和仪器 274
(二)环境模拟技术 274
(三)微环境自动调控和管理技术 275
(四)信息技术 275
第五章 农业气象灾害 280
第一节旱灾 280
一、旱灾的环流特征 281
二、干旱类型和干旱指标 282
(一)干旱类型 282
(二)干旱指标 283
三、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287
(一)旱灾的时间分布规律 287
(二)旱灾的地区分布规律 289
(三)季节性旱灾的地区分布规律 290
四、旱灾的防御措施 292
(一)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292
(二)合理耕作,蓄水保墒 293
(三)兴修水利,节水灌溉 294
(四)地面覆盖栽培,抑制土壤蒸发 294
(五)选用抗(耐)旱作物和品种 295
(六)化学控制措施 296
第二节干热风 297
一、干热风的成因和类型 297
(一)干热风天气的环流特征 297
(二)干热风的类型 298
(一)干热风的危害机理 299
二、干热风的危害机理和危害指标 299
(二)干热风的危害指标 302
三、干热风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气候区划 303
(一)干热风的时间分布 303
(二)干热风的地理分布 304
(三)干热风气候区划 306
四、干热风的防御措施 307
(一)生物防御措施 307
(二)农业防御措施 308
(三)化学防御措施 309
第三节洪涝与湿害 310
一、洪涝与湿害的分类和指标 310
(一)洪涝与湿害分类 310
(二)洪涝与湿害指标 311
二、洪涝与湿害的成因 312
三、洪涝与湿害危害机理和特点 313
四、洪涝与湿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314
五、洪涝与湿害的防御措施 317
第四节冷害 318
一、冷害的成因和类型 319
(一)冷害形成的天气特征 319
(二)冷害的类型 320
二、作物受冷害机理与冷害指标 321
(一)作物冷害的生理机制 322
(二)作物冷害指标 327
三、冷害的时空分布 330
(一)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春、秋季冷害 330
(二)东北地区的夏季冷害 332
四、防御冷害的对策和措施 335
第五节霜冻 336
一、霜冻灾害的成因 337
二、霜冻的类型和指标 339
(一)霜冻的类型 339
(二)霜冻的温度指标 340
三、霜冻的时空分布 343
四、霜冻的防御措施 346
(一)避霜对策 346
(二)抗霜措施 347
(三)减轻霜灾的措施 348
第六节冻害 349
(二)植物冻害机理 350
一、冻害的成因和机理 350
(一)冻害的成因 350
(三)植物的抗寒性锻炼 351
二、植物冻害指标及类型 352
(一)冬小麦冻害类型和指标 352
(二)柑橘冻害天气类型和指标 354
三、冻害的时空分布 356
(一)冬小麦冻害的时空分布 358
(二)柑橘冻害的时空分布 361
四、冻害的防御对策与措施 364
第七节热害 366
一、热害的机理 366
三、热害的防御措施 368
二、热害的时空分布 368
第八节风害 369
一、风害的成因和类型 370
二、风害的时空分布 372
三、几种主要风害的特点及防御措施 373
第九节雹灾 374
一、影响雹灾程度的因子 374
二、雹灾的时空分布 375
三、雹灾的防御措施 377
第十节黑白灾 379
一、黑白灾的危害规律 379
二、黑白灾的时空分布 381
三、黑白灾的防御措施 383
(一)环境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作用的持续性 386
一、农业气象预报理论基础 386
(二)各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影响的不等同性和不可取代性 386
第一节农业气象预报 386
第六章 农业气象预报情报 386
(三)气象条件和作物群体生长演变的准“同步”性 387
(四)各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影响的综合性和交互性 387
(五)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天气气候演变的前后关联性 387
二、农业气象预报方法 387
(一)统计学方法 387
(二)天气学方法 387
(三)气候学方法 388
(四)物候学方法 388
(五)数学物理模拟方法 388
(六)卫星遥感方法 388
(一)农作物发育期预报 389
三、农业气象专业预报 389
(二)农事活动农业气象预报 392
(三)农田土壤水分预报 396
(四)农作物产量预报 400
(五)农业气象灾害预报 407
(六)作物病虫害农业气象预报 414
(七)森林火险预报 419
第二节农业气象情报 423
一、农业气象情报的基础理论 423
(一)中国农业气象情报的兴起 423
(二)农业气象情报的概念和作用 423
(三)农业气象情报的基础理论 424
二、农业气象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425
(一)信息源的组织 425
(二)监测的实施 426
(三)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自动化系统 428
三、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 431
(一)编制农业气象情报的原则 431
(二)编制农业气象情报服务产品的准备 432
(三)农业气象情报服务产品 434
(四)农业气象情报服务 437
第七章 农业气象研究方法 440
第一节农业气象监测与试验方法 440
一、农业气象观测方法 440
(一)农业气象观测的基本原则 440
(二)农业气象观测对象和内容 440
(三)中国农业气象站网布局和观测工作进展 442
二、农业物候研究方法 442
(一)观测对象和项目的确定 442
(二)农业物候观测方法 443
(三)观测资料整理方法 446
(四)自然物候观测与农业 447
三、土壤水分研究方法 447
(一)土壤水分测定特点 447
(二)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449
四、农业气象仪器 451
(一)农业气象仪器特点 451
(二)农业气象仪器的选用 451
(三)中国农业气象仪器新进展 453
五、农业气象试验方法 454
(一)农业气象田间试验特点 454
(二)农业气象田间试验方法的种类和选用 454
(二)遥感方法及主要过程 455
(一)遥感方法的基本原理 455
六、农业气象遥感 455
(三)人工气候试验方法 455
(三)遥感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 456
第二节农业气象数理统计 457
一、特征数 457
(一)几种主要特征数的基本概念 457
(二)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 458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的应用 459
(一)基本概念 459
(二)几种主要的概率分布及其应用 461
(三)分布函数的特征参数计算 464
三、回归分析及其应用 465
(一)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465
(三)回归方程的建立 466
(二)最小二乘法 466
(四)相关关系 467
四、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 473
(一)韵律分析 473
(二)谐波分析 473
(三)方差分析 474
(四)自回归分析 475
(五)转移概率分析 476
(六)谱分析 476
五、判别分析及其应用 477
(一)二级判别 477
(二)多级差别 478
六、聚类分析及其应用 478
(一)基本概念 478
(二)聚类分析统计量 479
(三)均匀化(标准化)问题 480
(四)分类系统 480
七、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及其应用 480
(一)基本概念 480
(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基本原理 481
(三)举例 482
(四)应用 484
第三节作物气象模拟方法 485
一、作物模型的几种类型 486
(一)经验性和机理性模型 486
(二)静态和动态模型 487
(三)确定性和随机性模型 487
(一)模型结构及其假设 488
二、作物模拟的方法 488
(四)研究性模型和应用性模型 488
(二)模型结构的数学表达 489
(三)程序设计和求解方程 492
三、模型的检验 493
(一)模型的可靠性检验 493
(二)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493
四、模型的应用 496
(一)水稻常年优化栽培决策 496
(二)水稻增产关键分析 498
(三)制作水稻高产栽培模式图 498
(四)水稻栽培的计算机模拟试验 498
(五)水稻苗情预测与当年栽培决策 498
(六)模拟水稻在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 498
(九)估测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499
(十)在防灾、减灾上的应用 499
(七)水稻病虫害预测与防治决策 499
(八)水稻品种适应性与地区性决策 499
(十一)在杂交稻制种上的应用 500
五、今后的发展方向 500
(一)和农业专家系统相结合 500
(二)和农业遥感技术(RS)相结合 501
(三)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 501
(四)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相结合 502
(五)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技术相结合 503
一、水稻分布与气象 506
(一)水稻的地理分布 506
(二)水稻种植区的气候条件 506
第一节水稻与气象 506
第八章粮食作物与气象 506
(三)影响水稻生产的气候要素 507
二、水稻生长发育与气象 509
(一)水稻秧苗生长与气象 509
(二)水稻返青、分蘖与气象 510
(三)水稻穗形成、开花与气象 510
(四)水稻灌浆、成熟与气象 511
三、水稻产量形成与气象 512
(一)水稻的光合—呼吸作用 512
(二)水稻的光能利用 513
(三)各稻区水稻光能利用率与生产力 518
(四)提高水稻产量的潜力与途径 519
四、水稻主要气象灾害 520
(一)水稻旱害 521
(二)水稻雨涝害 522
(三)水稻低温冷害 524
(四)水稻高温热害 527
(五)水稻阴雨害 529
五、水稻栽培与气象 531
(一)引种 531
(二)水稻安全播栽期 532
(三)群体结构与气象 532
(四)杂交稻制种与气象 533
(五)栽培措施与气象 534
六、水稻气候生态区划 536
(一)区划的方法与步骤 536
(二)分区 536
(二)小麦生产概况 539
(三)小麦气候生态条件 539
一、小麦分布与气象 539
(一)小麦分布 539
第二节小麦与气象 539
二、小麦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540
(一)小麦生育的温光反应 540
(二)小麦生长发育与气象 542
(三)小麦群体结构及光能利用率 548
(四)水分与小麦生长发育 549
(五)小麦品质与气象 552
三、小麦主要气象灾害 554
(一)小麦干热风害 554
(二)小麦冻害 555
(三)小麦霜冻害 556
(四)小麦湿害 556
(五)小麦旱害 557
(一)区划的原则 558
(二)区划的指标 558
(三)分区 558
四、小麦气候区划 558
五、小麦生产与气象 560
(一)小麦适播期与气象 560
(二)小麦品种与气象 561
(三)小麦引种与气象 561
(四)小麦灌溉与气象 561
(五)旱地小麦与气象 562
(六)小麦收获期与气象 563
(一)玉米生产概况 564
(二)玉米种植的特点 564
一、中国玉米生产特点 564
第三节玉米与气象 564
二、玉米分布与气象 565
三、玉米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567
(一)玉米生长、发育与气象 567
(二)玉米产量与气象 568
(三)玉米品质与气象 573
四、玉米主要气象灾害 573
(一)玉米旱害 573
(二)玉米涝害 574
(三)玉米阴害 575
(四)玉米低温冷害与高温热害 576
五、玉米气候区划 577
(一)区划的方法 577
(五)玉米风雹灾害 577
(二)分区 579
(三)玉米气候区划与生产发展 579
六、玉米栽培与气象 580
(一)玉米引种与气象 580
(二)玉米播种期与气象 581
(三)提高玉米光能利用率 582
第四节大豆与气象 583
一、大豆分布与气象 583
(一)大豆种植界限 583
(二)大豆分布与温度 583
(三)大豆分布与水分 584
二、大豆生育与气象 584
(一)大豆生育与温度 584
(二)大豆生育与水分 587
(三)大豆生育与光照 589
(四)大豆与温、光综合作用 592
三、大豆产量与气象 592
(一)大豆产量与温度 592
(二)大豆产量与降水量 593
四、大豆主要气象灾害 595
(一)大豆旱害 595
(二)大豆涝害 595
(三)大豆低温冷害 595
(四)大豆雪害 595
五、大豆气候区划 595
(一)大豆气候区划指标 595
(二)大豆气候分区 596
(一)大豆播种与气象 598
六、大豆栽培与气象 598
(二)大豆间混套作与气象 599
(三)大豆灌溉与排涝 600
第五节谷子、高粱、甘薯与气象 600
一、谷子与气象 600
(一)谷子分布与气象 600
(二)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601
(三)谷子气候区划 603
(四)谷子栽培与气象 604
二、高粱与气象 605
(一)高粱分布与气象 605
(二)高粱生育、品质与气象 606
(三)高粱主要气象灾害及抗逆性 608
(一)甘薯分布与气象 610
(四)高粱栽培与气象 610
三、甘薯与气象 610
(二)甘薯生长、产量形成与气象 611
(三)甘薯气象灾害 614
(四)甘薯栽培、贮藏与气象 615
第九章 经济作物与气象 619
第一节棉花与气象 619
一、棉花分布与气候 619
二、棉花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619
三、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纤维品质与气象 620
四、棉花的主要气象灾害 624
五、气候条件与棉花生产布局 624
六、棉花生产中的气象问题 627
一、油菜分布与气象 628
第二节油菜与气象 628
二、油菜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629
三、油菜的气象灾害 630
四、油菜气候区划 632
五、油菜生产中的气象问题 634
第三节花生与气象 635
一、花生分布与气象 635
二、花生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636
三、花生的主要气象灾害 637
四、花生气候区划 638
五、花生生产、贮藏中的气象问题 640
第四节甘蔗与气象 641
一、甘蔗分布与气象 641
二、甘蔗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642
三、甘蔗的主要气象灾害 643
四、甘蔗的气候区划 645
五、甘蔗生产中的气象问题 646
第五节甜菜与气象 647
一、甜菜的分布与气象 647
二、甜菜的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648
三、甜菜的主要气象灾害 650
四、甜菜气候区划 650
五、甜菜生产中的气象问题 652
第六节麻类作物与气象 652
一、麻类作物分布与气象 652
二、麻类作物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653
三、麻类的主要气象灾害 656
四、麻类作物气候区划 658
五、麻类生产中的气象问题 663
第七节烟草与气象 664
一、烟草分布与气象 664
二、烟草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665
三、烟草的主要气象灾害 667
四、烟草气候区划 668
五、烟草生产调制中的气象问题 670
第八节茶树与气象 671
一、茶树的分布与气象 671
二、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产量、品质与气象 673
三、茶树的主要气象灾害 678
四、茶树气候区划 679
五、茶园小气候 681
六、茶叶采制与气象 685
第九节蚕桑与气象 687
一、蚕桑分布与气象 687
二、桑树栽培与气象 688
三、家蚕的生育、蚕茧产量、品质与气象 689
四、蚕桑的主要气象灾害 690
五、桑树的气候区划 691
六、蚕桑生产中的气象问题 693
第十节蜜源植物与气象 693
一、蜜源植物的气象条件 693
二、蜜蜂的生活与气象 695
三、蜜源植物气象研究进展 696
一、果树栽培学分类与生态气候适应性分类 698
(一)果树栽培与气候适应性 698
第十章 园艺作物与气象 698
第一节果树与气象 698
(二)果树生态气候适应性分类 699
二、果树引种与生态气候 699
(一)引种 699
(二)生态气候型 700
三、果树分布与气候带的划分 703
四、果树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 703
(一)光照 703
(二)温度 705
(三)水分 707
(四)土壤 709
五、果园建立与气象条件 709
(一)地势和地形 710
六、果树气象灾害及防御 712
(二)湖泊河海对附近地区果树生育的影响 712
(一)霜冻 713
(二)大风 719
(三)干旱 720
(四)其他自然灾害 722
七、果实采收、贮藏与气象 722
(一)成熟与气象 722
(二)采收与气象 723
(三)贮藏与气象 723
第二节蔬菜与气象 724
一、气候条件与蔬菜分区 724
二、气候条件与蔬菜生产 727
(一)温度与蔬菜生育的关系 727
(二)光与蔬菜生育的关系 729
(三)水与蔬菜生育的关系 732
(四)气体对蔬菜生育的影响 733
三、蔬菜产量、品质与气象的关系 735
(一)蔬菜产量形成与气象 735
(二)蔬菜品质与气象的关系 737
四、蔬菜贮藏保鲜与气象 739
(一)温度对蔬菜贮藏的影响 739
(二)湿度对蔬菜贮藏的影响 740
(三)气体对蔬菜贮藏的影响 740
五、设施栽培与气象 741
(一)设施内光与蔬菜生育的关系 742
(二)设施内温度与蔬菜生育的关系 745
(三)设施内湿度与蔬菜生育的关系 754
(四)设施内气体与蔬菜生育的关系 757
(一)干旱与涝害 760
六、气象灾害对蔬菜生育的影响 760
(二)霜冻 761
(三)高温对蔬菜生育的影响 762
(四)台风、暴雨与雹灾 762
第三节花卉与气象 763
一、花卉生育与环境因子 764
(一)花卉与温度 764
(二)花卉与光照 765
(三)花卉与水分 767
(四)花卉与空气 767
二、中国花卉的气候区域 768
(一)中国拥有较多的花卉原产地气候型 768
(二)花卉生产的区域布局 768
(三)发挥花卉生产的区域优势 770
(四)商品花卉生产基地建设 771
三、花卉栽培管理中的主要气象问题 771
(一)温度的调节 772
(二)光照的调节 772
(三)湿度和空气的调节 772
四、花期控制技术措施中温度和光照处理 773
(一)温度处理 773
(二)光照处理 775
(三)光照与温度组合处理 776
第十一章 热带作物与气象 777
第一节橡胶树与气象 777
一、中国橡胶树的引种 777
(一)橡胶树原产地 777
(二)橡胶树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习性 778
(三)中国引种橡胶树的巨大成就以及遭遇的困难和挫折 779
二、橡胶树生长发育与气象 780
(一)气温对于橡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780
(二)雨水对橡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781
(三)光照对橡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781
三、橡胶树产胶与气象 782
(一)温度条件对产胶的影响 782
(二)雨水对于产胶的影响 784
(三)日照对产胶的影响 784
四、橡胶树的寒害 785
(一)华南寒潮特点和橡胶树寒害类型 786
(二)地形对于寒潮低温的影响和橡胶树避寒宜林地问题 787
(三)橡胶树寒害的防御 797
(一)中国沿海植胶区的台风及其对橡胶树的危害 798
五、橡胶树的风害 798
(二)影响台风对橡胶树危害的各种内外因素 799
(三)防御台风的途径 803
六、橡胶树气候区划 804
第二节油棕与气象 810
一、温度对油棕生产的影响 811
(一)温度与油棕分布 811
(二)温度对油棕种子发芽的影响 811
(三)温度对油棕生长发育的影响 811
(四)温度对油棕产量的影响 812
二、光照对油棕生产的影响 813
三、水分对油棕生产的影响 813
四、风对油棕树生产的影响 813
六、防御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814
五、寒害对油棕生产的影响 814
七、海南油棕栽培气候区划 815
第三节椰子与气象 815
一、温度对椰子树生产的影响 816
(一)温度与椰子的分布 816
(二)温度与椰子的生殖生长 816
(三)温度与产量 816
二、光对椰子生产的影响 817
三、水湿条件对椰子生产的影响 817
(一)降水量对椰子生产的影响 817
(二)空气湿度对椰子生育的影响 818
四、风对椰子树生产的影响 818
五、气象灾害对椰子树生产的影响 818
(二)旱害与椰子树生产 819
(一)寒害与椰子树生产 819
(三)雷击与椰子树生产 820
六、椰园农业措施与小气候效应 820
(一)堆土堆的效应 820
(二)间作效应 820
七、椰子树栽培气候区划 820
第四节咖啡与气象 821
一、温度对咖啡生育的影响 821
二、水分对咖啡生育的影响 822
三、光照对咖啡生育的影响 823
六、荫蔽问题 824
一、温度对可可树生产的影响 824
第五节可可与气象 824
五、风对咖啡生育的影响 824
四、二氧化碳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824
二、光照对可可树生产的影响 825
三、水湿条件对可可树生产的影响 825
四、风对可可树生产的影响 825
第六节腰果树与气象 826
一、温度对腰果生产的影响 826
二、光照对腰果生产的影响 827
三、水湿条件对腰果生产的影响 828
四、风对腰果生产的影响及防护林效应 829
第十二章 畜牧与气象 832
第一节家畜家禽与气象 832
一、气温与家畜家禽 832
二、空气湿度与家畜家禽 836
三、气流与畜体热调节 837
四、温热环境的综合评定 838
五、光照与家畜家禽 839
六、中国畜牧气象研究进展 841
第二节家畜家禽环境控制 843
一、温度控制 843
二、湿度控制 845
三、光照控制 846
四、通风控制 848
第三节牧草与气候 850
一、天然草地资源分布与气候 850
二、不同生态气候类型草场及其生产性能 852
三、牧草生长发育与气候 853
四、天然草场资源合理利用与气候 855
五、天然牧草生产力评估 856
第四节家畜与气候 861
一、家畜生态气候类型 861
二、家畜引种、改良和育种与气候 864
三、家畜生产性能与气候 865
四、畜牧气候区划 867
第十三章林业与气象 873
第一节森林与气象 873
一、森林分布与气象 873
二、森林气候特征 876
三、森林对气候的影响 878
第二节营林与气象 883
一、气象与营林技术 883
二、主要造林树种与气象 888
一、农田防护林小气候 891
第三节农业防护林与气象 891
二、果园防护林与气象 898
三、牧场防护林与气象 899
第十四章水产与气象 901
第一节水环境与水生生物 901
一、水环境的基本特点 901
二、水域的分区特征 901
三、水生生物的生态类群 902
四、水体生物生产力的概念 902
五、水产气象研究方法 903
第二节气象与水生生物的关系 904
一、光照与水生生物 905
二、温度与水生生物 905
四、气压和风与水生生物 907
三、降水与水生生物 907
第三节一般水产养殖与气象 908
一、鱼类人工繁殖与气象 908
二、水产引种驯化与气象 909
三、鱼类养殖与气象 909
四、鱼类并塘、越冬与气象 911
五、鱼类起捕与气象 912
六、鱼类病害与气象 912
第四节特种水产养殖与气象 913
一、甲鱼养殖与气象 913
二、鳗鱼养殖与气象 914
三、河蟹养殖与气象 915
四、虾类养殖与气象 916
五、藻类养殖与气象 917
六、珍珠养殖与气象 918
第五节水产气象预报 920
一、渔用天气预报 920
二、渔汛期气象预报 920
三、水产繁殖适宜催产期气象预报 921
四、水产泛塘气象预报 922
五、水产产量气象预报 922
第六节水产气候资源、灾害与区划 923
一、水产气候资源 923
二、水产气候灾害 923
三、水产气候区划 925
第七节水产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927
一、因地、因水制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927
二、保护和营造人工小气候环境 927
三、建立合理的养殖制度 928
第十五章 未来气候变化与农业 929
第一节 中国未来气候变化的估计 929
一、关于温室气体增加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929
二、对中国未来气候变化的估计 931
第二节温室气体增加对作物影响 931
一、二氧化碳增加对作物的影响 932
二、其他温室气体对作物的影响 936
第三节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937
一、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937
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951
第四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952
一、对农业的影响 952
二、对畜牧业的影响 962
三、对林业生产的影响 964
第五节气候变化对区域农业的影响 966
一、东北地区 966
二、华北地区 967
三、长江中下游地区 969
四、华南地区 970
五、西南地区 970
六、西北地区 971
七、沿海地区 972
八、旱地农业 972
第六节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对策 973
一、减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973
二、调整农业方针政策 974
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974
四、采用适宜的农业措施 975
第十六章农业气象学科展望 977
第一节农业气象学科的发展动向 977
一、紧密结合生产 977
二、拓宽研究领域 978
三、学科相互渗透 978
四、深化基础研究 979
五、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980
第二节农业气象学科展望 980
一、专业农业气象 981
二、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982
三、减轻农业气象灾害 983
四、农业环境调控 984
五、农业气象信息 986
六、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