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灾荒概说 1
一、灾 1
二、荒 14
第二节 灾荒的成因 15
一、发生灾荒的自然条件 15
二、导致灾荒的社会因素 31
第三节 灾荒的危害和影响 36
一、自然灾害使人员伤亡、人口流移、破坏社会安定,直至爆发起义,更迭政权 36
二、自然灾害导致财产损失,经济衰落 39
第四节 研究中国灾荒史的意义 43
第二章 原始社会 49
第一节 有关自然灾害的记载和传说 50
第二节 鲧、禹治水 52
第三节 原始救灾活动 57
第三章 夏商 60
第一节 有关自然灾害的记载 61
一、夏代 61
二、商代 61
第二节 夏商的水灾与治水 62
一、大禹治水以后,古代文献里尚有治理黄河水患 63
的记载 63
二、商代多次迁都,均与水灾有关 63
第三节 旱涝灾害与灌溉排水 64
三、甲骨文中卜辞有关水患灾害的遗迹 64
第四节 天命主义禳弭思想与巫术救灾活动 66
第四章 西周 69
第一节 连年大旱与严重的地震灾害 69
第二节 敬天尚德保民的总政策与西周的荒政 70
第三节 防灾减灾措施 74
一、农本政策 74
二、设置农业管理职官 75
四、建设引水沟洫 76
三、重视气象灾害 76
五、储粮备荒 78
六、始有平籴 78
七、种植林木 79
第四节 救灾办法 79
一、巫术 80
二、移民就粟与移粟就民 81
三、蠲免停缓 81
五、治蝗除虫 82
四、散利 82
第五章 春秋战国 83
第一节 春秋战国期间的自然灾害 84
一、水灾 84
二、旱灾 85
三、蝗灾 86
四、雹灾 86
五、风灾 86
八、地震山崩地坼 87
六、火灾 87
七、霜雪 87
九、疫灾 88
十、歉灾 88
第二节 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灾害观的进步 90
第三节 春秋战国期间防灾减灾建设 94
一、堤防建设 94
二、渠系工程 96
三、人工运河 102
四、开发利用地下水 105
五、改良盐碱土地 107
第四节 救灾措施与中国救灾学说的初步形成 109
一、诸侯国称霸和列国间联合减灾避害的约定 109
二、救灾措施及中国救灾学说的初步形成 112
第六章 秦汉 127
第一节 强秦的急政与其过耗民力 127
的休养生息政策 131
第二节 以黄老学说为核心的统治思想与西汉初期 131
第三节 秦汉的重农政策与汉代农业生产的起伏发 133
展 133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自然灾害与其后果 139
第五节 汉代黄河灾害与王景治河 157
第六节 秦汉时期农田水利建设 160
一、关中地区 160
二、西北地区 163
三、汉水流域 164
四、淮水流域 165
五、江南鉴湖及长江流域 165
六、华北地区 166
第七节 秦汉时期航运事业的发展 167
一、灵渠 168
二、沟通全国的航运干线 169
三、其他运道 170
第八节 汉代农学著作和地动仪等科学仪器的研创 171
第九节 汉代救灾政策措施 174
一、巫术救灾 174
二、临灾治标措施 175
三、灾后补救办法 178
四、仓储设施 181
五、均输平准 181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183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的自然灾害 186
第二节 频发屡见的人为水害 211
第三节 排洪治涝 213
第四节 屯田养民 216
第五节 农田灌溉事业的发展 220
一、江淮水系之间的淮南地区 221
二、淮北地区 222
三、江南及汉水流域 223
四、黄河流域 224
五、海河水系 225
一、黄河、海河、滦河间诸运渠 226
第六节 航运事业的发展 226
二、自黄河通向江淮的运渠 228
三、自洛阳通向关中的运道 230
四、江南运道 231
第七节 荒政救灾措施 232
一、重视农业生产 233
二、赈济 234
四、养恤 235
三、调粟 235
五、蠲缓 236
六、放贷 238
七、节约 238
第八章 隋唐五代 239
第一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244
第二节 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矜恤民困”的“重民” 248
思想 248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自然灾害 252
第四节 五代十国期间的黄河灾患 261
第五节 均田土地制度与其破坏 264
第六节 农田水利事业的普遍发展 268
第七节 开凿大运河 282
第八节 仓储建设 286
一、正仓 291
二、转运仓 293
三、太仓 295
四、军仓 296
五、常平仓 296
六、义仓 298
第九节 荒政救灾 299
第九章 两宋辽金 309
第一节 自然灾害 312
第二节 北宋河患与其治河 325
第三节 金代河患及其治理 337
第四节 宋代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341
第五节 宋代圩田及其政治、经济作用 347
第六节 宋代农田水利建设 350
高潮 356
第七节 王安石变法中兴修农田水利和放淤灌淤 356
第八节 两宋的运河网络 363
第九节 仓储制度 367
第十节 救荒办法与荒政 373
一、救荒的具体措施 374
二、常行的救荒政策 379
三、宋董煟的救荒全法及上官均所言赈恤五术 385
第十章 元 387
第一节 自然灾害 388
第二节 严重的河患与贾鲁治河 405
一、严重的河患 405
二、贾鲁治河 408
第三节 农田水利的恢复与发展 412
一、游牧观念的转变与反复 412
二、农田水利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415
第四节 南粮北运渠道建设 420
一、河海水陆运输 420
二、开凿胶莱运河、坝河,打通京杭大运河 422
第五节 荒政 424
一、巫术救灾 425
二、临灾治标措施 426
三、灾后补救办法 429
四、积极的防灾办法 431
第六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 433
第十一章 明 440
第一节 明代自然灾害和灾害性现象 441
一、水潦 442
二、恒雨 450
三、恒阴 453
四、恒晹(旱) 454
五、恒燠(冬旱) 458
六、地震 459
七、山颓 468
八、冰雹 469
九、雨雪陨霜 473
十、恒寒 474
十一、雷震 475
十二、恒风 477
十三、风霾晦冥 479
十四、蝗蝻 480
十五、年饥 482
十六、疾疫 486
十七、火灾 487
第二节 明初的强本措施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493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 497
一、太湖流域农田水利 498
二、沿江圩垸农田水利 499
三、浙闽地区农田灌溉 500
四、长江上游四川、云南的农田灌溉 502
五、汉水流域农田灌溉 502
六、北方农田水利 503
一、明朝前期河患及其治河 505
第四节 明代河患与治河防洪 505
二、明朝后期河患与万恭、潘季驯治河 510
第五节 重开和整治京杭大运河 515
第六节 海塘海堤建设 520
第七节 明代荒政 523
一、统治者重视荒政 523
二、救灾议论笃切 526
三、经验总结可参 531
四、仓储设置简练实用 534
五、救荒措施 535
第八节 农民大起义与明朝的覆灭 540
第十二章 清 546
第一节 清代灾害 547
一、旱 547
二、水 558
三、雨雹 588
四、霜灾 596
五、雪冻 598
六、地震 600
七、山崩 611
八、大风 614
九、黑风暴 621
十、蝗灾 625
十一、疫灾 629
十二、火灾 633
十三、饥歉 639
第二节 清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646
第三节 江河祸患与其治理 650
一、清前期河患及靳辅、陈潢等人的治河活动 650
二、清后期至清亡前的河患与治河 657
三、其他江河灾患及其治理 661
第四节 漕运与京杭运河的盛衰 674
第五节 农田水利建设 682
一、黄淮海流域 682
二、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 686
三、边疆地区 689
第六节 中国古代救灾思想理论的系统化 692
一、天命主义的禳弭论 693
二、消极的救济论 694
三、积极的预防论 700
第七节 清代救灾 703
一、灾伤蠲赈办法 703
二、捕蝗活动 715
三、救灾政策的实施 717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 729
第一节 灾情与战乱 732
第二节 农田水利 740
一、西北地区 740
二、海河流域 744
三、晋豫鲁皖 744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 745
五、云贵川地区 746
六、浙闽台地区 747
七、两广地区 748
八、东北地区 749
第三节 严重的水患与江河之失治 750
第四节 民国年间的救灾活动 753
第十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764
第一节 灾荒实况 766
一、灾情综述 766
二、灾害的趋势与特征 848
一、救灾与防灾相结合 850
第二节 救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850
二、救灾工作方针 857
第三节 防灾建设 860
一、兴修水利,治理江河 862
二、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869
三、水土保持 872
四、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876
五、阻止沙漠扩大化 878
第四节 抗灾斗争 879
一、抗洪抗旱 880
二、抗震抢险 883
第五节 救灾工作 890
一、主管救灾的机构和任务 890
二、抢救和转移安置灾民 895
三、帮助灾民重建和恢复家园 898
四、组织灾民生产自救、节约渡荒 905
五、给予粮款及其他实物救济 914
六、助人为乐,互助互济 923
的方针 926
七、我国政府对于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和捐赠 926
八、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930
第六节 救灾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935
一、改单救灾款的发放使用 936
二、救灾与扶贫相结合 938
三、救灾与保险相结合 943
第七节 1949年~1988年自然灾害大事年表 948
后记 979