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密 1
第一章 宗密生平与著作 1
一、家庭背景与青年时代 1
二、落发披缁 初入禅门 9
三、坐探群籍 著疏立说 21
四、来往多名士 政海多澜波 29
五、晚年生活与身后荣誉 37
六、著作 42
七、结论 54
第二章 对儒道哲学的批判和肯定 57
一、儒家传统与新思潮的跃动 58
韩愈 60
柳宗元和刘禹锡 66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 71
三、宗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 73
A.大道问题 74
B.“天命”质疑 80
C.诘难“自然” 82
D.检考“元气” 87
四、宗密所肯定的儒道思想 92
第三章 对佛学的承受与批评 99
一、隋唐中国佛教的宗派 101
二、批评各宗教理 108
小乘教 109
法相教 112
破相教 115
三、对禅宗的批判 120
北宗禅法 121
牛头禅 126
洪州禅 130
荷泽禅 133
禅宗各家总评论 137
一、思想核心是什么? 141
第四章 宗密的主体思想――绝对真心 141
二、四种心 145
三、绝对真心 153
常住真心 155
自性清净 156
灵知不昧 157
心寂而知 159
随缘不变 161
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 162
无去无来 非中非外 165
离性难相 168
真心无念 169
四、万法之源――真心与现象世界的关系 171
第五章 实践哲学 177
一、佛教哲学的实践特色 177
二、顿渐之争 179
渐修顿悟 180
顿悟渐修 181
顿修渐悟 181
渐悟渐修 182
顿悟顿修 183
三、宗密的主张 184
四、“勘会”或“和会” 203
第六章 学术地位及其影响 223
一、对延寿的三点影响 224
二、禅宗历史的争论 227
三、注疏所引起的反响 234
四、视野教一致和会儒道 244
五、对宋、明儒家思想的冲击 253
六、历史地位 263
年表 267
附录:《宗密传法世系的再检讨》 287
参考书目 305
索引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