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上 农学类各专业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京农学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0
  • ISBN:K13144·53
  • 页数:246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单元 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 7

第一章 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基本形态 7

第一节 种子与幼苗 7

一、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类型 7

二、种子的萌发 10

三、幼苗的形态与类型 10

第二节 根的形态 12

一、定根(主根、侧根)与不定根 12

二、根系(根轴系)的类型 13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14

第三节 芽和枝条的形态与类型 15

一、芽的概念 16

二、芽的类型 16

三、枝条的概念与形态 18

五、枝条的分枝方式及其在进化与生产上的意义 19

四、枝条的生长方式 19

六、枝条剪梢、整枝的意义 22

七、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22

第四节 叶的基本形态 23

一、叶序 23

二、叶的部分 24

三、叶的镶嵌 26

第二章 植物有机体的组成基础 27

第一节 植物有机体的细胞构成 27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生长与分化 27

一、原生质体 29

二、细胞壁 36

三、植物细胞的增长 38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主要生理机能 39

一、物质的吸收及其同化作用 40

二、呼吸作用以及物质的异化过程 42

第四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产物 43

一、液泡的形成及细胞液的成分 43

二、原生质体新陈代谢的产物(细胞的内含物) 46

第五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51

一、有丝分裂(间接分裂) 51

二、非有丝分裂 53

三、减数分裂 53

第六节 组织的概念与分类 54

一、组织的概念 54

二、组织的分类 54

第三章 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 59

第一节 根的结构 59

一、根尖的分区 59

二、根的初生结构 62

三、侧根的形成 70

四、根的次生结构 71

五、根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76

第二节 茎的结构 80

一、茎的发生 80

二、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82

三、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87

四、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96

第三节 维管束及中柱的类型 101

一、维管束的类型 101

二、中柱的类型 103

第四节 根、茎间维管束的联系转换区 104

第五节 叶的结构 106

一、叶的发育与成长过程 106

二、被子植物叶的结构 108

三、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117

四、叶的寿命、离层和落叶 118

一、机构支持作用的变态根 120

第二节 根的变态 120

第四章 营养器官的变态 120

第一节 变态的概念 120

二、营养作用的变态根 122

第三节 茎的变态 130

一、地下茎的变态 130

二、地上茎的变态 133

第四节 叶的变态 135

一、保护作用的变态叶 135

二、贮藏作用的变态叶 135

三、攀缘作用的变态叶 135

四、捕虫作用的变态叶 136

第五节 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137

第五章 植物器官的规律性与主要机能 138

第一节 器官形态构造的一般规律性 138

一、植物体的表面与体积间的关系 138

二、极性 138

三、对称及其类型 139

第二节 植物有机体的形成结构、生理机能与环境的统一 140

第三节 各机能间的相互关系 141

一、吸收作用与蒸腾作用 141

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43

第四节 植物的繁殖 144

一、营养繁殖 144

二、孢子繁殖 148

三、有性生殖 148

第五节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148

一、米丘林关于植物发育的理论 149

二、李森科关于植物阶段发育的学说 150

第六章 种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发生、形态与结构 152

第一节 花的发生、形态与结构 152

一、花的概念 152

三、花的组成部分 153

二、花芽的分化 153

四、雄蕊的结构和发育 154

五、雌蕊的结构和发育 157

六、开花、传粉与受精 161

第二节 种子和果实的发生、形态与结构 168

一、种子的发育、形态与结构 168

二、果实的发育、形态与结构 172

三、单性结实与无子果实 173

第二单元 植物界的大类群与系统分类 175

第七章 植物分类法则 175

第一节 分类学上常用的各极单位 175

第二节 分类方法 176

一、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176

二、拉马克二歧分类法 177

第三节 植物的命名 177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78

第四节 植物界及其发展规律 178

二、植物界的大类群 180

第八章 低等植物 181

第一节 细菌门 181

一、细菌的分布与一般特征 181

二、细菌的营养方式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183

三、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83

放线菌 184

第二节 藻类植物门 184

一、藻类的一般特征 184

二、藻类各纲的概述 184

三、藻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意义 196

第三节 粘菌门 197

二、真菌各纲的区别 198

第四节 真菌门 198

一、真菌的一般特征 198

三、真菌各纲的概述 199

四、真菌的经济重要性 208

第五节 地衣门 209

一、地衣的分布及其一般特征 209

二、地衣的经济价值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10

第九章 高等植物 211

第一节 苔藓植物门 211

一、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211

二、苔藓植物的分纲和举例 212

三、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意义 215

第二节 蕨类植物门 216

一、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及其进化地位 216

二、蕨类植物的分纲和举例 217

三、蕨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 222

第三节 种子植物门 227

甲、裸子植物亚门 229

一、裸子植物的特征 229

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植物举例 229

三、裸子植物的经济重要性 242

乙、被子植物亚门 243

第四节 植物系统发生概述 243

第三单元 被子植物分类 247

第十章 被子植物分类形态学及分类原则 247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形态学基础知识 247

一、茎 247

二、叶 249

三、花 255

四、果实 266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上所依据的一般进化原则 269

一、木兰科 272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272

第一节 双子叶植物纲 272

二、樟科 273

三、毛茛科 273

四、罂粟科 276

五、十字花科 276

六、石竹科 281

七、蓼科 282

八、藜科 283

九、亚麻科 284

十、戎芦科 285

十一、番木瓜科 287

十二、茶科 288

十三、桃金孃科 289

十四、椵科(田麻科) 291

十五、锦葵科 292

十六、大戟科 294

十七、蔷薇科 300

十八、豆科 306

十九、金缕梅科 314

二十、杨柳科 314

二十一、桦木科 316

二十二、山毛榉科(壳斗科) 317

二十三、榆科 318

二十四、桑科 320

二十五、荨麻科 322

二十六、大麻科 323

二十七、鼠李科 324

二十八、葡萄科 325

二十九、芸香科 326

三十、苦木科 329

三十一、橄榄科 330

三十三、无患子科 331

三十二、栋科 331

三十四、漆树科 332

三十五、胡桃科 333

三十六、伞形花科 335

三十七、柿树科 337

三十八、木犀科 339

三十九、茜草科 339

四十、菊科 342

四十一、茄科 346

四十二、旋花科 348

四十三、脂麻科 349

四十四、唇形科 350

第二节 单子叶植物纲 352

四十五、泽泻科 352

四十七、鸭跖草科 353

四十六、眼子菜科 353

四十八、凤梨科 354

四十九、芭蕉科 355

五十、百合科 356

五十一、天南星科 357

五十二、石蒜科 358

五十三、鸢尾科 358

五十四、龙舌兰科 358

五十五、棕榈科 360

五十六、兰科 361

五十七、莎草科 362

五十八、禾本科 365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382

一、哈钦松系统 382

二、恩格勒系统 382

三、格罗斯盖姆系统 383

第四单元 植物生态、群落与分布 385

第十二章 植物生态 385

第一节 植物与环境的统一 385

第二节 水条件 385

第三节 温度条件 391

第四节 光条件 393

第五节 空气与风 394

第六节 土壤条件 395

第七节 地形条件 398

第八节 生物条件 401

第九节 人类的影响 401

第十节 生态条件的综合作用 402

第十一节 植物的生活型与生态型 403

第十三章 植物群落 405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及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405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特征 406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 411

第四节 植物群落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及植物群落内部的相互关系 414

一、植物群落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414

二、植物群落内部的相互关系 415

第五节 植物群落的发展 415

第六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 418

第十四章 植物群落类型及中国植被分区 420

第一节 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 420

第二节 中国植被分区 426

一、东部森林植被地带 427

二、内蒙新疆旱生植被地带 433

三、青藏高寒植被地带 436

植物学教材教学法指导书 438

讲课内容和学时分配 441

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