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人民不会忘记他 本书编委会 1
怀念篇 2
项南同志哀辞 赵朴初 2
项南,真不忍说别了! 李锐 9
项南同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钱李仁 12
别具一格的项南 钟沛璋 14
人间自有真情在 郑琮 19
爱憎本真理 永葆赤子心 韩培信 叶绪昌 26
载入中国农业机械化史册的贡献 杨立功等 32
魂系八闽 心昭日月 胡宏等 40
榕树的联想 孙绍振 52
高瞻远瞩 质朴无华 苏双碧 55
革命真君子 戴煌 62
默默的祭奠 项小红等 79
历史不会忘记先行者 周倜 90
怀念所意味着的 梁晓声 97
一代公仆 万古流芳 陈乃昌 99
他为扶贫倾注心血 何载 102
悼念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项南 徐四民 106
往事如烟 斯人如霞 胡德平 108
公仆之风 山高水长 任镜波 113
我爱旅游,我更爱厦大 潘潮玄 119
善于运用党报的省委书记 徐明新 122
音容宛在 业绩永存 李燕 130
项南与电影 洪群 133
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章世添 143
“口碑”及其他 杨际岚 148
项公的书房 夏蒙 152
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张晓卿 154
深切的怀念 骆宏宾 157
悼念项南 刘再复 160
人民不会忘记做过好事的人 孙立川 162
继续开展大陆的扶贫工作 魏萼 164
怀念项南 欧远方 166
永远的哀思 李佛长 169
万里长空忆项公 万维生 172
农牧业机械化的倡导者 沈超英 175
谈笑风生 风范永存 柳培柏 平震东 郭洁 179
记者眼中的项南 陈彬 181
项公去矣何匆匆 张惟 185
巍巍青山树丰碑 罗仁 187
项南两次到南安 林景宗 191
乡情绵绵千秋存——追记项南支持家乡的建设 傅长灿 194
哀项南 王艮仲 200
陈埭人民怀念您 张景锻 王庆祥 202
“福建一枝花”的育花、护花人 李炳成 洪肇添 204
无限的追思 永远的怀念 陈振灯 陈文进 206
细微之处亦感人 张耀宗 208
三写项南 陈可焜 210
总将生命写忠诚 王自强 214
项南:永远鲜活的记忆 钟兆云 217
著述篇 222
欧洲四国考察归来谈农业现代化 222
中国农业机械化道路的再探讨 235
谈解放思想——在福建省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241
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247
认真实行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 250
与港澳新闻界访闽团的谈话 253
尽快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 261
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 265
教育人才 智力投资 266
要下决心消灭“森林赤字” 270
论人才 276
纪念陈嘉庚 282
论以智取胜 284
让“包”字进城 288
福建经济靠乡镇企业打头阵 290
计划体制改革要采取“放”的方针 294
由跳迪斯科舞引发的议论——两封通信 298
福建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301
谈安定团结与经济发展 308
回忆南京尧化门小学 313
改革需要民主与法制 315
要理直气壮宣传市场经济 317
独领风骚的华南经济 319
厦门应该打出自由港的旗号 326
“龙”要上天 328
开放的大门不能半开半掩——为《一个女记者眼中的美国与海外赤子》作序 335
陈嘉庚的精神力量——纪念陈嘉庚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337
下一步怎么办 340
面向21世纪 345
走出山门,面向市场 351
尽快增大龙岩的经济总量 360
序《铁汉魏金水》 366
四度漫游香港岛 369
在党的十五大列席第四小组会的发言提纲(节录) 372
传媒篇 376
随省委书记下乡 许一鸣 376
项南论述乡镇企业的五个特性 福建日报记者 378
要根据新情况办事想问题——记项南闽南行 福建省委办公厅、政研室 380
“窗口”当须两面看——访全国人大代表项南 施宝华 386
项南惩处长乐县一厂长 田家鹏 389
乡镇企业要稳定发展,经济犯罪要坚决打击 施宗白 391
项南与福建林学院学生谈心 新华社记者 393
别了,项南 杨毅 399
项南说,要有林则徐的精神 许刚 402
福建百姓的好官 海外侨胞的知已 强涛 陈典 404
项南在北京 林华 410
项南福建行 林华 414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胡少安 416
“我真为铁路交通着急”——与项南一席谈 雷风行 421
扶贫会长谈“扶贫” 周倜 424
项南与“客家文化丛书” 吴铭 428
大海作证 张红 430
项南回乡记 陈建彬 周兴栋 吴尧生 435
项南与香港记者 宋祝平 438
体恤民情的好领导 李来鉴 440
项南生活故事片断 《福建日报》记者 442
哀荣篇 448
项南同志生平 448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项南遗体在京火化 452
北京各界三千多人送别项南 454
只留清气满乾坤 林华 455
泪雨鲜花祭项公 夏蒙 458
也写项南 胡少璋 462
写给亲爱的爷爷 贝贝 464
吊唁函电选 465
挽联、挽诗选 485
附录 489
项南之父项与年传奇 许人俊 489
后记 本书编委会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